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3年福建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二(1)

2013-02-01 
福建省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

  A.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B.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C.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D.形成实体化的教育

  2.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爱弥尔》

  D.《大教学论》

  3. 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需要的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著称的代表人物是( )

  A.捷克的夸美纽斯

  B.法国的卢梭

  C.德国的赫尔巴特

  D.美国的杜威

  4. 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

  A.领导作风

  B.教风

  C.学风

  D.校风

  5. 心理学家提出了儿童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 )

  A.教育理想

  B.教育观念

  C.教育理论

  D.教育思想

  7. 未成年人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主要有( )

  A.人身权、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人身权

  C.人身自由权、隐私权

  D.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8. 注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的课程称为(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9.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教材的范围?( )

  A.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

  B.参考书、活动指导书

  C.考试参考书

  D.视听材料

  10.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1.设置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 )

  A.适应性与参与性

  B.适应性与灵活性

  C.适应性与活动性

  D.适应性与差异性

  1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单一课和综合课

  C.技能课和技巧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3.以下哪一项不符合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

  A.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B.注意启发

  C.讲究语言艺术

  D.启发谈话

  14.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量的(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5.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编班,称为(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客观分组

  D.主观分组

  1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 )

  A.谈话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17.我国古代荀子所持的“性恶论”观点是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个人本位论

  18.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带好学生、管好班级

  C.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D.管好班级、带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19.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这是初中德育目标哪方面的要求( )

  A.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B.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C.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D.道德品质方面的基本要求

  20.下面哪一项不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

  A.综合性

  B.实践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