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河南省 >

2012年河南省公考面试热点——端正社会评价体系(1)

2012-09-11 
端正社会评价体系

  发源于网络、起初略带调侃和恶搞意味的称谓“高富帅”,竟然迅速攻城掠地、登堂入室,在各种大众媒体上频频曝光,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用语里的热门词汇。与“高富帅”一起走红的,还有相应的“白富美”、“矮穷矬”和“土肥圆”们。

  不谙时事的人可能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些风格怪异的称谓,到底所指为何?其实很简单,望文即可生义。高、富、帅分别指代男人的身高、财富和容貌,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个高大、富有、英俊的男人”。“高富帅”的对立面就是“矮穷矬”。而“白富美”和“土肥圆”用于指代女性,至于具体含义,同理可推。

  针对上述事件发表你的看法。

  【京佳参考答案】

  首先,如果仅仅是一个称谓,叫张三还是李四都无关要旨。即使非要戏弄恶搞一番,我们也大可付诸一笑,不必较真。但是,如果一个前所未闻的怪异称谓,竟然得到普遍的接受和使用,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称谓是人们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在社会交往中,以及基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建立起来的,称谓是表,它的背后是社会结构和文化。考察一种文明的本质和特征,一个便捷的途径就是考察其所使用的称谓,以及这些称谓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例如在传统的封建社会,由于严格的官本位制度,以及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就诞生了“老爷”、“小人”甚至“主子”、“奴才”等称谓。在革命时期,基于崇高革命理想的志同道合,使革命者之间互以“同志”相称。中国社会强调家庭和宗族,血亲姻亲之间的称谓不计其数、纷繁复杂。而在家庭伦理相对淡漠的西方社会,用于亲戚之间的称谓则要少得多、简单得多。

  称谓折射社会文化,“高富帅”之类的称谓,是以容貌和财富状况去指代一个人,其折射出的社会文化令人担忧。人之为人,更重要的是品德、性格、思想、情感和才能,而不是身材和容貌。对于一个人财富状况的评价,更重要的也是财富是如何取得的、如何使用的,而不是财富的多寡本身。然而,当把一个人称为“高富帅”或者“矮穷矬”的时候,所推崇的恰恰是身材、容貌和财富,而把那些更本质、更重要的“人的内涵”忽略掉了。在这种社会评价体系里,容貌和财富成为价值尺度的主坐标,而那些更重要更美好的价值,品德、思想和才能,却几乎不见踪影。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