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网精心整理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为了解全区农贸市场的分布情况及运行现状,进一步推动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和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吴继业副主任、胡齐乾副主任的带领下,于3月底至4月上旬,对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新前综合市场、西江二桥疏导点、羽山菜市场、十里铺农贸市场、中心菜市场等进行了实地踏看关于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启用大盛农贸市场,加快我县农贸市场改造提质步伐,有效解决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等问题,结合攸县经验和做法,3月12日至21日,由县政府党组成员黄和平带队,组织商务、工商、市场服务中心、行政执法、卢峰镇等单位对城区范围内农贸市场基本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走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城区农贸市场现状
我县城区现有农贸市场3个,总占地面积16819平方米,年租金53.4万元。市场的产权分散,呈现多元化格局,市场管理也是各自负责。城中农贸市场、城南农贸市场的产权及管理属于县市场服务中心;大盛农贸市场系由招商建成,产权私有,目前闲置。
(一)城中农贸市场
1、市场概况
城中农贸市场建于2004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年租金52万元。地处府后街,东临朝阳路,是我县农副产品销售主要集散地,也是我县地段最旺、人气最旺、生意最旺、物流量最旺的四旺黄金农贸市场。市场经营肉食、豆制品、卤制品、蔬菜、干菜、家禽、水产品、瓜子、家禽加工、鸡蛋、铁器等11大类别,市场内共设有固定摊位195户,其中肉食50户,豆制品15户,蔬菜40户,干菜27户,家禽30户,水产品8户,卤制品10户,鸡蛋11户,瓜子5户,家禽加工18户;以府后街占道经营出店经营32户,占道经营60户,长乐方蔬菜批发占道经营45户,零担零点流动占道经营日200户。
2、市场现状
(1)城中农贸市场系敞开式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户流动式经营范围较大,市场内划行规市及市场经营类别布局没有落实,给市场整体造成鱼目混珠、参差不齐,不具观赏感,整体效果乱。
(2)市场经营环境差,市场内淤泥、污水、垃圾成片。市场设施过于简陋,排水排污设施不完善,卫生保洁制度很难落到实处,特别是家禽加工市场采用露天式敞开经营,更是污水长流、臭气熏天,给周边居民和经营造成严重污染。
(3)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由于城市管理执法力不强及现予市场环境限止,以府后街占道经营户达500余户,经营品种有肉食、蔬菜、干菜、水产品、零担零点等样样具全,严重阻碍了府后街的交通秩序。
(二)城南农贸市场
1、市场概况
城南农贸市场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年租金1.4万元。地处沙龙路旁,该农贸市场主要以卢峰镇桔花园村村民经营销售农副产品为主,市场内主要经营蔬菜、肉食、家禽、豆制品、卤制品、鸡蛋、干菜、水产品等九大品种,市场内共设有固定摊点45户,其中蔬菜5户,卤制品4户,鸡蛋2户,干菜4户,肉食7户,豆制品2户,家禽加工3户,以检察院旁街道及沙龙路占道经营户共达97户,其中蔬菜经营户24户,肉食经营户15户,鸡鸭零销户20户,零担零点48户。
2、市场现状
(1)市场内环境设施差,市场内排水设施过于狭小,部分阻塞,不利于污水淤泥排放,市场采用棚架式结构,瓦面长期受雨水、冰雪冲击,基本形成繁星点点,漏雨漏水现象严重,家禽加工采用沥青露天式敞开式经营,市场内有害气体、污水臭气熏天,严重污染周边居民,市场内摊位设施条件差,划行规市布局混乱,摊点摆放参差不齐,没有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2)以检察院旁街道及沙龙路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严重阻塞交通,并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出行,给城南市场造成了乱、无人管理的不良局面。
(三)大盛农贸市场
1、市场概况
大盛综合农贸市场建于2009年,系招商建成,占地面积11119平方米,其中商业门面116个,固定摊位154个,产权私有。地处城北新区张家桥段,该市场定位以蔬菜、水果批发、副食百货等农副产品为主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市场经营水果批发、副食百货、肉食、腌腊制品、豆制品、卤制品、粮油干货调味品、蔬菜、家禽、水产品、家禽加工、禽蛋等14大类别。其中规划蔬菜、肉食、活禽等区域面积2000平方米,有门面31个,摊位154个(包括蔬菜区48个,豆制品7个,熟食卤味区24个,粮油干货调味品区26个,腌腊制品区9个,肉食区37个,水产区8个,禽蛋区16个,冷冻区4个,活禽区6个);另专门规划有活禽宰杀加工区摊位5个;规划水果批发区门面31个;规划副食百货区及生活配套区门面54个。
2、市场现状
市场内配套设施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符合现代农贸市场要求。由于种种原因,2009年11月底建成开业后不久就闲业了。目前,商业门面116个全部售出(产权私有),摊位售出83个(产权私有),还有71个摊位未售出(产权大盛开发公司所有)。门面实际租赁40个,其中开门经营的只有20个(主要在临街门面)。
