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复习 >

2016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思修法基部分-道德篇)

2015-11-26 
  2016考研初试在即,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特别针对最后30天的复习,出品了“2016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材料”系

  2016考研初试在即,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特别针对最后30天的复习,出品了“2016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材料”系列文章,把众多考点按照模块与专题的形式高度浓缩总结,希望考生能够掌握这些必备考点。

  由于思修法基部分考点较多,所以文章内容按照模块编写。本文内容为道德篇

  专题一 注重道德实践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因此不同经济关系下,道德表现不同。道德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2.道德功能与社会作用

  主要功能:

  a.认识功能(主要通过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来实现);

  b.规范功能(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及个人品德的形成);

  c.调节功能(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功能,主要通过道德评价来实现)。

  (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美德的基本精神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3.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精华和糟粕)。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到的成果。

  (4)两种错误观点:在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虚无论(全盘西化),一种是复古论(对传统文化不加提炼,全部照搬)。这两种错误都割裂了传统文化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三)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及其宝贵的道德财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会更大。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1)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3)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4)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5)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专题二 遵守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最基本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最高要求)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要立足于社会现实,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家庭美德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特征: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作用:a.推动道德法律作用的发挥;b.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c.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力量。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a.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内在)

  b.同时积极自觉地向道德模范学习(外在)

  c.在此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重践履。(途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