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给理想一点时间 | |||
给理想一点时间 |
《凤凰网博报年度文选2011:给理想一点时间》:两岸三地精英齐放声,凤凰网年度最有影响力文字。
凤凰网的博客,自辟蹊径,叫做“博报”,slogan是“博采众家之言,报闻公民心声”,以强调自身的媒体属性与内容品质。自创建来,凤凰网博报紧紧关注中国的当下,始终坚持风骨,尽力担当,胸怀温度,流露着真挚性情。
无论自称凤凰,还是被命名为其他的鸟类,我们都乐为中国的进步而欢鸣、飞翔!
——刘爽(凤凰新媒体CEO)
满纸风骨,一腔热情。同愿中国慢慢走。
——薛蛮子
你说中国,我说中国,七嘴八舌多说说,中国的事才好办。
——张鸣
对于太急的事,必须让他慢下来,但对于那些太慢的事,或许必须着急点。
这本书是我们对缓急之间的思索。
——张铁志
虚拟世界中,无数博客不断地流动更新。一觉醒来,你的纪事、你的述评、你的心灵感悟,已凝结为历史的一部分。历史其实是一张拼图,每个人描画出其中的一块;当众多博客拼接成画面,你将看到一个时代的侧影。人民书写历史的愿望得以实现,是因为这个时代有了互联网。
——章立凡
在媒体消费日益碎片化快餐化的时代,从传统媒体凤凰卫视衍生出的凤凰网,以博报这样提供深阅读的长博客媒体产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思想供应商的角色,超越海量快速的信息仓库模式,在理性建设性的基础上,洞察时代、关注内心、探索意义、传播价值,让神马不只是浮云作“开放社会的推动力,公民社会的催化剂”,成为凤凰网的使命,成为我们和博报作者们共同的使命。
——李亚(凤凰新媒体COO)
给理想一点时间
信力建: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刘方炜:从澡堂子说到官场
陈行之:政治正确与正确政治
张铁志:台湾如何走向公民社会
钟布:美国穷人的日子怎么过?
葛剑雄:中国人的信仰
乔志峰:我们都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
刘梦溪:北京越来越没文化了
宫铃:一场婚礼窥见两岸文化差异
黄创夏:蒋介石的“黄金内裤”
杨恒均:儿子进入这样的大学,我放心了!
张佳玮:富爹贵爹,能洗罪保命的才是好爹
方刚:为性革命正名
南香红:世界上最古老的婴孩,
许锡良: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害怕出错?
赵少康:台湾是骗子天堂
桥本隆则:不可小看的日本,
叶匡政:大陆应了解多元的蒋介石
张铁志:台湾的公民素质来自何处?
盐泽英一:日本记者的“红色之旅”
信力建:江湖风波
宋石男:爷爷之死
李银河:怎么评价潘金莲?
朱大可:慈母与荡妇女性偶像的黄昏
蒋友柏:不反省的公益
老愚:夜色深处有官人
唐辛子:日本产妇不“坐月子”
郑若麟:当“巴黎情结”缠绕中国富翁的心头
刘瑜:给理想一点时间
柴静:因为如果是我
十年砍柴:一个无良官府不配有良民
杨照:理解风险,对付风险
旮旯里坐的是总统
李剑芒:你坚持民主所需的假设吗?
邱立本:没有中产阶级没有新中国
加藤嘉一:刘志军的高铁遗产
一娴:美国是否有“两会”?
张五常:贫富分化与土地政策
王荣霖:日本大地震
田一枫:利比亚战争对中国的战略警示
蓝晨:旮旯里坐的是总统
黎明:“技术幸运”的许宗衡
丁征宇:纽约市长上班竟然坐地铁且无人让座
赵楚:南海争端不可意气用事
毒文:德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林泉忠:两岸对“亲日碑”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王冲:美国高官为何出门没有前呼后拥
茅于轼:限购让中国不声不响地迈向权力经济
潘石屹:一个无法比拟的伟大时代将要到来
邱震海:崛起期的中国应汲取德3教训
中国,请你慢些走
秦建中:《春天里》为何唱哭千万网民?
