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全集)

2017-08-22 
在古代,地中海南北两面属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全集) 去商家看看
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全集) 去商家看看

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全集)

在古代,地中海南北两面属于同一个文明圈,是罗马人创造的罗马世界。直到7世纪以后才开始分离。罗马世界灭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内海之时,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而变成隔离人与人的界海之时。以后的地中海变成了这样一片海洋,海边崖顶必定建有通知人们撒拉森海盗来袭,让人们逃难的的撒拉森塔,海面上还航行着满载着十字军士兵东去的船只。公元1000年逝去的时候,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些意大利海洋城市国家与东方伊斯兰世界的交易日益兴旺,地中海渐渐变成了贸易船只往返的航行之海。再后来,地中海又成为高举古代复兴与人权复兴大旗的文艺复兴时代之海。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地中海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右手握着宝剑,左手拿着古兰经”,擅长掠夺和绑架的撒拉森海盗,在地中海肆虐。地中海秩序被打破,他们的野蛮行径让地中海人民饱受掠夺之苦。随后奥斯曼帝国利用北非的海盗作为自己进入地中海的踏板对基督教世界步步紧逼。与之相对,基督教世界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卡洛斯率领的西班牙,弗朗索瓦一世率领的法兰西以及威尼斯共和国等,不同的国家及领导者的想法、利益交织在一起,大国之间相互抗争。为了对抗伊斯兰的海盗,基督教世界的军事力量集合到一起……

网友对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全集)的评论

我一直很相信中信出版社的,财经类书籍很全很好,没想到呵呵,我刚拿到手翻开几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内心有千万只草泥马在奔跑,罗马人的故事全集已经毁原作一半了,这套书的翻译更是连骨头都不剩了,买来一堆渣,好歹你的用词跟前一系列保持衔接呢?!我再也不期待十字军的故事了,攒钱买台湾或者香港的好了。

看图片以为是厚实厚实的两册,实际收到的书没想象中的分量。很讨厌的书腰在拆封后立即被弃掉,封面书套的设计印刷皆精美,很有历史感,但书套偏大,阅读时容易滑落,书套一般是硬皮精装书籍才用,这两册平装书用上书套显然是出版社为了卖个高价。内里纸质偏黄偏薄,字体,字距,行距,页边距(对比《罗马人的故事》)都较大,地图偏小不易读,原本一册应该只有200页左右就这样被凑出300多页。虽然我只在晚上时间阅读,可不到一周时间即读完上下册,更感售价虚高。

本书讲述的中世纪是个荒唐黑暗的时代,宗教争斗的时代,时势造不出英雄的时代。最荒谬的是,人们竟然用了一千年才走出这样的年代迎接文艺复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法治”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逝,社会持续动荡使法治失去了维护世界秩序的功能,信仰一神教的人们失去了“法”的观念,“法治”成了“人治”,而且是“神的代理人”用宗教教义统治俗世现实社会。宗教本来是导人向善的信仰,但在法治薄弱的社会里就容易失控,为私欲所利用。宗教信仰一旦狂热化,人们很自然地罔顾俗世的“法”和“人性”而追求神界的所谓安宁国度。如此时代只能是淹没英雄的时代,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诸如查理曼大帝,英格兰狮心王理查,法王圣路易,诸位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及后期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均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别论比肩恺撒越过卢比孔河的气魄,瑰美奥古斯都一统河山的壮举。“英"rest":"雄”的英文Hero还有主角的意思,没有英雄就没有主角,缺了主角则难成故事。要讲述没有英雄的年代,本书难免有些泛泛之谈,尽管是盐野老师执笔,相信也苦于谈资寥寥,加上史料匮乏,难不落入记流水账之嫌,因此相比起盐野老师的巨著《罗马人的故事》自然乏味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罗马人的故事》能写出十五册之多,而同为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历史仅成书两册的缘故。<br /><br />有关译文,还得说说,水平实在有限,文笔不很通顺,别论优雅。很可惜,译者还是一如既往地抱着不严谨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各位应该注意到,本书译者田建国和田建华也是《罗马人的故事》第15册的译者,一定知道古罗马货币“第纳尔”(Denarius)乃是银币,“奥里斯”(Aureus)才是金币,本书里面竟然通篇都是“第纳尔金币”;又如,书中提及英格兰王“狮心查理”,其实狮心王的名字叫“ 理 查 ” (Richard the Lionheart);其他例子难以一一枚举。由此推测,译者的历史功底薄弱,学术态度马虎如此,竟能为中信出版社翻译,实在令人无语。<br /><br />最后,期待中信尽快出版盐野老师的《十字军的故事》,更希望看到靠谱的译文。"

不好意思这本书难看死了。
本来是就着读完《罗马人的故事》的热情读了这本书,结果发现作者是个标题党。《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不如改名叫做《天主教徒大战海盗》,因为作者用了两本书六百多页就在讲这么一句话,还夹带了给自己的其他作品打广告。什么君士坦丁的陷落啊、什么威尼斯翡冷翠啊、什么马耳他岛啊都被作者用「参见作者的xxx作品带过了」,就算这样也罢,可中信你倒是把这些作品也引进啊,要不就写个书名你这是在逗我么?!
总之强烈不喜此书,不如去读《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一直很喜欢看波澜壮阔的历史与扬刀立马的英雄,我想这本书满足了我所有的欲望,但是看完之后,却对于历史有了更多的想法。
  
