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护士 > 复习指导 >

2013护士资格考试外科知识点精编——急性肾衰竭(1)

2013-02-27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RF)是由肾脏本身或肾外因素使肾实质破坏,造成肾功能急性障碍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一)病因病理(★★★)
  1、肾前性 因大出血、休克、严重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引起。

  2、肾性 毒性物质可造成肾实质性损害,如重金属化合物(汞、砷、铋)、药物(四氯化碳、磺胺类等)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内源性肾毒素如大量溶血时的血红蛋白,严重挤压伤时的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导致少尿或无尿。

  3、肾后性 泌尿道急性完全性梗阻引起。

  例题:

  属于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大出血、休克

  B.肾中毒

  C.双侧输尿管结石

  D.前列腺增生

  E.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

  答案:A

  (二)临床表现(★★★★)
  ARF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代谢产物的蓄积和内环境的紊乱,极易导致生命危险。病程可分为3期:

  1.少尿期或无尿期 一般7~14天,表现为:①突然尿量减少:24h尿量<400ml为少尿,<100ml为无尿,尿比重低而固定(1.010~1.014),含蛋白,红细胞和管型。②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三高二低二中毒”:高钾、低钠、高磷、低钙、高镁、水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其中以高钾血症最危险,可致心脏停搏;酸中毒则可加重高钾血症;水中毒引起脑和肺水肿,这三者是少尿期的主要致死原因。③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血尿素氮逐日升高,为氮质血症,胍,酚类毒物在血中堆积,病人有恶心呕吐、头痛、烦躁、乏力、昏迷、抽搐等尿毒症的表现。④出血倾向:曲于血小板功能下降,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以及肝功能损害,表现为皮下瘀点、瘀斑、鼻血、口腔黏膜及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⑤感染:多见于伤口、肺、泌尿道感染,也是急性肾衰少尿期死亡原因之一。

  例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电解质失调,以下哪项危害最为严重

  A.低血钠

  B.高血钾

  C.低血钙

  D.高血磷

  E.高血镁

  答案:B

  2.多尿期 尿量超过400ml/d即进入多尿期,并逐日增多,每日可达3000mL以上,甚至更多。早期氮质血症及高钾血症仍然存在,后期低钾低钠,尿比重固定在1.005~1.006左右,仍未脱离危险,持续约2-3周 。

  3.恢复期 一般发病后4~5周进入恢复期,但1年内肾功能不及正常人,部分病人转为慢性肾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