时寒冰:“中国制造”何以比国外贵?
闾丘露薇:我的新年愿望
盛大林:如何避免“统计为政绩服务”?
林楚方: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笑蜀:有自治秩序人心始不可操纵
洪巧俊:中毒“情绪感染”是最牛的雷言
魏英杰:“五杠少年”难以承受官本位之重
汪华斌:还要后代为我们的无知买单吗?
鄢烈山:中国能不能不要“城管”?
五岳散人:血统论回潮是危险信号
周虎城:封锁消息封锁不住人心
郑浩:“政府绝对正确”的年代已经过去
陈季冰:“红歌”唱出来的生意
童大焕:中国请你慢些走,等一等你的人民
吴祚来:良知的力量,国家的希望
石述思:王漾进行的是一场必输的战斗
吴晨光: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一封公开信
刘方炜:我们都是“霍小丽”
刘瑜:不知道与宁可不知道
张鸣:被塞了一嘴糖的巡视组
叶檀:“特供”造就地沟油
【附录一】从改变自己做起——“名博校园行”之对话闾丘露薇、笑蜀
【附录二】凤凰网博报博文排行榜
【附录三】凤凰网博报浏览最多的博客
【跋】一些人,那些事
给理想一点时间
这是艰难转型的时代,也必然成了纠结的时代。
孔子言:士志于道。自古中国之士,便以进谏为天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企图以“道统”驯服“治统”。中华文化传统虽注重生命而鼓励人不惜苟活,却不乏社会良心与勇气之士“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尽管文化屡遭革命,在进取与退隐的双重心理矛盾间,文以载道、学优而仕的传统没有殆尽,那份明道救世的使命感没有泯灭。而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艰难演进所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中产阶级崛起、社会思想解放,特别是网络传播技术打破了言论的垄断后,康德所述“有勇气在一切公共事物上运用理性”的启蒙精神,在现代“公知”乃至“公民”身上越发闪耀。“杜鹃啼血犹哀鸣,不信东风唤不回”,即使爱之深而恨之切,却不曾绝望,在无路可退的山崖上发出锵锵之音。
在不危及社会稳定基础上的理性的、制度化、合法化的政治批判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保障。言论一致性将压制社会的个性、创造性,没有人能永远正确,只有自由讨论才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理,鼓励人们参与公共事务,使人民变得不再冷漠、自私,促进社会道德提升与重建。民主培育人民的公共精神与爱国情操,促进人民积极、进取、奋斗的民族性格,才能带来更根本的社会稳定与长久发展;政府的权威来自公民的同意,建立在民主的正当性基础上的权力,才能在面临社会转型期无可避免的矛盾冲突中获得大多数民众的理解支持。
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前夕,凤凰网主办了“转型时期的媒体变革”三亚峰会。我在致辞中提出:“在数字传播技术革命、中国市场化改革、全球化经济民主进程三股主要力量冲击下,传媒行业与这个时代一起经历着剧变,传统媒体尚未充分自由发展,却发现自己的的权威性已在瓦解。以环境监视、议程设置、身份发展、娱乐消遣为核心的传统媒体功能,面对公民新闻的崛起,被迫从信息与观点的发布者转型为社会多元意见的平衡者与对话组织者。”随后不久,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流行,赋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而在媒体消费日益碎片化快餐化的时代,从传统媒体凤凰卫视衍生出的凤凰网,以博报这样提供深阅读的长博客媒体产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思想供应商的角色,超越海量快速的信息仓库模式,在理性建设性的基础上,洞察时代、关注内心、探索意义、传播价值,让神马不只是浮云。作“开放社会的推动力,公民社会的催化剂”,成为凤凰网的使命,成为我们和博报作者们共同的使命。
2011年10月,凤凰网博报之“名博校园行”系列活动,我亲身参与主持了闾丘露薇与笑蜀在中山大学的对话“青年与时代”,一起追问“青年在这个时代遭遇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权力与利益的勾结,法律及自由发展机会平等的缺失,上行遇阻,社会板结,朝向出生决定论或阶级社会的堕落危险,这一切让青年人感受到严重的无力感、无助感、挫败感。在“站无虚席”的讲堂里,闾丘与笑蜀面对大学生们真诚对话:如何从自身寻求明亮和温暖来影响世界,努力让社会转轨在坚守理想与理性包容的条件下进行。
辛亥革命的第一百个年头里,没有任何文字比得上温州动车事故引发的感叹更能代表人们内心深处的呼唤,每次读到,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中国啊,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
辛亥已经百年,同志仍在努力。价值,无论是源自千年来历经风雨而犹存的中华儒释道传统,还是百年前谭梁孙胡陈等舶来的理性自由平等民主宪政,不仅需要众心向往,不仅需要推动变革的勇气与行动,更紧要的,是内化为每个个体行为的指南,在阅读者与写作者各自的日常生活中,日日践行。 理想需要多少时间?距离“五四”百年还有七年,一个无比伟大的时代是否终将到来?
