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心理学 >

中学教育心理学24小时快速学习2.2

2011-06-13 
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编辑推荐:

新课改高考复习支招
数学新增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专家支招如何选择MBA项目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 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㈡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

  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关于最近发展区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意义:

  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