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绿皮火车 [平装](周云蓬作品) | |||
绿皮火车 [平装](周云蓬作品) |
《绿皮火车》编辑推荐:民谣歌手《独唱团》开篇作者,散文随笔首次集结,柴静作序。杂文里有常人笔下没有的细节、笔法和宽容,周云蓬是明眼人。《绿皮火车》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这本书里大多是他到处乱跑的记录:翻跟头的手风琴者,大熊一样的胡德夭的手,一玻璃杯黄金一样的阳光,香港的两只牛蛙像老头一样咳嗽着聊天,海南每棵植物下各自"噼噼啪啪"的雨,一个人的春节——腊肉白米饭老熟的陈香。
——紫静
周云蓬一直活得自在、自然、自得,不仅弹唱、行游、衣食无忧,而且还写诗、上微博、和我比赛背《诗经》、泡皮肤和性情都极好的绿妖姑娘和其他姑娘,我曾经高度怀疑他是不是装着看不见,以此回避世间真正的黑暗,以此不事生产追随本心,以此用触觉和听觉而不是视觉来感知妇女,直到我仔细看他的杂文。周云蓬的杂文里有常人笔下没有的细节、笔法和宽容,周云蓬是明眼人。
——冯唐
周云蓬的散杂文比他的音乐要好,周云蓬的心智比我健康、他幽默、乐呵的人生今天仍不为人们所知,他的《中国孩子》顶过中国一箩筐的摇滚乐,这个爱姑娘、爱在路上逛荡、爱吹牛还算数的瞎子比现今中国所谓的很多公知靠谱多了。
——左小祖咒
我也想学别人喊他一声"老周",虽然还没见过面。素来欣赏以命撞墙的秉性,他又是这群中最不退避的一个,这撞击让他透了亮,有了痛感、于是有文字、有诗歌,有旋律,有新书,有洞见。
——王小妮
周云蓬,新世纪的候鸟歌手,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边。9岁失明,学会了弹琴、写诗,云游四方,靠手艺吃饭,为普通人献艺。出版有诗文集《春天责备》(2010),发行唱片有《沉默如谜的呼吸》(2003)、《中国孩予》(2007)、《牛羊下山》(2010),2009年策划民谣合辑《红色推土机》,销售所得用于帮助贫困盲童。2011年,获得人民文学奖“诗歌奖”:同年,凭借专辑《牛羊下山》,获得华语传媒音乐大奖“最佳民谣艺人”奖项。
绿皮火车
盲人影院
北京三次
北极光
一、路
北京之胜利逃亡
文艺常州
请到天涯海角来
太平山上听香港
梦忆三峡
似曾相识的什么州
耳闻阿维尼翁艺术节之一
耳闻阿维尼翁艺术节之二
这里黎明静悄悄
阿维尼翁的一天
日复一日的法国闷生活
为什么一个小城要那么多的教堂
途穷幕落阿维尼翁
死之静美
新疆西游记
台湾牛
跟寒流赛跑
刹车计划
时间的标记
喧哗与骚动
岁末一日
命运中的上海
那些租来的房子
跑得那么快去哪儿
跟着古人去旅行
青春疗养院
世界尽头是北京
鱼相忘于江湖
幻觉支撑我们活下去
山鬼
空水杯
二、歌
吉他的故事
卖唱者言
第一次出国看演出
马不停蹄的音乐节
永远年轻,永远不听话
绝妙好词之一:关于梵高的两首经典民谣
绝妙好词之二:白银米店
绝妙好词之三:林生祥的《大地书房》
绝妙好词之四:左小祖咒的《恩惠》
微博,危博
矜持的狂欢
曾经很蓝调
江南梅雨愁煞人
上海滩唱上海歌
民谣救护车
香港“暗中作乐”
牛羊下山,亡羊补牢
我们就要唱方言
风吹雷劈音乐节
音乐路上的废弃驿站
孩子:寻找再度失踪的黑窑工
小王子
失业者
三、人
老罗的奋斗
只身打马过草原
首如飞蓬
大海在对我们说什么
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鲍勃·迪伦们
大时空中的小人性
诗人的节日
星星与命运
平凡的奇迹
“周云蓬年度好书格莱美”颁奖典礼
行走的山楂树
想念一条倒淌河
