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图与其他文字略)
第一部分 走向世界舞台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突出成就。如: (只写一项)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
第二部分 共建“地球村”
世界各国共建“地球村”
第三部分 迎接挑战
迎接挑战,提础措施 (只写一条)
结束语
2005年温州中考题 社会•思想政治(开卷)
23、(10分)2005年为“红色旅游年”。“红色旅游”是指组织旅游者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为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某校初三(1)班决定举办“争当‘红色旅游’小导游”的主题班会活动。
(1)请你当小导游,为同学们写出在下列图中的地点所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4分)
图1: 图2:
(2)请你再向同学介绍一处可以作为“红色旅游”的景点,并简要说明在该景点发生过什么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它对中国革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27、(8分)材料一:今年4月,连战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到南京,拜谒了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处——中山陵。孙中山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他的最大功绩就是领导了一场结束中国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亲切会见连战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实现了两党60多年来首次最高层会晤。两党就发展两岸关系进行了会谈,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材料三:我市某中学网站开展了“连战,我想对你说”的“网上寄语”活动。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革命的名称是什么?它除了结束中国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外还取得了哪些伟大成果?(4分)
(2)发展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总政策是什么?(2分)
(3)请你参与“‘连战,我想对你说’网上寄语”活动,写一句心里话。(2分)
2005年郧县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题
17.阅读材料一: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毛泽东
①材料一是蒋介石于 年发给毛泽东的电文,材料中的“渝”是指 市。(1分)
②蒋介石要毛泽东赴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1分)
③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1分)
④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取得了什么结果?(1分)
①1945年,渝指重庆②一是为了欺骗人民,二是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④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代表徐订了《双十协定》
19.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5分)
内 容: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全党工 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还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现党法,严肃党纪。
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社会政治试卷
23、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往何处去”。请回答:(图是孙中山)
(1)右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1911年领导了哪一重大运动?(3分)
(2)他领导的这场运动与康有为等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2分)
(3)这两场运动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他们探索的失败说明了什么?(4分)
28、 金华某中学初三(1)班为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召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主题班会。同学们通过痛诉日本军国主 义的种种罪行,客观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的复杂形势,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目前关键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我们必须靠发展、靠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才能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次班会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列举1942年9月21日日军在金华地区残害百姓的暴行一例。"(1分)
(2)从“目前关键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这一认识出发,谈谈稳定和发展的关系。(4分)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受到了什么教育?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青少年如何才能真正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6分)
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试卷社会与政治
23.(本题10分)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一次握手。有媒体称,连战访问将迎来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请联系前两次国共合作,完成下表。
政治基础 标志 目标
第一次 国共合作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救国
期盼中的第三次国共合作 一个中国 胡连会晤
政治基础标志目标
第一次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推翻帝国主义和
封建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救国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
期盼中的第三次国共合作一个中国胡连会晤祖国和平统一
28. (本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陈安定将军浙江黄岩(今路桥区横街马院村)人。自卢沟桥事变后,他转战大江南北,身经百战,屡建奇功。1939年5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行的陈安宝,在反攻南昌的战役中,突遭日军袭击,壮烈殉国。国共两党相继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同年夏,烈士灵柩运回家乡,沿途数万群众设祭,悼念抗日英雄魂归故里。(1)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班级要刊出一期纪念陈安宝将军的黑板报,由你担任黑板报主编,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陈将军的资料?(4分) (2)班级决定去路桥横街陈将军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你认为选择哪一天最合适?并说明理由。(4分) (3)在本次纪念活动中,由你代表全班同学在陈将军墓前发言,请拟写发言提纲。(4分)
(1)上网查询、图书查阅、人物访谈等。(答出其中两点给4分)
(2)如选择8月15日(2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2分)(或7月7日,卢沟桥事变纪念日。等等)
(3)参考答案:①陈安宝将军英勇事迹 ②陈安宝将军爱国精神 ③联系日本美化侵略、钓鱼岛事件、东海之争、入常等现实问题 ④我们中学生的历史使命。
评分要点:能答出两个要点,即给4分。
滨州市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4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因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这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澳门矣。”故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 —— 梁廷楠《奥海关志》
