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2013考研政治辅导——毛概考点第三章训练题(1)

2012-08-27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主义 B.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 C.不发达的资本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2.“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3.1948年,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写的对党内的通报中指出:“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要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首先必须

  A.认清中国的国情 B.认清中国革命性质 C.认清中国革命动力 D.认清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4.“难道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后来才得的新毛病,而不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吗?难道今天软弱,那时就不软弱吗?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是导致其两面性的决定性因素。”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 D.《〈共产党人〉发刊词》

  5.“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这段材料表明

  A.必须正确处理和资产阶级的关系 B.必须和农民保持巩固的同盟军关系

  C.要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D.领导权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6.“无产阶级也明明知道此种民主革命的成功诚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然而幼稚的无产阶级目前只有在此胜利之奋斗中才有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能力的机会,所以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合作,也是中国无产阶级目前必由之路。”“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A.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B.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C.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7.在土地革命时期,有人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上述观点

  A.没有认清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区别 B.没有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没有正确看到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的一面

  8.有人认为:“在普遍形势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若有特殊情况,“工人阶级在彼时能获得若干政权,乃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努力至何种程度及世界的形势而决定。”这种观点实质上

  A.认为中国革命始终处于高潮 B.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C.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敌人 D.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9.“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共产党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否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0.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为了对付帝国主义的压迫,为了使中国落后的经济地位提高一步,必须利用一切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为此,毛泽东制定的方针是

  A.保护民族工商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限制资本主义 D.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11.“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段话表明

  A.共产党不夺取城市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 B.共产党不坚持对农民的领导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

  C.共产党不夺取城市就容易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 D.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乡村包围城市

  12.“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材料揭示了

  A.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B.共产党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的形式

  C.要走一条城市包围农村,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D.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13.“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这句话表明

  A.要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B.要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C.要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D.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4.毛泽东在1940年先后写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等重要文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实行的策略总方针是

  A.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

  B.有理、有利、有节C.既联合又斗争

  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5.斯大林同志说过:“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段话表明

  A.武装斗争就是农民革命 B.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具有长期性

  C.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为唯一形式 D.武装斗争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特点

  16.“因为我们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就非在长期间内不能聚积和锻炼成一个足以最后地战胜敌人的力量,因为敌人对于中国革命的镇压是异常残酷的,革命力量就非磨练和发挥自己的顽强性,不能坚持自己的阵地和夺取敌人的阵地。”这段材料揭示了

  A.中国革命对象具有残酷性和凶猛性 B.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长期性

  C.中国革命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权 D.中国革命需要其他的斗争形式作为补充

  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个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服务于根据地建设 C.服从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 D.打仗、筹款子、做群众工作

  18.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曾提到一个“伟大的工程也在进行之中”,毛泽东所指的“伟大的工程”是

  A.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 D.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9.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正是因为列宁建立了那么一个好的党,才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把列宁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20.“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材料中的“三件主要武器”指的是

  A.党的领导、人民军队、统一战线 B.马列主义、党的领导、群众路线

  C.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党的领导、统一战线、群众路线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代中国社会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其自身表现出许多特点。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 B.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C.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 D.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少有的

  2.列宁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列宁这段话的实质是

  A.革命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革命发生的现实环境

  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

  D.广大人民强烈反抗,使中国国内的统治者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

  3.毛泽东曾指出:“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这“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指的是

  A.国民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B.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

  C.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D.土地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4.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毛泽东提出这一概念的的直接原因是

  A.抗日战争结束后,党内许多人对中国的性质和前途产生了困惑

  B.国民党提出“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对共产党进行攻击

  C.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教育 D.为了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5.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

  A.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

  C.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D.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6.“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毛泽东将“官僚资本主义”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它是资本主义 B.它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它构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 D.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妥协性

  7.1948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权。”所谓的“人民大众”指的是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8.列宁针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状况指出:“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它一般地说能够在这类国家里产生的话)不同农民运动发生一定的关系,不在实际上支持农民运动,就能在这些落后国家实行共产主义的策略和共产主义的政策,那就是空想。”毛泽东认为:农民是“中国工人的的前身”、“工业市场的主体”、“中国军队的来源”、“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上述论断表明

