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大了,人也的确多了,看起来各个部门都健全了。
但事实情况是,在很多企业里,大小事仍然是老板说了算。
什么部门经理?什么部门总监?那只是给你安个帽子而已,你千万别“不识趣”。
作为管理者,你要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再发挥作用。
至于“需要”或“不需要”,以及何时“需要”,“需要”到什么程度,那是要看老板的“需要”来定的,要看老板当天的心情再说,而不是看工作的“需要”,因此,作为管理者,你如果想在这家企业里“混”得好,
第一,你得跟老板搞好关系。
否则,你的专业能力再强也很可能白搭,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二,稍微重要点的事情,你还是得等老板拍板。
你要向老板左请示右汇报,你得让他有“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如果是老板做的决策,决策错了,大家都没事。
倘若是你没请示老板,你做了决策,决策如果做正确了,你有抢老板“风头”的嫌疑;决策如果做错了,那你可得吃不完兜着走了。次数多了,恐怕你连工作都难保全了。
老板事后会问你,怎么不向我请示?
老板心里会想:你以为你是谁啊?这家企业可是“我”的。这里我说了算,不是你。
在很多民营企业,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想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什么事你可以管,什么人你可以管,你得揣摩,不能只“单纯”的看职位说明书。
有时,就算某人是你的下属,你都得敬他三分。
不然,你就“out”了。
如果你是新到一家公司担任管理岗位,你得先老练的摸摸风向,把把脉,得向“老”同事探询老板的喜好,在蛛丝马迹中揣摩组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特质与亚文化。
然后试探着保守些做点事,看看“风向”,如果可以,再往下推进,如果不行,赶快就收,否则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你除了要跟老板搞好关系,你更得跟老板身边的亲信搞好关系。
这些亲信们有意无意的在老板面前美言你几句,你在公司的位置就坐得稳了,遇到什么升职、加薪之类的好机会,他们想起你的可能性也更大点。
通俗的讲,这叫“站好队”。
看看,这些今天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仍然发生的情形,与那么多年前福特公司在老福特领导下日渐衰败时的情形是不是还有几分相似呢?
那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看来值得我们每个老板好好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