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专业指导 >

潮涨潮落,公务员考试招录回归“新常态”

2015-12-02 
潮涨潮落,公务员考试招录回归“新常态”11月29日兰州一考点“国考”结束  2016年度中

潮涨潮落,公务员考试招录回归“新常态”

国考结束

 11月29日兰州一考点“国考”结束

 

  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下称“国考”)结束,3.6万余人竞逐16家中央驻甘单位的760个工作岗位。

  此前,基于近五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例下降的态势,舆论将2016年度“国考”称为“最好国考年”。但是,全国199.8万人报名“国考”仍然是个庞大的数字,如果再加上省级公务员招考,相信这个数字还会有大幅上升的空间。

  公务员招考成为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最佳路径似乎并未根本扭转,但其心态则正在悄然嬗变。

 

  矢志“国考”

  隔着并不宽敞的五泉路,兰州旅游专业中等学校与五泉肉菜市场相对而望,因是早市,让五泉路的每个上午都是人声鼎沸。

  11月29日,五泉路一下子安静下来,巡逻的警车、教育机构的宣传展板取代了前一天占据路旁的菜摊,成为这里并不常见的一道风景。兰州旅游专业中等学校是2016年度“国考”甘肃考区考点之一,因为“国考”,这里喧嚣不再。

  上午11时许,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笔试结束,校门打开,考生蜂拥而出。李启亮夹在人群中,面色凝重、步履匆匆,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上公务员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们全家的期待。”李启亮大学毕业已经两年了,他从来没有想过去找一份工作,全家都支持他考公务员。

  李启亮从兰州一所财经类大学毕业后,就回到老家陇南的一座县城里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公务员考试复习。李启亮说过去的两年,他就像又回到了高考冲刺的阶段,每天的学习任务安排得很紧凑,基本谢绝了一切社交活动,就为了实现自己的公务员梦想。

  这个公务员梦想的种子,李启亮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埋下。李启亮家是个大家族,但从爷爷辈到叔叔辈,没有一个人能够靠读书离开土地。一位亲房堂叔1990年考入市里的一所师范学校,当上了老师,一步一步,进而成为学区校长,再到进入县上工作,成了父辈眼里唯一一个“有出息的人”。李启亮慢慢发现,村里人再见到这位堂叔时,都表现得分外热情了。逢年过节,李启亮的父亲就会打发他去县城看望这位堂叔。

  父亲曾经鼓励他,“将来能像你堂叔一样,我就知足了。”父亲的嘱托一直伴随着他上了大学,但大学毕业后,李启亮发现工作真的不好找,而且没有哪一份工作会让自己有一种安全感,他决心考公务员。

  但是这个梦想对李启亮来说并不容易。2014年,他第一次参加“国考”,当时的现场让他一度想起了四年前参加高考的情景。

  成绩出来了,结果没有想象中的好,李启亮说:“第一次参加‘国考’,经验不足,时间紧张,最后的答题几乎就是为了填满试卷。”

  第一次失利,没有让他泄气,反而激起了李启亮的斗志。

  2016年度“国考”开始后,李启亮报考了此次招录“大户”国税系统。但作为此次招录“大户”的省国税局已有1.2万人报名合格,意味着竞争也将分外惨烈。而金塔县国家税务局一职位计划招录5人,报名合格的考生已逾500多人。

  距离“国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李启亮就来到了兰州,借住在朋友的出租屋里,报名参加了“国考”冲刺班,每天6时许就出门,去曾经就读的大学图书馆自修室里抢座位,直到晚上图书馆关门,他才头顶星星回到出租屋。

  《行政能力测验》考完后,李启亮感觉还不错,他去附近的餐馆吃了一碗牛肉面,就找了个僻静的小区躲到角落里埋头复习下午的《申论》。

 

  一个公务员的自白

  李启亮埋头备战《申论》的这段时间,如果是工作日,黄韵玲一般会选择在办公室上网浏览购物网站或者听歌曲来打发这无聊的冬日午休时间。

  2012年“国考”,黄韵玲从137∶1的录取比率中突围而出,得到了这份国家直属单位的工作岗位。黄韵玲报考的是兰州市一级直属单位,上班一年后,借调到省一级直属单位,她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全省14个市州直属单位的信息汇集到省局,然后再整理分类上报到国家总局。

  2012年6月,黄韵玲从一所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如果遵照父母的意愿,她将女承父业,成为一家国有公司的职员。“公司的考试也通过了,但是入职的新人必须要离开兰州去省内其他市州工作几年,等有机会才能调到兰州来,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如果在市州工作几年,一不小心嫁了人,我父母将来都没人照顾。”黄韵玲说。除此之外,黄韵玲从小就觉得父亲在公司上班太辛苦了,经常是人在家里吃饭,一个工作电话就必须到单位加班,虽然是待遇不错的国有企业,但终究还是“企业”,这几年她明显觉得父亲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经常连假期都没有办法休息。在黄韵玲对职业的理念中,“这太不人性了”。

