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西花厅岁月: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37年

2010-04-07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9708648/9787509708644 ·条形码:9787509708644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西花厅岁月: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37年 去商家看看
西花厅岁月: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37年 去商家看看

 西花厅岁月: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37年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9708648/9787509708644
·条形码:978750970864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风云人物系列

内容简介 《西花厅岁月: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37年》中没有“猎奇”和“揭秘”,打动人的是故事的平凡和亲切,从容和真实。该书作者赵炜曾在周恩来和邓颖超身边工作了37年,书中,她回忆了当年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也以细腻的情感回忆了她和周恩来、邓颖超在一起度过的美好的日子。看过这本书的人无不为周恩来、邓颖超的精神所感动,很多读者看后都感慨:“领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亲情友情,普通人的烦恼和心焦,这样的领袖少了仙气,却多了人民的爱戴。”
作者简介 赵炜,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生于辽宁省新民县,1951年参军,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机要干部学校,后转业到国务院机要处。 1955年起调至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先后任干事、秘书;1965年任邓颖超秘书。1983年任中央对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是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顾问及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顾问。
编辑推荐 《西花厅岁月: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37年》为风云人物系列之一。
目录
第一章
三次偶然的选择
意想不到的调动
走进西花厅
第一次见到周总理
周总理参加我们的婚礼
进入周总理办公室
“你走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

第二章
直接为周总理服务
周总理日常的工作生活
西花厅的党支部
难忘的几件事
周总理的保险柜与红电话
周总理和邓大姐的感情
周总理严待自己和家属
周总理对我家的关心
同周总理的三次照相

第三章
调到邓大姐身边
走进邓大姐的生活
听邓大姐讲那过去的事情
邓大姐和周总理的婚姻
我和恩来都是幸存者
我们也曾有过两个孩子
邓大姐保下了我的女儿
我认识了“李知凡太太”
周总理的两个干女儿

第四章
重回总理值班室
在红卫兵大串联的日子
一个阴霾密布的冬天
我们给总理贴了大字报
寻找伍豪事件的真相
“我哪儿也不去,就住在这里”
“我的电话号码没有变”
对宋庆龄、何香凝和郭沫若的爱护
周总理对贺龙的感情
周总理与陈毅的交往
“九一三”前后的周总理

第五章
周总理病重了
周总理亲自向我交代后事
提前得知了周总理病危的消息
周总理让我去医院
周总理生命的最后日子
巨星殒落
同周总理告别的时刻
寻找撤骨灰的合适地点
最后的送别

第六章
邓大姐召集我们开会
一件特殊的小棉袄
难忘的1976,从清明到金秋
当总理的夫人很难
邓大姐称我是八大员
邓大姐对我父亲说:我占有了你的女儿
邓大姐的遗嘱
邓大姐与“午间半小时”
晚年病中的邓大姐
最后的送别
……
文摘 第一章
三次偶然的选择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最高层领导人物,周恩来的名字在解放之初就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妇孺皆知。然而,对于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居住的中南海则是块谜一般的圣地,那里的绿荫,那里的砖房,在高大红围墙的掩映和威武警卫的守卫下都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52年前,沈阳市第七女子中学的一名叫赵炜的普通女学生从未曾想到过,她在求学和从业中一个接一个的偶然选择,会把自己推进了中南海;而后,又是一个谦让般的选择,最终把自己送进了西花厅。在这幢古朴秀丽的大院里,她一待就是37年,她生平的工作和中国革命史上一对功名卓著的伟人夫妇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穿上军装当兵,对我来说,是第一个偶然。我在沈阳市第七女子中学读初中的时候,正赶上抗美援朝征兵的高潮,那时候,每个学校都有规定的征兵名额,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求必须完成任务。虽然每次征兵我都报名,但学校从全面考虑没有让我走。到了我毕业那年,就是最后一批征兵了,当时我们学校分配到10个名额。这次征兵我也报名了,但学校确定的名单依然没有我。因为此时学校已经把我和另一个同学分配到师范学校继续读书,想培养我以后当教师。不过因为我挺想当兵,在放假前也向学校领导表示过:什么时候需要我就随时通知。
放了暑假,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因为要等在沈阳第六中学读书的弟弟,行程就比别人晚了一天。第二天我正准备下午回家,忽然班主任老师通知我先不要走,说是有两位同学家里不同意他们去当兵,把人藏起来了。而学校当兵的同学明天就要出发,现在大多数同学都已经离校了,只能让我和另一位同学去补缺额。我当时在学校算是一名听话的好学生,再加上家里困难一直都是靠奖学金读书,所以听老师一说让自己当兵也没讲任何条件,反而心里还有点说不出的骄傲。中午,我跑到弟弟的学校告诉他我决定去当兵,让他回家说一声,第二天就穿上军装入伍了。
因为我当兵没和家里打招呼,我父母一直都不同意,母亲后来还被父亲逼着到过部队驻地劝我回家。我当然不愿意回去,领导也让母亲在部队参观。看到我在部队生活得挺好,母亲很放心地回家了,倒是我那倔犟的父亲气得不得了,他来信说:“把你供到初中毕业,你自己有主意了,不要家了,那好,咱们脱离父女关系。”说过这话,父亲的气一直不消,有好几年都不理我,连我寄回的家信他也不看,有时一把火就烧了。但我却不管这些,每月照样给家写信,照样寄上几块钱,也照样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