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心理学 >

贵州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3-04-11 
贵州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2年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大题完整回忆答案版)

  三、名词解释题:

  1、 思维

  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2、 自我意识

  答: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3、 元认知

  答: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包括自己学习或者如何学习的知识,包括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4、 意志

  答: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5、 动机

  答: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四、辨析题:

  1、 随意想象是没有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答:错误。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即随意想象)。题中所指概念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即随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进行的想象。

  2、 班级活动是在校长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集体形成的基础、发展的催化剂。

  答:错误。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集体形成的基础、发展的催化剂。

  3、 价值手段是个体为了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和途径,涉及“人的行为是为了什么”的问题。

  答:错误。价值目标是个体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它涉及“人的行为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是个体的动因和价值观的核心成分;而价值手段是个体为了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和途径,它涉及“人怎么行动的问题”,是价值目标的实际表现。

  4、 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这个态度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答:错误。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这个态度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认识成分——对自己品质和特征的了解及认识,情感成分——对自己品质的评价及与此相关联的自尊体验,品行成分——从上述两个成分派生出来的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五、简答题:

  1、 中学生的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思维有了预计性;思维的形式化倾向;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2、 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因素

  答:个体因素: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学习的态度和定势;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有效指导。

  3、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悦纳自己,自尊自爱;情绪正常,乐于交往;奋发向上,自强自制;心里协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4、 中学生情绪变化的矛盾性

  答: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可变性和固执型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5、 价值观的特点

  答:稳定性和发展性;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主观性和选择性;系统性;导向性。

  六、论述题: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学生在考试后的一些谈论,其中以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复习到考点,或认为考题太难,甚至说有人还不如自己之类的话为最多,而从自身找原因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请用归因理论来分析学生的行为。

  (答案要点详见书上146—147页,即“控制源”理论——外部不可控制因素和内部可控制的因素)

编辑推荐: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汇总

2011年教师资格: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题汇总

2013年陕西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汇总

近年来四川教师资格教育学真题整理汇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读书人网www.reAder8.cn教师资格考试频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