二、我县城区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市场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面积快速扩张,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农贸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及市场管理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节奏。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二)市场设施利用率偏低。目前,由于部分市民、城郊农民以街为市的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还没有改变,摊担不愿进市场,致使城区固定农贸市场摊位利用率低,其中城南农贸市场的利用率不到50%,大盛农贸市场摊位全部闲置,处于空壳状态。
(三)占道经营问题十分突出。因城市快速发展,城郊农民和城市居民传统习惯等原因,可以说,在每一个农贸市场附近,都有以街为市现象的存在,占道经营已成为城市里一个难治的“顽疾”,虽然通过有关部门整治,但收效甚微,城区占道经营现象泛滥,严重影响了固定农贸市场的正常经营,影响市容市貌,造成交通堵塞,居民行路难。
(四)市场管理不够到位。由于市场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市场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不够明确,管理方法简单,没有超前意识,因此没有形成市场特色和品牌。市场功能分区不明确,管理比较混乱。
(五)资金匮乏,升级改造难度大。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跟不上,目前都处于急需提质升级的阶段,但因为资金匮乏,对市场的升级改造,都基本停留在策划中,尚无实质性动作。
三、对我县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建议
(一)升级改造城中、城南农贸市场。
现城中、城南农贸市场周边以街为市现象泛滥,严重影响了市场内固定摊位的正常经营,影响市容市貌,造成交通堵塞,居民行路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多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表明,农贸市场不升级改造,就无法彻底解决城区脏、乱、差等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城中、城南农贸市场脏、乱、差、以街为市等不良局面,建议对城中、城南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升级,改造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室内农贸市场。具体城中、城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方案由县市场服务中心制定。
(二)启用大盛农贸市场。
1、整顿取缔新火车站兆隆花园以街为市行为,把那边的零担临摊全部迁至大盛农贸市场内。兆隆花园现有占道经营零担临摊约18户,其中肉摊3户,水果摊位2户,饮食摊位5户,蔬菜零担摊贩约8户。大盛农贸市场内还有71个摊位产权归大盛开发公司所有,公司承诺凡迁进大盛农贸市场的经营户可免摊位租金1年。
2、把汽车站水果批发户(现有水果批零户17户)全部迁至大盛农贸市场内。
3、规划一定区域的鸡鸭等活禽交易市场及鸡鸭脱毛加工场所。
(三)规范整治城区农贸市场。
建议县政府成立规范整治城区农贸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专门工作经费,由城市行政执法、公安、商务、工商、市场服务中心、卢峰镇等相关单位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城区几大市场进行专项清理整顿。坚决取缔以街为市占道经营和市场内乱搭、乱建、乱摆、乱放行为,不准机动车和摊贩占用市场通道,督促经营户统一到市场经营。
1、取缔新火车站兆隆花园以街为市占道经营行为。
2、规范整治城中农贸市场周边府后街占道经营、以街为市行为。
3、规范整治城南市场周边检察院旁街道及沙龙路占道经营、以街为市行为。
(四)加大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投入。
1、归口管建。对已建设好的市场,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各责任单位应加大管理力度,实现规范化管理;对今后新建的各类市场,应由商务部门归口负责规划、指导建设和管理,加大管理投入。
2、科学定位。一个区域的商贸业要做强做大,市场对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要增强,必须要有一批业态细分,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作为支撑,所以要对每个大的市场进行科学定位。每一个市场集中规模地经营一类产品,这样,既便于市场管理,又方便了老百姓生活。今后新建的市场必须严格划分功能,规范经营。
3、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今后我县新建市场,建议由政府提供土地,投资建设,产权国有,由市场服务中心负责管理。
您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精彩尽在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