一些人,那些事——凤凰博报的昔与今
邹 明
2007年,一部美国电视片《越狱》在中国网络上流传。
这年底,一部真人版的“越狱”在上演。
2007年11月,寒冷的冬日,离北京十三陵不远的山村脚下,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被关在铁门院子中,他们每天开始写“越狱日记”。
当年十月,凤凰网管理层作出决定,组织技术突击队,独立开发凤凰博客系统平台。在此之前,博客已在中国大行其道,我们也先后引进外来平台,进行运营,但全告失败。这项决定,可以说是最后一搏。
2008年1月1日,元旦,凤凰网的一队人马,彻夜末眠,凤凰博报正式上线,我们欢笑着,迎接2008年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在北京著名的簋街,早晨六点,我们二十多个男女,吃了新年第一顿涮羊肉。
至今,无论是在凤凰的,还是离开的,回忆那个时期,满眼含泪,那是人生最难忘记的时候。
互联网产品,关键在定位和运营。
凤凰博报,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在强敌如林的博客竞争对手面前,独竖一帜。我们已是白纸一张,正好写字。
凤凰博报,媒体气质,这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准确把握了海内外华人圈知识精英的脉博,每天以上万的增长速度,快速在业界确立知识英精平台地位,用半年时间,站稳脚跟,让同业惊奇并受到追捧。
普世价值之争,我们连续组织博文,观点鲜明,让传统媒体同行自叹不如,赢得南方报系同仁的尊敬。
我们第一个开拓海外博客市场,建立业界首个台湾博客专区,两岸之间形成一个独特的沟通交流平台。
通过台湾博客平台,广泛建立台湾的人脉关系,并成功运作了《大陆网民对话马英九》。2008年底,《南方周末》向媒体致敬评选,凤凰网为此独获殊荣。
《你周刊》是我们独立策划的博客专栏,《最后的界碑》《嫁给中国的女人——吴仪》、《废墟上的中国老人——温家宝》、《大考——雪灾》等等一系列博客专栏策划,其选题独特,博主根据我们的策划,提供高质量的文章,这些策划与操作,不输传统媒体,让同行惊叹。
之后,我们推出人在香港、人在日本、人在欧洲、人在美国等海外博客专区,佛教博客、财经博客、军事博客、娱乐博客等专业博客也纷纷成立。
博客访谈一直坚持到现在,海内外著名博客人物接受专访,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台湾政治明星邱毅都走进我们的演播室。《名博沙龙》直面社会现象,期期精彩。
我们成功运作与传统媒体互动,中国三十多家主流媒体采用凤凰博报文章,我们的品牌如日中天。
到了2011年,“青年中国说——凤凰名博校园行”是我们今年打出的另一个品牌,闾丘露薇、笑蜀、加藤嘉一、熊培云、杨恒均等知名博主随我们走入校园,从对外经贸大学到中国政法大学,从华南理工到中山大学,每期都有引爆点,每期都有火花碰撞,硬是在热闹的微博时代拉出了博客的大旗。
人们说,凤凰博报很精彩,这是因为很多精英们在这个平台上的精彩演出和奉献,成就了今天的凤凰博报。没有你们,我们将难以生存,暗淡无光。
特别令我们自豪和欣慰的是,凤凰博报还使一批无名博主成为光彩耀人的今日之星。
台湾媒体人宫铃,以胡同台妹之名,被誉为中国互联网走得最远的台湾人,成为今天跨越两岸的著名作家。
日本留学生加藤嘉一,在北大上学时开始在凤凰博报撰写博文,已成为今天深受年轻人追捧的青年学者。
陆琪,以一篇《办公室的潜规则》博文名声鹊起,并为我们编辑所看中,在我们积极鼓动和策划下,推出第一本书《潜伏在办公室》,现在他已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
台湾作家廖信忠以《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红遍大江南北,而此前他只是凤凰博报上被我们拉来的默默无闻的台湾写手。
还有很多很多值得骄傲的博主……
可以说,在凤凰博报这个平台上,你可找到今天活跃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所有知识精英们,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这不只是一个知识宝库,还是我们博主的精神家园。
当年的最后一博,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感谢出版社和我们的编辑独具慧眼,在2011年底推出这本书,即是纪念也是怀念。
特别感谢我多年的朋友,凤凰新媒体负责技术的副总裁吴华鹏先生,2007年的重要决策之后,他亲自挂帅,亲力亲为。