特立独行的汽笛
阿炳的一天
痴心不改,民营书店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周治平
错中动人的柏邦妮
暂别“南都”
《春天责备》台湾版自序
三个不普通的台湾声音
海水巨钟胡德夫
空谷有佳人
明明如月
新民谣急先锋小河
“野孩子”大河之上
评头论足乐评人
一个人过春节
我的爸爸
失踪的人
吹不散的烟
散场曲
柴静的序
1
我去采访周云蓬的时候,要进绍兴一个公园拍点外景,公园管理处的人看见我们的摄像机,连票都不卖了。穿蓝制服的大姐说:“公园今天维修。”我们说:“拍鸟,不拍人。”“那也不行。”一般人遇到这样的情况要么上火,要么低声下气求一下,老周站在边上,蔫蔫地问:“乌也修吗?”大姐被逼得只好说:“也修。”
我们手忙脚乱拿了介绍信,请示她的上级,当他们确认了我们只是拍摄“一个盲人歌手在绍兴的文化生活”后,放我们进去了,后面还有三五位很客气地跟着。
进了公园,周云蓬说:“领导是怕乌有怨,一进门,孔雀跪一地。“
后边跟着的人短促地笑了两声。
绿妖乐得眼睛弯弯,我问过她为什么跟云蓬在一起,她说:“王小波小说里写,一个母亲对女儿说,一辈子很长,要跟一个有趣的人在一起……”
“就为了这个吗?”
“有趣多难啊。”她说。
2
绍兴小街光净,桥上的青石头被磨得锃亮水滑,他和绿妖夹着手臂,不用盲杖,走得比谁都快。走过木店,他闻着刨花香,停下脚,让我们买几个新鲜的木陀螺。绍兴雨多,开着电暖气,围着暗红的光搓手哈气,桌上几个橘子,剥皮后又凉又沉又香。雨真冷,我说:“你一个北方人,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他觉得北京像汤,是水和火的结合体,老在加热,在锅里,咕噜噜,老汤,一百年,很浓,“能解饿,但就是不新鲜”。熬到后来,除了金刚一样的人,很多人都被煮成汤料了。
他说:“我老爱在半生不熟的时候蹦出来溜达。”
他说这是他的命,“人的一生往往围着一个动机转。音乐,也是第一句重要,有一个旋律动机的时候,这首歌的命运就注定了。”这个动机从他幼年开始,他妈带着他看眼睛,坐绿皮火车到处跑。“绝望是没有出路,一望一堵墙。不安是不知道看见什么,还有百分之五十。”
在去富阳的火车上,我们聊天,有人觉得盲人到这么多地方也看不到什么,他一笑:“现在过钱塘江了吧。”
边上的人都不知觉,“你怎么知道?”
“过桥的声音,比较空洞。”过了一会儿,他接着说,“人要被困住了,就想去新鲜的地方,每个地方的味儿都不一样,连鸡叫声都不一样,河南的鸡叫声就比西藏的暴躁些。”
这本书里大多是他到处乱跑的记录:翻跟头的手风琴者,大熊一样的胡德夫的手,一玻璃杯黄金一样的阳光,香港的两只牛蛙像老头一样咳嗽着聊天,海南每棵植物下各自“噼噼啪啪”的雨,一个人的春节——腊肉白米饭老熟的陈香。
就这么出出进进,停停走走,怕自己被砌在一种水泥模式里,“不管是自强不息式的意义,还是流浪在路上的意义,要是被绑架了,其实都是在表演,哪怕这个词多好听。”
“人嘛,害怕没拐杖。”我说。
“那也是一种绑架,我后来争取尽量不依赖某一个人或者某个地方。关键要看是不是诚实,如果内心的声音不是那样的,就别那样。”
3
他这种自我警觉性总是很强,用他的话说,“自由就是有权利不断地怀疑,或者有怀疑的可能性,怀疑就是自我更新。”
很多写诗唱歌的人不问俗事,老周关心世俗,他写崔健与罗大佑,也是写自己,“不愿意总被群体意愿附体……关键是谁也无法指认哪里才是自我的边界,并且……他们心很软,不会先锋到把时代远远地甩开。”
我们在绍兴的小店里吃芋艿,二十五块钱要了四个菜、三碗黄酒,白米饭随便加,他说:“这要是在北京,,饭店不是自己房子,租金贵,老板肯定说,这还了得,为什么不用地沟油?”
