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地理 >

2009年高考大纲导读:地理 第三章(大纲版)(1)

2009-03-02 
一、高考地理图表题归类   地理图表即直观反映地理事物特点和联系的各类图像和表格,它可以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表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是地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 ...
一、高考地理图表题归类

  地理图表即直观反映地理事物特点和联系的各类图像和表格,它可以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表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是地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最新颁布的《考试大纲》提出的考核目标的第一条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而许多信息的获取都是通过图表进行的。

  通过地理图表来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这也是各类命题的大势所趋。这一要求在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甚至于到了无图不成题的地步。

  (一)坐标图

  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两项或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它一般用柱状、曲线、折线、点等来表示相关的地理信息。常见的坐标形式有:

  1.两维坐标: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它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如课本中比较多见的有:

  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包括一日内的变化(如气温的日变化图、气压的日变化图)、一年内的变化(如全球气温年变化图、降水量柱状图)、多年内的变化(如郊区农作物产量变化图、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气温平均值的变化图)。

  纵坐标表示空间的变化:包括水平方向的变化(如夏至日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图、海水温度和盐度随纬度分布图、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图)和垂直方向的变化(如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气温的垂直变化图)。

  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有相互关联的地理事物,它们也可以用两维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如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资源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等。

  2.三维坐标:这种图表尚未在课本中出现(新版初中地理教材里现已开始出现),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组成、气候的气温降水资料、风频玫瑰图等。

  解读坐标图时,首先要能正确判读并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明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获得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直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曲(折、直)线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折、直)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此外,尤其要注意曲线或折线变化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的特殊变化,从中发现规律性及根本特征。

  在判读坐标图时,要注意三类问题:一是忽视坐标轴上数量信息而导致判读错误。如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仅看表示降水的柱子高低,就认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而要认真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二是忽视图中的隐含信息。不少考生只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而不注意分析其蕴含的道理,只是从表面上读懂该图,比较肤浅,没有接触到本质。三是判读正三角坐标图时,要注意这种三角坐标图的三条边都是坐标轴,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也应是一致的,要看清楚各轴所代表的含义。

  (二)等值线图

  所谓等值线,就是在地图上将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常见的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震线、等盐度线、pH等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但不管哪类等值线图,它们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每幅等值线图的等间距相等,它的弯曲、疏密都表示一定的含义等。故无论是哪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极值、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等,并要对此现象作进一步的探究。下面以最常见的几种等值线图为例:

  等高线图

  等高线即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它一般具有下面几个特征:1.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故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个地点不可能有两个不同的高度,但陡崖处除外;2.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同,故只要知道一幅等高线图中任意两条线的海拔,就可推算出其余各线的海拔;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即无论等高线如何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如果图幅较小的话,不一定能显示出来;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在同一幅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1.在判读一幅等高线图时,要从上述的几个特征入手,从以下个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洼池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之间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
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判断时要注意几条特殊的等高线,如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可通视,反之为凸坡,不可视。

  2.判断两地的相对高度及温差

  相对高度即两地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即两地的海拔之差,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 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也可算出两地的温差。对于两海拔都是不定值的点,计算相对高度时尤其要细心推测。如跨n条等高距为h的等高线的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为:(n-1)h≤H<(n+1)h。

  3.等高线的疏密还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从而判断其开发利用方式。一般来说,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而等高线越密集,则坡度越陡,开发利用时就越要注意。

  4.根据等高线判断通视问题:如果两地之间没有较高的山峰或山脊,或一个山坡为凹坡,则不影响这两地之间的视线,即可通视。

  5.根据等高线还可确定一系列"点"的区位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

  水坝应建在山谷的开口处,如果山谷为里大外小的口袋形,其出口处是理想的水坝坝址选择地。

  6.根据等高线还可确定一系列的线

  一般而言,河流发源于河谷地区,因此等高线由小向大弯曲的地方可能发育河流;且河谷处的等高线越密集,河流的流速越快,该河段的水力资源就越丰富。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就越陡,因此在选择登山路线时,应尽量经过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建铁路、公路时,应选择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择应遵循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的原则。

  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7.根据等高线确定面

  在进行工农业生产时,可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等,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布局方案,如等高线较为密集的山区可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要便利且远离污染源。

  8.根据等高线可绘制出地形剖面图,然后结合剖面图进行一系列的判断和推理。

  有关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不再详述,由于该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因此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用处很大。

  等温线图

  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温线图是用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这种图能帮助人们形象地确定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各地区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判读时要注意:

  1.根据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位置:由于全球温度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降低,如果自北向南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则表示纬度逐渐增大,因此该地位于南半球;反之则是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位置、季节等信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和陆地的升温、降温速度并不相同,冬季时陆地上的温度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而海洋的温度较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时情况刚好相反。因此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海陆位置、季节等信息。

  3.海洋中,等温线的分布较为平直,但如果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常会产生弯曲。暖流流经的地区,海水的温度要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因此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寒流流经的地区,海水的温度要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因此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因此根据大洋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出寒、暖流,再结合其他的一些信息,甚至可判断出具体洋流的名称。

  4.根据等温线还可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这类图中等温线常与等高线平行。

  等压线图

  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分析等压线图,一般包括:

  1.判断高、低压中心及天气状况: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大于四周,即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反之为低压中心。在高压中心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因此不易形成阴雨天气,较为晴朗;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2.判断各处的气压高低及所处气压场中的部位:根据等压线所提供的数值,可判断图中任何一点气压值的高低,并进一步判断高压脊和低压槽的位置。由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脊线;由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槽线,在槽线处常会伴生着锋面,从而形成锋面气旋。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称为鞍部,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3.判断一个地点的风向和风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但在高空中,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而风力的大小则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4.判断锋面的位置、性质及雨区位置

  在等压线图中常伴有锋面,它一般出现在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根据两侧空气的冷暖性质还可判断出锋的性质,冷锋一般会形成锋后雨,而暖锋则为锋前雨。

  其他等值线图

  除了上述几种等值线之外,还可根据课本上的信息画出其他多种等值线,但不论是何种等值线,其遵循的规则一样,因此判断的方法也大同小异。

  (三)光照图

  光照图是地球在太阳光照射下的缩影图,它可以包含有关地球和地球运动的众多知识,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学习中要学会阅读和分析最基本的光照图及其所产生的变形图。

  判断光照图时,首先要明确图中各点、线、圈的含义。如在侧视图中,最外面的大圆一般为两条相距180°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其余经线表现为连接南北极点的弧线;横直径为赤道,其余纬线表现为平行于赤道的直线或弧线;晨昏线为垂直于太阳光线的直线,一般侧视图中只能看到晨线或昏线,二分日该线经过南北极点,二至日该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其他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在俯视图中,中心点一般为南北极点,外圈为赤道,其余纬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放射状的直线为经线,都过中心点;晨昏线在二分日为过圆心极点的直线,二至日为与极圈相切的弧线,该线被切点分为晨线和昏线,因此在俯视图中,可看到半条晨线和半条昏线。在读图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图中重要的点,如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等;重要的线,如0°和180°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6时、12时、18时、24时所在经线等。

  分析清楚上述的光照图基本构成后,可根据题目的要求,依次分析和判断出其他一些我们需要的信息,如:

  1.确定极点及其他各点的位置、相互之间的方向:侧视图中,一般上面的极点为北极点;俯视图中,如果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方向,可根据北逆南顺来确定极点;也可根据经度的递变规律或极圈内的昼夜情况进行判断。各点的位置则由经纬度确定,要能依据图中的经纬度差及递变规律,准确判断各地的经纬度。在根据各点的位置判断方向时,要注意靠近北极点的为北,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当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80°时,判断东西方向时一定要注意。

  2.确定晨线和昏线: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判断出该线为晨线还是昏线对解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分析,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读光照图的关键,找到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其他许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可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纬线的纬度进行判断,因为该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互余,如晨昏线与80°纬线相切时,太阳必定直射在纬度10°的纬线上,如果北纬80°以北是极夜,则直射在10°S。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它也是昼半球的中线;找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候,可在赤道上,由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向东度量90°,或由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向西度量90°,该点即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在正侧视图和正俯视图中,直射点很容易看出,在判断一些变形后的图时,就要留心了。

  4.进行时间的计算:根据光照图可进行时间的计算,在计算前,我们往往要找出某条经线的时间。一般依据直射点所在的经度(即昼半球的中线)为12:00(正午),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即夜半球的中线)为0:00;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为6:00,与昏线的交点为18:00;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

  5.确定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由于晨昏线的移动,一个纬线圈被分为的昼弧和夜弧的长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也随着发生变化。在判读日照图时,可先画出所求纬度的纬线,该线被晨昏圈分为昼弧和夜弧,将它们的弧度数分别除以15°即可得出昼长和夜长。用12小时加减昼长的1/2即可得出日出和日落时间。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时,该半球上的各点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昼越长,即日出得越早、日落得越晚。

  6.确定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此向南北递减,减小的幅度为其与直射纬线的纬度差,因此只要找出各点与直射纬线之差,即可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此外,由于光照图能较好地反映季节信息,因此它常与其他有关季节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充分体现了地理的综合性,如它可与地球的公转速度、某地的气候特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方向、某地的农业生产等含季节性的知识相结合。

  (四)景观图

  一种景观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某地典型的景观能够反映出该地的一些突出的地理特征。故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借助地理景观图可有效地延伸学生的视野,获得遥远的、不能进行直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的具体概念和印象。

  景观图主要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自然带的景观图、典型地质地貌景观图、部分城市的著名建筑物图等。对不同类型的景观图,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判读方法:

  对于自然类的景观图,我们应首先准确判读该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说明哪种地理现象。通过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先将其准确定位,然后再结合当地的区域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关的其他知识。如拿到"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一图,首先就要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出这是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种地表形态的形成是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差、多暴雨等原因导致的,这种形态对当地生产、生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地人又该如何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发展。

  人文景观中,古建筑和古迹在教材中屡见不鲜,如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的泰姬陵等。对于这类景观,我们要能记住它的名称、所在的国家、城市,以及这些国家和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认识这些世界和我国非常著名的建筑,即使是课本上没有出现的人文景观,如我国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作为常识也应牢牢记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