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中编

2009-11-11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 — 1949 )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 1919 至 1949 年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和中国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重压,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 ...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 — 1949 )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 1919 至 1949 年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和中国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重压,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提出的三种不同建国方案。

二、教学重点: “三座大山”和三种建国方案。

三、教学难点: “三座大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是人民的选择。

四、教学时间: 2 学时

五、教学内容:

在 1919 年五四运动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 1914 年至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和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美国尤其是日本对华商品倾[本文 来源 于我 的学习 网 WWW.GZU521.COM )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1917 年 11 月 7 日 俄国爆发的十月(俄历 10 月 25 日)社会主义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下展开的。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20 世纪 30 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侵占中国东北。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

对于法西斯国家的野蛮侵略,世界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1942 年元旦,美、英、苏、中四国领衔 26 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反法西斯联盟。中国军民是在亚洲大路上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 1945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引起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北洋政府是以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的。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它不惜出卖国际力利权,从而使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伸展。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根本上说,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是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在国民党全国通知建立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主要是美、英、日等国互相争夺的对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美国垄断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的统制,把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推向了绝境。正因为如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这个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种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大部分的土地为地主及旧式富农所占有,只有少部分的土地属于农民。地主以及旧式富农将土地出租给农民,向他们收取苛重的地租,主要是实物地租。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政府当局在运用自己的全力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进行掠夺。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农村的经济日益陷入绝境。因此,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就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来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系较少并受它们压迫的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官僚资本不是在正常的生产 来 源 于 贵 州学 习网 WWw.gzU521.COm 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而是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主要在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的过程重,在充当外国帝国主义的买办的过程中,通过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所以,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压迫、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和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地生长起来的,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而在另一个时期,就成为买办资产阶级的助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1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在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种使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种使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的政治代表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并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 、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总之,地主阶级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反对,它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地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六、思考题:

1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2 、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3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的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