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在职研究生 >

在职艺术硕士辅导之艺术概论重点解析(1)

2012-10-16 
艺术概论重点解析

  考生在备考MFA的时候是不是抓住了重点了呢,现在对这些重点进行总结,考生可据此查漏补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第二种,“主观精神说”。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审美性: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2)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3)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4)艺术起源于“巫术”。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艺术作品之所以特别受人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通过欣赏艺术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