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通过词语来看潜意识作文

2018-05-19 
词语暴露出的潜意识韩素静外出参加培训,跟一个外地教研员谈论起工作,当我说到单位基本是一周去学校听课两天

词语暴露出的潜意识

韩素静

外出参加培训,跟一个外地教研员谈论起工作,当我说到单位基本是一周去学校听课两天时,她也回应了他们教研室的做法,她说:“我们没有那么勤,每学期只下去视导几次。”

“下去”?“视导”?这两个用词又引起我的思考。

也许,这只是他们教研室的一个惯常用语,使用者并无它意。但,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这个惯性用语中掩藏着很多潜意识。我们先来看“下去”一词,什么是“下去”?什么时候需要“下去”?按照常识,平坦的地方是不需“上去”或“下去”的,只有有了高、低之分时,才需要“上来”或“下去”,也就是说,在这个惯常用语中,“下去”就直接定出了两者之间是有悬殊的,这样说来,“下去”一词是否透露了某种潜在的意识?

其次是“视导”。 当她说“视导”时,我还特意追问她这两个字怎么写,她解释这是口头语,应该就是“视察督导”之意。翻阅《新华字典》,“视察”的含义是“察看,审察;巡视纠察;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督导”的含义是“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员工进行管理”。作为教研员,去学校观课议课本来就是自己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这一工作过程中,我们进行的是业务指导,这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用“视察”“督导”不太合适吧?

当然,我绝对没有否认教研员在学术领域的引领性和权威性,但,当本来是教研员主要职责之一的观课议课的工作,在自己或者他人眼里却成了“下去”“视导”时,是否无形中强化和加大了学术之外的某种内容?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一个校长尚且要需要先做学校的精神领袖,那更何况一个专业指导业务的教研员呢?

也许,这个教研员只是在延续他们平时的话语,大家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高高在上者,这只是大家习惯用这样的词语来表述这样的一种行为而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提升一下自己的思辨能力?

我承认,很多时候的很多话,我们都是无心的,因为我们都清楚自己的重量。但,词语毕竟是内心的折射,就如同一个高素质的人是绝不会让污言秽语出自自己之口的,因为他唯恐玷污了自己的灵魂。
这样说来,从我们口腔中流淌出来的每一个词语,其实都经受过我们的审视,至少表明我们已经接受,并没有太多的排斥。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言辞暴露着自己的潜意识。很多公开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孩子们的配合。”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我都想问:到底谁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上,是谁在配合谁?

我的工作室有一项“强行退出”制度,具体规定是这样的:如果某位同伴既不请假,又持续四周不能按时完成共读共写任务,那么,工作室就启动“强行退出制”。对于这项制度,最初我也没有觉得不妥,从程序上来说,这个制度是由我起草,但最后是大家共同商讨之后决定的;从内容上来说,如果同伴有特殊情况,可以履行请假制度,如果不请假也不完成作业,那就表明不愿意跟着工作室行走了。有以上思考,所以,我也没有认识到制度的不妥。但后来,当我再仔细推敲每个词语时,我忽然觉得这个制度无形暴露了我的控制欲。你看,既然有同伴既不履行请假手续又一个月不跟着共读共写了,就表明人家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退出你的工作室了,你干嘛还要再次强调你有主动权,再给人家来个“强行退出”呢?这除了表明自己有控制欲外,还能表明什么?

词语代表着思想,代表着灵魂,能从我们口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词语,至少没有经过大脑的反对。所以,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谨慎对待每一个词语。这绝不是让我们闭口不言,而是让我们对自己的话语负责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