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浙江省 >

2013浙江公考面试热点:政府融资引争议(1)

2013-04-26 
政府融资引争议

  【背景链接】
  长三角一个乡镇曾向内部职工传达一项融资任务:正科级60万元,副科级20万元,普通职工5万元,上不封顶。据该乡镇一位负责人称,内部融资是由于市政建设,镇政府出现了“短期资金困难”的问题,为了不延误工期,特别向“部分”单位内部职工融资。
  由此,一些地方政府向内部职工摊派融资、征收“过头税”的现象屡见报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老毛病再次引发争议和担忧。
  【标准表述】
  地方政府应对融资难的一些扭曲做法,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其实,该类问题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地方政府投资该不该。在外需不振、内需不强之下,稳增长最有效的方式只有投资,虽无明令,但地方投资项目重新汹涌势成必然。由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深化阶段,基础设施等投资仍有巨大空间,加之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财政体制、土地供应等诱致地方政府形成、强化信用扩张的冲动。
  二是地方政府能力有没有。按当前城镇化趋势,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6%。显然城镇化存在相当大的资金缺口。财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央本级收入同比增长8.9%,地方本级收入同比增长18.7%。相比中央本级收入,地方本级收入有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房地产销量回暖带动相关税务增收。但总体而言,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房地产拿地节奏上不会过快,土地出让收入的改善可能较为缓慢,地方财政紧张的状况仍将持续。资金缺口不得不通过融资行为来支持其庞大投资活动,甚至不断透支融资需求。
  当前,地方政府通过负债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成果显著,风险总体上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同时,也出现新问题。如一些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过大,负债结构不合理。自2012年6月底审计署披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后,地方债务风险问题浮出水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