  A.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B.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C.农民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D.工人对于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9.“中国的富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比地主“更加残酷”,“富农分子照例到处都是公开地站到反动势力方面,来反对农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因而,应当与富农“进行坚决无畏的斗争”,对于“自己经营农业的那种富农”,即使是同农民一道“参加抗税运动或反军阀运动的时候,也不应向富农让步”。这种观点实质上

  A.没有认清富农的性质和作用 B.混淆了富农和地主阶级的区别

  C.主张对富农采取消灭政策 D.否定了富农的革命性

  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指出:“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大约占百分之八十,是现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农民的内部是在激烈地分化的过程中。”针对这种“分化”,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是

  A.消灭富农 B.团结中农 C.依靠贫雇农 D.限制富农和中农

  11.“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而在另一时期,就又跟在买办大资产阶级后面,作为反革命的助手的危险。”这里的“两重性”是指

  A.革命性 B.妥协性 C.剥削性 D.软弱性

  12.“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这里的“小资产阶级”主要包括

  A.农民 B.知识分子 C.小商人 D.手工业者

  13.中共四大前后,党内有人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在国民革命运动战线上,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敢出来作领导、打先锋,它必然还要流到反革命一方面去”。该观点

  A.肯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B.忽视了资产阶级右翼正力图篡夺领导权的事实

  C.过分强调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对中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4.“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这是因为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B.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

  C.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D.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天然形成的

  15.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有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以下特殊优点

  A.分布集中,易于组织 B.大多来自于破产的农民,易于结成工农联盟

  C.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D.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

  16.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对于被领导的阶级、政党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C.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

  17.“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的“新式”和“特殊”表现在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B.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D.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18.有人主张:中国是所谓的“无间断的革命”,“现在的革命斗争,已经必然要超越民权主义的范围而急遽的进展”,“必然要彻底解决民权主义任务而急转直下的进于社会主义道路。”这种观点

  A.脱离了中国国情 B.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C.否定了中国革命阶段性,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D.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盲动主义的错误

  19.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有种观点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该观点

  A.夸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 B.忽视了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地位

  C.在指导革命实践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20.毛泽东将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C.民主集中制 D.资产阶级专政

  21.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1948年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概括为

  A.依靠贫雇农 B.团结中农 C.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22.“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这句话表明

  A.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资本主义未必是必要的 B.保护民族工商业,有利于发展中国落后的生产力

  C.保护民族工商业,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D.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23.毛泽东说:“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从内容上来说,就是

  A.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B.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C.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 D.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2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同样应该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决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这句话表明,新民主主义文化

  A.是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B.文化工作者要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装人民大众

  C.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作的源泉 D.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25.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根据地建设 D.独立自主

  26.“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话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 B.“工农武装割据”符合中国国情

  C.“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政权的唯一斗争形式

  27.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中间大”是指

  A.无产阶级 B.农民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其他中间阶级

  28.“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不同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这段材料表明

  A.中国的无产阶级力量太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

  C.无产阶级应该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 D.建立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具体情况决定的

  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范围和内容。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范围的联盟,这两个联盟是

  A.工人阶级和农民的联盟 B.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同盟

  C.工人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D.一定时期内,工人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同盟

  30.“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这是一个历史特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过程中的特点,而为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中所没有的。”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联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有

  A.无产阶级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B.区分统一战线中的各派力量

  C.对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 D.坚持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支柱

  31.毛泽东强调指出:“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我党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制定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基本原则是

  A.“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

  32.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新”主要体现在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C.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D.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3.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这里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

  A.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 B.工人阶级革命最为彻底性

  C.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 D.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他们想:什么无产阶级思想,还不是那一套?他们哪里知道要得到这一套并不容易,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这段材料表明

  A.党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 B.“剥削阶级的脏东西”主要是指小资产阶级思想

  C.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彻底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D.整风是加强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

  35.把党风问题提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提到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高度来认识,这是毛泽东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就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6.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这段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人有一种忧患意识 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D.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37.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

  A.是否由无产阶级的领导 B.对于中国人民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的大小

  C.是否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 D.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