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地理 >

2009年高考大纲导读:地理 第二章(大纲版)(1)

2009-03-02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考试大纲导读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定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要求目标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续表
要求目标
描述和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

  【导读】本部分有关经纬网的内容是整个中学地理知识的载体,也是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根本,一般与其他考点相结合,以空间定位的形式出现。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则是学习的难点,高考考查的重点,该考点试题的情境创设年年翻新,但题型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

  【试题举例】(2008年重庆文综)

  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读图,回答1,2题。

  1.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半荒漠  D.苔原

  2.一列时速为189 km的火车,北京时间3月8日20:00从北京直发洛杉矶(两城市图上铁路线长约12.6 cm。不考虑途中停车时间),到达终点站时当地区时为3月(  )

  A.11日16:00  B.12日8:00  C.12日16:00  D.13日8:00

  【答案】1.A 2.B

  【试题举例】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1,2题。

  1.M点的纬度最低为(  )

  A.71.5°N  B.66.5°N  C.61.5°N  D.56.5°N

  2.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时  B.8时  C.18时  D.20时

  【答案】1.B 2.B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试题举例】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下图)。回答1,2题。

  1.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答案】1.C 2.D

  (4)宇宙探测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试题举例】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3.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极昼时间长

  B.极夜时间长

  C.空气稀薄、干燥

  D.海拔高,离太阳近

  【答案】1.A 2.B 3.C

  2.大气

  【导读】大气运动的原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高考的常考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常与区域地图及数据表格结合,判断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注重考查思维的过程。本部分的内容与大众关注的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热点密切相关,注重知识、原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