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赵娜 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职业倦怠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职业倦怠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倦怠研究
1.1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1.2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倦怠研究
三、论文框架
本论文主要研究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倦怠情况,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问题研究的意义和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与实施,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工具的形成。研究工具的形成,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外的测量工具进行修改。
第三部分是结果分析,分析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倦怠。
第四部分是结果分析,主要分析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倦怠。
四、资料收集方法
1.文献法:查阅文献资料
2.访谈
3.问卷调查
五、论文撰写的进度安排
1.初步收集资料及完成开题报告(20xx.11)
2.编制问卷,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5.7——20xx.2)
3.修改论文初稿并交到时审阅(20xx.3——20xx.4)
4.多次修改之后定稿,并交到时和专家审阅(20xx.4——20xx.5)
5.论文答辩(20xx.6)
参考文献
(1)刘德华,谢娟.小学骨干教师工作状态的调查与思考.教师教育研究,20xx
(4):53-58.
(2)陈珠玲.幼儿教师生存状况调查研究.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4):77-80.
(3)
(4)
(5)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调查与研究,20xx.(5):32-35.
…
(13)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20xx
(8)
篇二:赵娜 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职业倦怠研究开题报告
一日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也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幼儿园当中,有那么一些常规培养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有的教师喜欢当严格的领导者、控制者,不允许孩子这样那样,要求孩子必须是“我说你做”,孩子一旦有违反常规的行为便大声喝斥,或当着全体幼儿批评、训斥,使幼儿心理受到极大创伤;有的教师因为过分强调常规,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上,导致真正的教育活动时间所剩无几。这些现象与我们《指南》中提出的“培养富有个性的幼儿”这个目标是极其不相称的。 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又该如何引导幼儿由“要我怎么做”变成“我要怎么做”呢?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意义:常规的培养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常规的建立,无论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目的:研究指导教师开展常规培养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常规培养,使幼儿在家的常规稳固化、自动化。
概念的界定。
常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规矩是一定的标准,法制或习惯。 幼儿园常规:是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园常规涉及的范围,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及学习常规。
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主要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教师日常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等多种方法同时进行,一方面通过家长反映幼儿生活习惯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跟踪观察,并作好记录。
(二)、主要研究对象:
桐庐县幼教集团包山幼儿园全体幼儿。
常规培养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要付出爱心,付出耐心,才会有丰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