材料二:图为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请回答:①分别写出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②材料一到材料二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8.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国共两党正式结束过去,开创未来。20世纪,国共两党的关系复杂曲折。请回答:
①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阶段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②国共两党共同为中华民族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就两党关系的未来谈谈你的看法。
德州市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3.某旅行社计划推出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以便游客重温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该旅行社选择这条线路所要经过的几个重要景点,并说出你的理由。(设计的线路至少应包含四个重要景点)(8分)
2.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接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说:“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的经历,他在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对他怀着崇高的敬意,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胡总书记对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评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的五项重大革命活动,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评述。(10分)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回答:(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分)
(2)为什么要采取这些军事行动?(2分)
(3)这两次军事行动的结果怎样?(2分)两次军事行动的最大区别是什么?(2分)
鄂州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试卷
26、 阅读下面两幅图(6分)
(图5是日军占领沈阳)(图6是中国守军抵抗日本侵略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 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② 图6事件爆发时,当地正值( )(1分)
高温多雨期间 寒冷干燥期间 温暖湿润期间 梅雨季节
③两次事件爆发后,国民政府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③ 这两幅图片具有共同的特征。请紧扣图片特征,驳斥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华历史的行径。(1分)
28、 课改区考生作
阅读下列材料:(4)分
国共会谈的结果已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总方向。但就今天的情形来看,要由纸上的协定变为现实的东西,中间还横着许多严重的障碍。――摘自《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 材料中“国共会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1分)“纸上的协定”是指什么文件?(1分)
② “中间还横着许多严重的障碍”,其中最严重的障碍是什么?(1分)
③ 试从政治学科角度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1分)
29、 非课改区考生作
阅读下列材料:(4分)
材料一:要实现和平建国的方针,必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把国共会谈中已获协议的文件,见诸实施,为争取未获得协议的问题达到圆满解决。――摘自《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见图7)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 材料一中“已获协议的文件”是指什么?(1分)“未获得协议的问题”又是指什么?(1分)
② 结合材料一,指出图7所示两位领导人当时最大的分歧是什么?(1分)
③ 试从政治学科角度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1分)
湖南省郴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荷兰)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丘逢甲作于1896年)
材料三 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回答:
①材料一中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2分)
②材料二中割占我国台湾的是哪个国家?什么时候台湾才回归的?(4分)
⑶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什么构想?(2分)
①郑成功 ②日本;1945年(或抗日战争胜利后) ③一国两制
32、阅读下列材料:
五四运动时期的主要口号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
回答: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的“国贼”指的是谁?(2分)
②从口号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2分)
③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向五四运动中的学生们学习什么?(2分)
①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③学习他们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或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聊城市2005年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
三、材料解析题(共4分)
阅读下列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摘自《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1)依据材料,指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2分)
(2)出现上述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日照市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21.6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试举三例说明。(3分)
(2)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某校计划在今年8月15日开展“寻访抗日足迹”的活动。请你为他们推荐一个最值得参观的地方,并说明理由(该地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绍兴市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社会试卷
27、(15分)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
今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盛大庆典。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自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及一些国际的领导人出席了庆典。
(1)这向世人昭示了什么?(3分)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届时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某校团委将在纪念日那天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筹备。
①主题活动设计有“勿忘国耻”图片展览。请你确定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典型图片(写出图片名称即可),并简要说明其内容和影响。(3分)
②主题活动要展示抗日战争不同时期的英雄事迹或抗战成果。请按要求各举一例。(写出名称即可)(3分)
③在主题活动结束语中,要求概括出以下内容,请你完成: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这一财富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重要意义?(6分)
答案要点:
