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专业指导 >

公务员职业成“最苦金饭碗” 为何仍令人向往

2016-01-04 
公务员职业成“最苦金饭碗” 为何仍令人向往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具体职位表公布。据报道,虽然2016年招录公

 公务员职业成“最苦金饭碗” 为何仍令人向往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具体职位表公布。据报道,虽然2016年招录公告已经表示“岗位将向基层倾斜”,但职位表上一半岗位都加了“常年出差”、“职位需要晚上值班”等条件限制,令众多考生叫苦不迭。一年一度的省考又来了,尽管今年公务员招考被人冠以“最苦金饭碗”,放眼望去,满眼令人望而生畏的“苦差”,却仍然无法抵挡百万大军赶考的“繁华”。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公布的公务员招录条件更加具体,比如“要经常加夜班”、“常年出差”等等。应该说,明确岗位细则是公务员招录政策的进步,但据此认为这次招录“史上最苦”则显得过于矫情。
  每年这时,无论网民、媒体,还是社会,对公务员招考都表现出一种集体性忧虑。喜忧参半,心情复杂。似乎考上了公务员,意味着“高官厚禄”,也可能意味着机会的开始。
  这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实际上是对公务员角色的“异化”。事实上,国家公务人员是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动力,每一个公务员都是这台机器上的“零件”,同样重要,或同样普通。
  但是,长久以来,这个原本普通的“零件”被隐形的福利、特权、地位附体,甚至发生“变异”,不仅向社会传递一种负面意识,也在运转中产生了负能量,掩盖了“公务员也要加班,也要忘我工作”的真实。
  之所以今年大家感到“史上最苦”,就是因为大多数年轻人长久以来并不太了解这份工作同样要“值夜班”、“节假日不能休息”,过分迷恋公务员工作的工资、待遇和保障。而在自我实现上,又过分迷恋这种所谓的“精英”意识。
  即便再苦,公务员报考仍然趋之若鹜,甚至屡考屡败,屡败屡考。可见,这饭碗还是金的,大众的心理判断根本上没有改变,或者说,公权依附公务人员的本质没有改变,这是需要警示的,也是需要改革的。
  不难想象,一旦社会精英都流向公共服务部门,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不良的信号:要么是制度设计出了问题,权力戾气太重;要么是社会风气出了问题,公民意识太差;抑或个人价值观出了问题,奉献意识太缺。
  从长远看,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公共监督意识的觉醒,新媒体时代麦克风效应的扩大,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未来的公务员们“不再好混了”,公务员的“文职仆人”性质必然会得到强化。公务员只是普通的职业,享有普通的权利分配和个人分配,拥有普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需要“夜阑卧听风吹雨”的百姓情怀。以前的那些所谓“显赫和荣耀”,必须“归依”到普通人的行业,并为普通人服务的正道上来,不再是人人批评,又人人向往之的尴尬职业。当然,这需要依靠社会改革来实现。
  “趋于普通”、“向基层倾斜”、“脚踏实地”这些招考要求已初见端倪,今天立志报考公务员的年轻人们尤其应该明白这一点。只有社会人力资本调节有序健康,畸形的公务员热方能回归正常。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