他写的都是这类的感受,没有以世界名著爱好者和业余思想家自居,面对公共性问题也是从个人出发,“有人伤害了你的朋友,或者伤害了你关心的人,你也觉得很疼痛,疼痛和幸福都扩大了。”
不过他一边写社会新闻,一边自我责问,觉得这种限时的紧张要求不从容,每周一期的专栏,有的时评写的时候看得出有点急,有锻字炼句的痕迹,一觉得勉强,他就把专栏又停了。
绍兴他家的房后,有条河,寒绿色,他坐在河边的石台上抱着吉他随手拨弄:“生活和弹琴一样,不能只紧,也不能只松,得这么松松紧紧地沤出来。”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他写父亲的那一篇,是一件事在心里沤了多少年,悲酸欢慨,滚热过,又放凉了,凝结在心,又从心里项出来的。
老周讲过一个故事,也许可以用来说一下文字的标准。他住圆明园时,一个艺术青年掉进了河里,一开始文质彬彬,冒出一个头,对岸上人招手:“能不能救一下?”
沉下去再浮上来的时候喊:“救一下。”
再浮上来的时候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救命啊!”
写文章得写到这个份儿上——不吐不快,没有苦吟,也不用琢磨,连修辞都是一种烦琐,诚实道出就是。
4
老周在这本书里写的多是别人,但从别人身上倒映出了自己。
当年老罗要给曾轶可录专辑,很多朋友都不赞成,老罗说他找了周云蓬来配乐,还租了最好的录音棚。大家笑“把他俩拉在一起……”,老罗一路说,边上的人一路哈哈哈,等他说到最后曾轶可不肯来,他们摆了一张空椅子在中间,照了张没有歌手的乐队大合影的时候,边上的人已经乐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有个哥们儿连喘带笑地说了一句“我早就告诉你……”老罗把小杯子往桌上一顿一推,拔腿走了,边上的人拽袖子没拽住,差点把碗筷都带到地上了。再怎么叫也不回来了。
后来谁也不提这事了。过了两年多,我才听老罗说:“那天我没回来,可不是因为生气。”
我看了他半天:“你……不会吧……”
“就是啊,眼睛通红,回来没法看。”他说,“跟好朋友说说委屈还不行吗?” 我这次看了老周在书里写这个事儿的过程,费了那么大劲,一句埋怨讥诮没有,到最后是老周建议大家照这张合影作为纪念的,“我们一起碰杯,感觉这个事没白做。在老罗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一腔血性,虽千万人吾往矣,敢于把自己置身于荒诞中,不怕丢失中年人最宝贵的面子的良好品德。”
我一边看一边自惭,看看人家老周。
那之后不久,有个导演想采访老周,我和老罗作陪。席间谈起中医,老周挺中医,老罗反中医,两人越谈声音越大,老周扶案而起,气得有点哆嗦,一股子黑沉沉的摧城拔寨的气。老罗也站起来了,也是一团黑,两人两只大动物一样咻咻地对峙着,堵得满肚子话说不出来。我们一边笑一边往开拉。绿妖推着老周先走了,老罗发了半天牢骚才算。
到了春节,老罗见了我,按捺不住:“我想给他发个短信……”又摸出手机给我看,“结果他先发了一个,‘可春节不好过,我们吵过架……’”——是老周自己唱过的歌词改的。
呵呵,男人这种动物,脸上能有这种扭捏的心潮澎湃,一个是跟姑娘说话的时候,一个是跟兄弟言归于好的时候。
几个月后两人见面,老罗正感着冒,带了一袋中药,对着老周装可爱:“为了你,我连中药都吃了。”老周说:“我先发那条短信,就是怕被你抢了先机。”
老周写“被老罗喜欢的人是比较有福的”,被老周喜欢的人也是。
5
我看老周在书里写尧十三,就找来听,他用贵州织金话唱《雨霖铃》——
我要说走嘞,之千里嘞烟雾波浪嘞/啊黑拔拔的天,
好大哦……拉们讲,是之样子嘞,离别是最难在嘞/更球
不要讲,现在是秋天嘞/我一哈酒醒来,我在哪点/杨柳
嘞岸边,风吹一个小月亮嘞……
想起我在台湾采访过一个1949年离家的老兵,问他:“你家里没房了,没人了,你为什么还这么想回去?”
