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人物?

2011-12-30 
社会风气的物质化也是中国出不了大师的原因之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风气是培养大师的必备条件.......
 编辑推荐:

山西太原“高考移民”成售楼卖点

南科大将迎省教育厅考核 朱清时称再2011最艰难

勿让“五星级酒店”污染了童真

清华硕士返乡当宅男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 http://www.reader8.com/

新加坡教授:大陆"死要面子"出不了大师

  荆楚网讯:(记者陈博雷 大学生记者蒲志谦 通讯员李秋荣)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人物?主要原因就是“死要面子”。日前,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石毓智做客华中科技大学,与学子们探讨“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石毓智认为,首先是因为中国教育太注重“面子工程”。“中国大学的校门往往恢弘气派,西方名校的大门却多不起眼。”石毓智说,这正反映了中外教育理念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死要面子的教育,这是阻碍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

  同时,社会风气的物质化也是中国出不了大师的原因之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风气是培养大师的必备条件。”石毓智说,目前社会上普遍以是否有房有车作为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这实际上也是典型的“面子工程”。

  再者,儒家文化基因导致中国难出创新型人才。中国有70万工人生产苹果产品,但苹果公司高层技术团队中却难寻中国人的踪影。中国人的创造力弱在何处?石毓智认为,儒家文化强调服从权威,尊重秩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学习应该是一个探险旅程,只重态度不重效果的教育模式难出人才。

  最后,诚信的缺失也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如今在中国,多是通过考试模式来选拔人才,而考试频率越高的国家,越难出大师。”石毓智介绍,美国没有大学入学考试,也没有研究生考试,但中国目前的国情显然难以实现这一做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