  这本书讲述的是罗马帝国之后,地中海周边的历史,或许很多人会觉得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如戏剧的大幕落下,如繁华落尽的宁静,其实不然,拜占庭帝国的落没,其他城邦国家的兴起,新宗教力量的侵入,让地中海沿岸依然喧嚣,很多人将罗马的繁盛与中国的盛唐想比较,那么我想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世界则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类似,同样是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同样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同样是连年战乱造成的人民离乱。我想这部历史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应该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撒拉森人对于基督教徒们的劫掠和奴役让人难过,而基督教本身的宗教裁判以及内讧也使人民饱受其苦。人民是最微不足道的存在,失却多少平民也许都不会入当时统治者的眼睛,他们最关心的始终是自己的利益,而人民则是可以损失的部分。但是人民同样也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每一次战争、每一个转折,其实都是由人民大众所完成的。每一个历史中的普通人就这样细微而又深远的影响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作者是一个崇拜英雄的人,所以她才选择在罗马史中淫浸几十年,但是看完这本书,我会更加深深的敬仰人民的力量,历史可能会因为某个英雄或者统治者而发生巨大的改变,但是历史的进程,始终是为人民所推动的。
  
  这本书同样"rest":"让我感觉到宗教的力量,似乎很多作家写就地中海历史的时候,都难以逃避宗教的因素影响,罗马帝国之后,中世纪的黑暗,法制的倒退,社会的动乱,我想基督教都难辞其咎,而同时期的伊斯兰教的再度复兴则来势汹汹,迅疾将地中海由内海变为界海,之后的千年之间,基督教世界都在风雨飘摇中度过,如果说这段时间各个国家之间彼此竞争与争斗,那么更大的争斗则是教派的斗争,宗教在人内心扎根的程度甚至强烈到即使深陷“浴场”中的基督教徒历尽磨难失去生命也不会改变,宗教之于人的力量真是太过于强大,时至今日,伊斯兰教徒或许依然在为着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不停奋斗着,但是谁能说清,宗教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救赎,还是一种麻醉?<br />  <br />  很喜欢作者这种讲述历史的方式,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从海盗引入这段历史,描写了海盗做为一种生意、一种产业,是如何从无到有,又由盛转衰的,但是海盗业始终只是一种媒介,作者双手捧出的大餐始终是那个曾经是世界中心地区的历史发展。而讲述的过程也兼顾到具体而微某个事件的过程,甚至大到世界版图的广阔视角,作者在努力梳理历史脉络的过程中,去掉繁杂,留下了清晰的历史进程,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历史的每一个发展进程都是有果必有因的。而这段历史完美的承接了罗马帝国覆亡后到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的这段时期,这段历史虽然黑暗,却绽放出了文艺复兴的花朵,这段历史虽然悲惨,但是却为大航海时代完美铺垫。或许这就是历史发展的真正脉络,起起伏伏中,一路向前。"

总体质量算上乘,但是被生硬蹩脚的翻译毁了一半的可读性了。

  如果提到海盗这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维京人,从公元8世纪来,维京海盗用强悍的战斗力征服着欧洲大陆,以至于那个时期被后人称为“维京时期”。时间再往前推,早在公元5世纪时,罗马人就开始头疼如何抵御海盗的侵扰了。
  
  本书以海盗为中心,主要讲述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地中海区域的海盗活动,而其余内容,诸如十字军东征也略有涉及。作者着重描述欧洲中世纪时的历史,海盗是圆心,地中海区域为园面,在这之上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可以说,海盗的光芒是完全覆盖了地中海区域。
  
  可以想象,早年的海上战争远远不是现如今影视作品或策略游戏里的这样华丽。技术落后的战船,在苍茫的大海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在海上的战争,除了对面的敌人外,还要战胜阴晴不定的大海和变化多端的天气。有时候也许才出海就命陨大海,但也许运气不好的是对方。在罗得岛战役中,苏莱曼一世的胜利就是基于医院骑士团的大团长李尔·亚当的背运。基督教世界发出的海上援助就有由于天气原因才出海就全军覆没,正为奥斯曼帝国的胜利助推了一把,终使苏莱曼一世实现了即位后的两大心愿。
  
  海盗就是生活在海上的群体,他们整日都在面对这样的状况。这并不有趣,暂且不看海盗作恶的一面,在这个行业刚兴起时,如果不是生活极端苦困,又如何会去做这样一件危险、不知命数的事。可以理解慢慢地随着海盗的人数增多、活动"rest":"频繁,就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健全的产业。在这个产业里,真正的海盗变成了较小的一部分,也开始赋予“浴场”这个词汇一个新的含义。俘虏成为奴隶,体力好的做划桨手,船只的损耗加大也使造船匠的需求增加。<br />  <br />  海盗的产业化倒是一个非常有趣又值得探讨的话题,可惜作者只是稍有一提。讲到俘虏的信仰问题,很有意思。如果被俘虏的基督教徒愿意改信伊斯兰教,则可改变身份。而海盗们就会尽力隐瞒这点,并不希望较弱的俘虏改变信仰。当然,在“浴场”里也有坚定自己信仰决不改变的人。拯救骑士团的彼得·诺拉斯科的故事让人感动,一生坚持拯救行动38年,使数千可怜人重获自由。哪怕仅是坚持一件事这样长久就即为不易,而拯救的行动也并不安全,诺拉斯科毫无疑问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这也可以说,是信仰的力量使他在这一路一直走下去。<br />  <br />  综合评价这本书,通篇并不流畅,有种拼凑感,不仅仅是翻译略显凌乱,全书的篇章结构阅读起来也是比较费力的。作者意图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地中海的海上战争和盘托出,但在引用史料时又略为刻板。如果想作为了解欧洲历史的趣味读物,并不十分推荐。而要作一本严肃的历史读物,又不那么严谨,这使这本书的定位变得很尴尬。"

喜欢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全集)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