(1)勿忘历史,珍惜和平,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2)①图片名称: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寻找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②抗日战争的开始“平型关大捷(或台儿庄大捷);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这种伟大民族精神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随州市2005年高中(中专)招生、初中毕业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17、(2005,随州市)下列是一首历史上流行歌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请回答:
⑴"我"为什么从"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不得不到处流浪?(2分)
⑵任举两件史实反映日本在东北实行的残暴的殖民统治。(2分)
⑶该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据此谈谈你对历史(社会)事变与个人命运的认识(要求:不展开论述,限50字以内)。(2分)
⑴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命不抵抗,日军占领东北,3000万同胞从此过着亡国奴的生活。(2分)(只要说出九一八事变、日占东北两要点即给2分)
⑵ 为开放性问题。如: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用刺刀维护其殃民统治,对中国居民任意捕杀;用活人作细菌战实验;成立“满洲重工业开发公司”等工矿企 业,掠夺资源;抢占土地;滥发纸币;野蛮掠夺劳动力等等。任选两点说明就可,参照教材第49—52页,也可以用其它教材外具体事实说明。
⑶对家乡 的热爱和思念,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赶走侵略者、还我河山的渴望。(任说其一即可)(2分)第2问为开放性问题。中心是历史(社会)事变与个人命运紧密相 关。例如:历史(社会)事变决定个人命运,或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只要言之成理,或举例说明适当(如联系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认为要学好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均给2分。
泰安市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三、简答题:
18.右图是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的场面。连战大陆之行打破了国共两党60年的隔绝,写下了国共历史上的新篇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两次合作,建立了两次统一战线,请你指出这两次统一战线的名称。
(2)两次统一战线的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19.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1957年——196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农村分别实行了哪些重要政策?各有哪些主要影响?
泰州市二〇〇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教育部”近日公布一份所谓“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公然将中国清朝和中华民国的历史归类为“世界史”。
——人民网(青锋2003年9月28日)
材 料二:2004年11月9日,台“教育部”在网站上公布了新的“纲要草案”,把高中历史课本分为4册,第一册是所谓的“台湾史”,第二册是中国史,第三册和第四册是世界史。新的“纲要草案”中的“台湾史”不仅单独成册,而且与中国史的比例由现在历史课程中的3∶7,增加到1∶1。2006年度历史课本,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日战争、国共内战都被列入中国古代史,直到1945年光复台湾后才属于“台湾史的范围”。
——人民网(2004年11月)
材料三:我们之前读的四书五经、《史记》、唐诗宋词、《西游记》、《水浒》、《古文观止》等,是否全部要当成“世界文学”来读呢?——台湾一中学生的疑惑
——《大家文摘报》(2003年11月21日)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清朝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分)
(2)材料一、二两段划线部分在实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3)你如何帮助材料三这位台湾中学生解除疑惑?(2分)
(1)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分)
(2)都是实行文化台独或台独。(2分)
(3)通过信函、网上交流、人员往来等方式,加强沟通,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今天的现状,共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和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威海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
34.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什么?(5分)
(2)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3)列举在中国近代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四个英雄人物。(2分)
(4)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______周年。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威海卫被英国强迫租借。32年后,中国政府在_____年收回了威海卫主权。(2分)
重庆市2005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41、填图:
观察《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入与下列地点相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
A、辛亥革命正式爆发的地点:武昌(2分)
B、清朝的都城:京师(北京)(2分)
C、中华民国的都城:南京(2分)
4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左图所示为2005年的日本新版教科书(送审本),该书对卢沟桥事变作了这样的叙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的困难起来。
材料二 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就是要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 的事。希望日方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2005年4月23日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讲话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新版教科书(送审本)认为卢沟桥事变是由哪方挑起的?(2分)②根据真实的历史回答,日本是怎样制造卢沟桥事变的?(4分)
③日本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的不实叙述,反映日本对侵略中国的历史持什么态度?(2分)④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锦涛主席认为日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3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5题10分,第46题13分,共23分。
45、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王朝内部由洋务派领导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任意举出洋务派的两位代表人物。(4分)
②洋务运动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有哪些?(6分)
46、2005年4月,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这是国共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历史上,国共之间曾经两度合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代表大会上正式确定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2分)
②1924年,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③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革命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这实际上正式确认了哪三大政策?(5分)
④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列举1936—1937年间中共为此努力的两例史实。(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