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传出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它们不同的解剖和功能特征。
1.解剖形态上的特征 交感神经纤维发源于脊髓的胸段及L1和L2(有时也包括L3)的侧角。所发出的节前纤维主要在脊柱旁的神经节中与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交换神经元。在神经节中的节前纤维,有的只是穿过神经节而不交换神经元;有些则立即交换神经元。例如支配汗腺及血管平滑肌的节前纤维一般都在进入相应的神经节后立即交换神经元。而支配头端和某些胸部器官的节前纤维一般都要向上或向下穿过几个神经节后再作交换。支配腹盆腔脏器的节前纤维比较特殊, 它们不在脊柱旁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而是在椎前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因此它们的节前纤维相对较长。支配肾上腺中髓质的神经更为特殊,它不在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而直接支配肾上腺中的髓质,属于节前纤维。因此可以将肾上腺髓质比作交感神经中的一个神经节。肾上腺中髓质分泌的激素与交感节后纤维分泌的神经递质也很类似,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副交感神经的发源部位比较分散。一部分节前纤维来自脑神经中的第Ⅲ(缩瞳核)、Ⅶ(上唾核)、Ⅸ(下唾核)和Ⅹ(迷走背核)中的核团。另一部分来自脊髓骶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由脑神经发出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支配头、颈、胸腔和腹腔的脏器,而发自脊髓骶部的副交感神经则主要支配盆腔的脏器。与交感神经节相比,所有副交感神经节都距所支配的脏器很近,很多埋在所支配的脏器之中。因此它们的节前纤维很长,而节后纤维很短。从节前纤维与节后神经元的关系上看,交感神经往往是一根节前纤维与多个节后神经元产生突触联系。交感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纤维之比较大,可高达1:200,说明一根节前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范围很大。而副交感神经的这种比例较小,有的只有1:2。
2.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自主神经纤维主要是通过对腺体、平滑肌和心肌的作用,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一般认为交感神经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时,主要是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产生兴奋。例如在剧烈骨骼肌运动、缺氧、失血、寒冷、厮打等条件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实验证明,交感链全部切除的动物,能在安静条件下良好地生存。动物的生长、消化、性行为和生殖等功能都无明显变化,但对剧烈运动和寒冷等的反应远不如正常动物。Cannon曾将动物在厮打时以下的一些反应归之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
(1)心脏的收缩力和频率增加;(2)内脏血管收缩,而在骨骼肌中的血管扩张,使血液产生重新分配,进入骨骼肌;(3)胃肠运动受到抑制;(4)糖原分解及脂肪分解加强;(5)肾上腺髓质的激素分泌加强。通过ACTH分泌促使肾上腺皮层分泌的激素增加;(6)呼吸道中平滑肌 舒张;(7)瞳孔散大。
相反,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局限。主要在安静条件下,促进机体休整恢复,保护机体,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例如心脏活动抑制,消化道功能加强,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能量补充等等。
自主神经对靶器官的作用 | ||
器官 | 交感刺激 | 副交感刺激 |
眼 | ||
睫状肌 | 舒张 | 收缩 |
瞳孔 | 散大 | 缩小 |
腺体 | ||
唾液腺 | 血管收缩, 轻微分泌 | 血管舒张,分泌增加 |
胃 | 抑制分泌 | 刺激分泌 |
胰 | 抑制分泌 | 刺激分泌 |
泪腺 | 无 | 分泌 |
汗腺 | 出汗 | 无 |
胃肠道 | ||
括约肌 | 张力增加 | 张力降低 |
壁 | 张力减少 | 运动增加 |
肝 | 释放糖 | 无 |
胆囊 | 松弛 | 收缩 |
膀胱 | ||
肌肉 | 舒张 | 收缩 |
括约肌 | 收缩 | 舒张 |
心脏 | 心率增加,收缩力加强 | 心率降低 |
肺 | 细支气管扩张 | 细支气管舒张 |
血管 | ||
腹腔血管 | 收缩 | 无 |
皮肤血管 | 收缩 | 无 |
肌肉血管 | 收缩 (α受体) | 无 |
舒张 (β受体) | 无 | |
冠状动脉 | 舒张 | 舒张 |
性器官 | 射精 | 勃起 |
代谢 | 增加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