  考虑到这些因素,新闻专业毕业的黄韵玲决然地投身到数以百万计“国考”大军中。从2012年8月到“国考”开考的10月底,黄韵玲每天早上6时出门去兰州大学自习室复习,直到晚上9时才回家,中午饭就在大学食堂解决。

  黄韵玲是幸运的,第一次参加“国考”,她从笔试到面试,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胜出。

  2013年7月,黄韵玲成了朋友们羡慕的公务员,过上了看似惬意的生活。她每天早上8时上班,更新网站信息、报送各种文件、写单位的宣传报道,还有就是不固定地干一些办公室领导指派的“打杂”的活,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一个月补助100元的伙食费。

  时间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流失了,同时黄韵玲对公务员这份职业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没考上公务员之前,觉得这个工作稳定、工资也不低,福利也很好。”黄韵玲说,“工作了几年,现在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近两年来,舆论风向悄然转向,对公务员工作的各种吐槽以及担忧,代替了“国考热”的讨论。国家的一系列新规似乎也让公务员的日子不如以前惬意,对公务员跳槽现象的讨论即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信号。公务员工作的吸引力似乎大不如前。

  黄韵玲和朋友聚会,每每吐槽自己的工作,总会招来朋友们的质疑,都说她“太能装了”。她有些无奈:“我朋友在商场做某品牌皮具的导购,一天倒班,上半天歇半天,工资一月六七千,我一月还不到3000元。”

  黄韵玲入职至今3年时间,她知道的至少有3个男同事先后离职了,一个考了研究生,一个考了外地其他部门的公务员,还有一个去了银行工作。

  “我是女的,不想太辛苦,又不用养家,这点钱够用了。”黄韵玲说她不打算离职。

  今年25岁的黄韵玲现在担任科员职务,按照非领导职务职级晋升程序,假如将来遇到延迟退休,在她65岁的时候,也许会以调研员的身份光荣退休。

 

  “国考”变化

  此次“国考”前夕,舆论称”为“最好国考年”。理由来自于统计显示的近五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例有所下降。

  在看起来竞争最不激烈的2016年“国考季”,施锡周选择了退出。施锡周毕业后,曾数次参加各个级别的公务员考试招录,2010年刚毕业时参加了基层政法系统公务员考试,体检未能过关;2011年参加“省考”,职位是省水利厅的水土保持局科员,结果面试未能过关;2011年参加省考的不限专业的基层公务员招考,未果;2013年报考的职位是省工商局综合处科员,这是一个当年唯一招考中文类、新闻类专业的职位,但遗憾的是,这次笔试以1分之差未能晋级到面试阶段。2014年,施锡周发现,现在公务员招考变化很大,除了一些艰苦边远地区的公务员招考有较大的政策倾斜,适当降低了报考的门槛外,其他职位招考相比以前,要求更为严苛,以至于这位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报名时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职位。

  “现在公务员招考更加重视报考者的基层工作经验。”研究政府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马秀玲分析认为,“公务员招考另一个变化是,分级分类考试有较大完善,突出对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测查。满足了不同层级、不同系统的用人需求。”

  施锡周现在在一家公司任职宣传主管,虽然没有体制内的身份,但是他觉得只要能够与文字打交道,就像是鱼儿入了海。在专家看来,施锡周的选择恰好体现了考生报名更趋理性,盲目报考考生正逐年减少,也反映出就业人群择业更加理性。

  公务员“报考热”看似有所降温,实则是“冷热不均”。在马秀玲看来,不限专业、不限户口、不限民族;工作地域好,自然地理位置较好;工作职位好,收入稳定的各类党政、参公的事业机关等岗位“扎堆”报名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当然,也有一些岗位少人问津,主要分布在基层及地质、气象等专业较强,社会人才存量较少的岗位。

  为何工资较低,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非要考公务员不可”?总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第二,考取公务员不仅是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可能的吸引之处是行使公共权力所带来的各种社会资源。第三,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公务员职位相对稳定和较高的职业声望、社会地位,对于正处于就业压力之下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有评论分析认为,虽然“国考”出现降温现象,但就目前的就业环境而言,“国考”不会重复过去的热度,但大幅降温恐怕也不现实。这其实正是合适的状态,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因为各种灰色收入而受到追捧,这种新常态对于整个社会都是难得的福祉。一方面,“国考热”降温会让人才流入市场,这对社会活力的延续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呼吁人才流向市场是对“国考热”的矫正,而非否定公务员职业。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这无论是对于大学生就业还是保持公务员群体的稳定都有价值,向往公务员工作,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为公共服务献一份力,这对社会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文章认为,一个国家的公务员工作,无论是过度受追捧还是受冷落,这都不是正常的现象,“国考”进入新常态的背后,是公务员工作正逐渐回归自身的职业属性,但愿这种趋势今后会一直延续。

 

  (文中所涉公务员及考生均为化名)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