他说:“人总是要有个窝的,小狗也一样,这个窝是个烂棉花也行,有它从小闻的味儿。”
中国人现在不管在哪儿,总像老周说的,有那种“身在外地”的感觉,是一种焦虑。像地下河一样,日夜都不停,焦虑都不自知。
民谣里头有这个千百年来的味儿,张俭、玮玮、小河、李志、马木尔……口昌的都是自己的窝,人要没有这几根沾土的草茎连着,活着活着就干枯了。
“啊,黑拔拔的天,好大哦”,就这几个字,这么一个调,从古到今的苦乐哀愁在里头,但人听了能有一个宽解,就是老周说的“人不是完全活在当下,你有很多延伸在古代里面,也伸在未来,是一个纵深的、完整的人”。
人活着,情动于衷,嗟叹不足,歌之咏之,只要槐花还开,杨柳还摆,风还吹着小月亮,民谣就还在,它会自己长,带着腥味儿从硬土里拱出来,白天黑夜,种子被鸟带走,被风吹来,带着青湿之气,它自己要找出路,绳子捆不住,石头压不了,把水泥地淹了,钻过篱笆,在水边暗暗会合,蔓得千枝万枝。
它不与什么对抗,它就是要按它的一股子天性自在地长。
在绍兴他写字的窗子底下,周云蓬指给我看过,小木窄门里头那个老太太用电子琴伴奏Ⅱ昌革命歌,气壮山河,日夜不息。他写:“我起初放雷鬼、死亡金属,加以对抗,都不管用。后来想起邓丽君,找了一张邓丽君全集。”
一腔自顾自的柔情,把火红焦亮的东西都渗透了,浇得没声了。
6
有天我在《收获》上看了史铁生写给王朔的信,觉得写得实在好,非跟谁分享一下不可,就突兀地发给周云蓬让他看。
史铁生和王朔谈的是信仰,这种事最难谈,人人各有经验,我非要说我天眼开了,你也否认不了我的经验。这种个人看法旁人很难置喙。但史铁生的信写得又平实,又幽默,又痛快,他说自己很多事也没想明白,但人和人谈话,不是比高低。他反对绝对武断,“行嘞,听我的,这事儿我就给你办了”,因为让人不明白的事儿最容易抓人,承诺你一个真理、一个终点,挺容易让人入迷,跟着就走了,可却不能多问,“听我的不得了,老这么问东问西的,咱这事可就瞎了。”
他说:“这里头最容易孕育一种霸道。”
史铁生觉得“但凡全能的或者宣称全能的,我都听着邪乎”,他觉得没有一条路是有终点的,只能是这么走,碰到什么拆解什么。
我是觉得周云蓬在这点上和史铁生挺像——诚实。我想了想,诚实是什么?诚实就是精神上的一贯性,不相信什么突变和顿悟,对别人手拿把攥的东西,总要有一点疑问。’他跟我说过:“要像划船一样,自己有个舵,不要逆流而上,那也是一种做作。但是允许个人把舵左偏偏,右偏偏,船为什么要有这么个东西,因为个人有一方向,人要有一点调整。”
所以他在“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之后加了那句“永远不听话”。不相信谁定的方向,只愿意见招拆招,这样才不会被什么绑架,包括自我。
我们采访结束告别的时候,很多人一起吃饭,大家忍不住夸一下“老周是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他比我们明眼人看得还清楚”。
周云蓬听了一会儿,朗诵了一句“请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吧”。
众人哄笑而散。
版权页:
永远年轻,永远不听话