怀念并感谢从2006年底开始为这个平台而奋战的凤凰斗士,一批又一批人为此奉献出美丽年华,尽管很多人的背影或已远去,这里还是深深怀念并感谢,他们是周磊、赵雯、杨明、吴德强、张健男、王敏、宫铃、刘丹、王姝蕲、李小鸣……
凤凰博报,一批新人接手与成长。
精彩还在继续。
(作者为凤凰新媒体副总裁)
版权页:
信力建: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要看唐代的中国,就去日本。那里有唐代的建筑和歌舞,甚至日本天皇登基也是按照唐代礼仪。要看明代的中国,就去韩国。那里保存了明代的礼乐制度,据说曲阜孔庙曾派专人赴韩国学习中国早已失传的“文庙祭礼乐”。要看民国时的中国,就去台湾。那里保存着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在大陆却无法看到真正的传统文化,大陆的文化,只是一个“四不象”。
对于西方文明,中国大陆只是吸收了浅层次的、表面的物质文明,而不是精神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大陆早已革了它的命,“弃之如敝屣”。这造就了一个结果:今天中国虽然在“硬件”上已经开始“超英赶美”,各种超级工程震惊外邦,而在精神上却日益走向病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人们的普遍感受。文革对中国传统的打击的确是毁灭性的。很多人都清楚的记得,文革时期儿女告发父母,学生告发老师,朋友告发朋友,邻居告发邻居,夫妻相互告发的悲惨情景。
六十多年来,台湾与大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1949年,两岸分治。国学在大陆成了“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变成需要破除的对象,继承了孔孟之道的人,也都变成应该被扫荡的“牛鬼蛇神”。台湾则刚好相反。国民党一败退到台湾,就开始清除日本殖民主义的影响,致力于全面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当大陆进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蒋介石却在台湾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亲自担任总会长,全力推动文化复兴。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台湾。
台湾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经典。1949年以来。台湾学校一直延续“国文”的称谓,使用沿用几千年的繁体字。在小学阶段,台湾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古文训练,以国文、历史和传统文化课程为主。在高中阶段,文科的必修课程有三种:《高中国文》、《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前两种是语文基础知识,以及经史子集的基本介绍,《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则完全是“四书”内容。《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已在2008年被中国大陆引进出版,更名为《国学基本教材》。2010年9月7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又通过了新的“国文科新课程”纲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文化经典内容所占的比重:高中三年文言文所占比重由原来的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四十五、百分之五十提升至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六十,篇数酌定三十篇,文章皆出自《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老子》、《诗经》、《春秋左氏传》、《礼记》等经典,另外增补“国学常识”为选修课。
更多散文图书请访问:http://www.reader8.com/book/sanwen/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网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om/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