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护士 > 初级护师 >

初级护师护理生理学辅导——卵泡发育的激素调节(1)

2013-04-04 
卵泡发育的激素调节

  (一)初级卵泡的形成
  原始卵泡发育成初级卵泡与促性腺激素关系不大,是一种局部作用:初级卵泡的分泌物可刺激颗粒细胞增生;而后者的分泌物又可促进卵泡膜的形成。初级卵泡的直径达到80μm时,卵母细胞停止发育(见图)。

  (二)卵泡发育
  初级卵泡第二阶段发育始于月经周期黄体期早期, 持续到第三个周期卵泡期的末期才能形成成熟卵泡,历时70~85天,与精子生成时间大抵相同。在此期间,只有少量获得了FSH和LH受体的初级卵泡得以发育,卵泡期早期FSH水平升高,刺激上述初级卵泡中颗粒细胞分裂增殖,提高其芳香化酶的活性。 此酶可将由内膜细胞分泌并扩散到颗粒细胞的睾酮转化成雌二醇。

  卵泡发育过程卵泡内局部高浓度的雌二醇可促进颗粒细胞的雌二醇和FSH受体数量增高, 进一步增加其对这两种激素的敏感性, 产生更多的E2。初级卵泡发育一旦开始, 就具有上述这种包括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机理的自我驱动机制,这是由腺垂体和卵巢精细协调的结果,使得“优势卵泡”以指数速度发育成熟。另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在“优势卵泡”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首先,FSH刺激颗粒细胞合成、分泌E2,使得血中E2水平在卵泡期的早期缓慢增加;E2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使FSH下降但LH仍可轻度升高;

  其次,FSH可促进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LH受体的生成,LH在卵泡期后半期的独特作用,是刺激卵泡壁中内膜细胞分泌大量的T,T的扩散通过基底膜到达颗粒细胞,作为合成E2的主要前体物质。

  在这两种细胞的相互配合下,达到关键目标:产生足够高水平的E2以触发排卵。FSH的靶细胞-颗粒细胞依赖于LH的靶细胞-内膜细胞产生的睾酮转化成E2,这种转化是由芳香化酶催化的,其活性的增加是经FSH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递系统的第二信使cAMP完成的。

  两侧卵巢所接受到的FSH和LH的刺激是相同的。 为什么在每个月经周期只选择一个卵泡成熟排卵?对这种过程仍未完全了解。可能与初级卵泡开始发育时,某个卵泡的颗粒细胞具有更多的FSH受体和较高的芳香化酶活性,使得这个卵泡在早期发育中E2的生成超过其他卵泡有关。

  (三)排卵
  排卵(ovulation)前LH和FSH分泌高峰是由E2的正反馈作用触发的。通常,E2对这两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是负反馈抑制效应;要转变为正反馈作用,E2在血中的浓度至少要达到200pg/ml,并保持两天以上才能实现。这种正反馈作用发生在下丘脑和腺垂体, 在高浓度E2作用下,下丘脑GnRH脉冲式分泌的频率和幅度极大地增加; 腺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也超常加大,使LH分泌及血中水平达到顶峰。由此看来,下丘脑-腺垂体是在卵巢甾体激素的调控下,产生大量LH以触发成熟卵泡排卵,当血中LH水平达到顶峰12小时后发生排卵。其机理如下:

  ①LH降低卵泡液中卵成熟抑制肽的作用。卵细胞得以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同时抑制颗粒细胞的分裂增生; ②LH通过刺激P4的生成,增强卵泡中多种蛋白水解酶的活性; ③FSH也直接促进卵泡大量生成蛋白水解酶。因此,卵泡蛋白水解酶活性增加是卵泡壁破裂的主要原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