2011年4月8日,我去“上海大舞台”看鲍勃·迪伦(Bob Dylan)中国巡演。仿佛是上天为他安排的出席仪仗,离体育馆三百米,路边就有一个卖唱歌手,在吹着口琴唱歌。再行百步,第二个卖唱歌手正在低头调弦,马上就要开唱。快到门前,第三个卖唱摊出现,并且有自己的宣传口号:向鲍勃·迪伦致敬!流浪歌手某某街头演唱会,手机号、QQ号。
坐在座位上,听到后面的观众嘱咐自己的孩子:“今天演出的老爷爷,你这辈子大概只能见一次,一定要好好看。”全场熄灯,乐队上场,大家欢呼还未结束,第一首歌的前奏已响起,老迪伦的声音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我真是难以想象,七十多岁的人能在舞台上这样“嗷嗷”地唱歌。我们常见的七十岁老人,都是在公园里,像落日一样庄严又平静地唱着《夕阳红》。歌曲几乎是一首连着一首。第二个高潮是鲍勃·迪伦开始吹口琴solo的时候。那是他的招牌范儿。其实他的solo跟我们万晓利的水平很接近,就是执拗地在几个高音上来回挣扎,突破乐队的和声,又颓然地倒下去。至于他的歌,我跟在北京的先行者的观众们意见一样,都不甚了了。
就感觉他把当年的一些旋律肢解成欢乐或愤怒的口白。整个乐队的表现,也就是中等偏上。有一首歌,开始的时候,贝司跑音了,鼓手没有等他,直接进入前奏。贝司是在前奏的摸索中把音又调回原位。按照我苛刻的要求,作为世界一流的乐队,这个错误是不应该犯的。
整个演出的氛围更像一个不经意的酒吧现场。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曲目的安排,都找不到我们所理解的上万人的大演出的严谨结构。但也可以理解,这正是鲍勃·迪伦我行我素的风格。每一次前奏响起,大家都盼望着,是《答案在风中飘扬》吧,是《敲开天堂的大门》吧,都张开了嘴准备大合唱,然而,又是一个陌生的旋律。从这个角度理解,鲍勃·迪伦的确是一个终身叛逆的歌手。他从一个阵营叛逆到另一个阵营,叛逆自己的反战标签,叛逆自己的木吉他。当然,他也会叛逆那些被经典化、偶像化的旋律,如《答案在风中飘扬》等。我想,他在中国的舞台上诚实地呈现了他本真的面目。
高潮在最后还是出现了。倒数第三首歌,乐队磨合得更加自如,乐手好像也放开了手脚,整个音乐趋于华丽飞扬,调音似乎也比前半场好了很多。经过一个小小的返场,《像一块滚石》在上海滩真实地响起。它的和声套路丝毫没有变,所以一听前奏,我就空前绝后地找了一首自己熟悉的歌。那些资深的迪伦迷,或者英语娴熟的人,听几句就知道这是他经典的歌曲,全场开始部分地沸腾。另一些人还在艰难地判断、取舍:这到底是哪一首?当最后他唱“Like a rolling stone”时,整个一个多小时的万人大合唱的期待得到了解放。
最后一首,是《永远年轻》,一首关于光辉的嬉皮士运动的落幕之歌,带有一种燃烧后的灰烬的温暖和怅惘。迪伦也很动情地反复唱了好多遍“Forever young”,这让我想起了凯鲁亚克的那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但我还想补充一句:永远不听话。
编辑推荐: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