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护士 > 护理理论 >

洗胃的急救处理

2010-08-04 
两组患者洗胃不良感觉及并发症比较 在洗胃当中,A组洗出的血性液体少于B组,上腹部不适,腹痛,虚脱比例少于......

编辑推荐:

吹气球法护理肺癌术后病人

【关键词】 洗胃;急救护理

  洗胃是临床长用的急救护理措施,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或做胃部手术前准备。洗胃的基础操作是插胃管,但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胃的效果。临床传统插入长度45~55 cm洗胃效果不理想,延长插入至55~70 cm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

  采用医疗用品厂的一次性28号胃管。该胃管有2个侧孔,1个顶孔,从顶端至第二个侧孔的距离为5 cm,均使用漏斗洗胃装置洗胃。

  2 方法

  将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来我院就诊洗胃的90例服毒(自服有机磷农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A组和B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胃管插管长度,即B组按传统方法测量耳垂至鼻尖在到剑突的长度即45~55 cm,A组在B组插管长度的基础上在插入10~15 cm,即55~70 cm。然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洗胃效果,即洗胃时间(首次吸出液体的时间和总洗胃时间)、洗出液的颜色、气味、量和洗胃不良感觉或并发症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比较 A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较;B组快,总的洗胃时间短,B组时间长。

  3.2 两组患者洗胃不良感觉及并发症比较 在洗胃当中,A组洗出的血性液体少于B组,上腹部不适,腹痛,虚脱比例少于B组,结果显示,洗胃中腹痛、虚脱、洗出血性液体发生率B组高于A组。说明A组洗胃对患者的刺激或损伤小,不良感觉轻。两组均未发现胃穿孔或胃撕裂者。

  4 讨论

  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操作,是减少急性中毒(服毒)病人毒物吸收最直接的办法。因此,如何通过正确的洗胃,发挥最佳洗胃效果,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关于洗胃的报道仅限于洗胃机的改进,如漏斗洗胃、电动洗胃、全自动洗胃等。对胃管插入长度能否影响效果尚无报道,故开展此项研究很有必要。

  4.1 胃管插入长度的依据与临床观察 洗胃液的灌入和吸出均通过胃管实现,若胃管插入长度不适合,势必影响洗胃的质量。人体食管长度约为25~30 cm,咽部长度约为12 cm,鼻部长度约为8 cm。总长度为45~50 cm,胃管远端侧孔距顶端距离为5 cm。传统洗胃方法胃管插入长度是45~55 cm,因身高差异,临床常以患者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的长度为插入长度,对照组平均插入长度为52.87 cm,从解剖学角度讲此长度胃管侧孔不能完全进入胃内,顶孔和1个侧孔在胃内,由于不能将全部侧孔都留在胃内,尽管患者取左侧卧立,胃内液体有时仍不能漫过侧孔,因此,临床发现,B组洗胃液流出缓慢,且时有间断,吸出洗胃液时间长,且不彻底。病人洗胃后腹痛、胃出血的几率高,可能与不能尽快吸出灌洗液而导致胃扩张、胃黏膜损伤有关。A组胃管延长插入至55~70 cm后,顶端可达到胃窦部、胃管侧孔全部在胃内,A组患者最短插入53 cm(身高140 cm),最长插入75 cm(身高178 cm)平均插入长度为62.27~65.26 cm。临床观察,A组患者不论取何种体位,均达到洗胃液流出快而通畅、洗胃时间短,洗胃彻底的目的,且洗胃后发生腹痛、胃出血的几率低。A组在未灌入洗胃液之前,多数能引流出较多原液,这在B组是非常少见的(B组引出原液量少或引不出原液)。

  4.2 胃管插入长度的比较分析 洗胃、胃肠减压不同于鼻饲,鼻饲是通过胃管注入流质食物和水分,插入长度45~55 cm;胃肠减压是引流胃内积液、积气,而洗胃是既要注入液体又要引流出液体。因此,洗胃应与胃肠减压的插入长度一致达70 cm。

  4.3 判定胃管在胃内方法的再认识 证明胃管在胃内的方法之一即“从胃管注入10 ml空气,同时在胃部听诊,听到气过水声”,此声音临床上多数听不到,其原因可能是胃管未达到胃内液面以下。A组在胃管插入55~70 cm时多能听到气过水声。此时用此方法检验能够判断胃管在胃内,若插入45~55 cm应采用其他检验方法。因此,只有胃管顶孔或侧孔在胃内液面以下时,才能抽出胃液,听到注气后的气过水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