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MBA/EMBA/MPA >

MPA案例:中国产权改革谨防"俄罗斯化"(2)

2012-06-26 
中国产权改革谨防"俄罗斯化"

  另外,社会的两极分化严重。据美国2004年5月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材料,俄36名亿万富翁拥有1000亿美元财富,这相当于俄GDP的24%。这必然使社会大多说牟宦蜕缁岽τ诮粽抛刺?

  要实现劳动者有个人财产权

  马克思认为: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将是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统一,它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是建立在协作和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

  对国有企业如何进行产权改革,在转轨国家采用的方式一般有股份制、租赁、拍卖、合作制。股份制是一种最普遍的形式。现在的问题是,股份制如何实行,方向是什么?这里涉及到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要解决,即通过国企产权改革,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必须要做到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者有个人财产权,实现社会个人的所有制。这才是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夺了个人财产权,只是雇佣劳动者。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搞了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劳动者仍是无产者,仍然没有个人财产权,只能领取工资,没有权力参与利润的分配。作为生产者主体的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生产的积极性,不可能出现生机勃勃的创造性,而是疏远生产资料,异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在改革产权问题时,必须解决劳动者个人拥有财权问题。

  那么,对如此庞大的国企产权改革时,怎么能实现马克思的设想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让企业职工,从单纯的劳动者向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方向转变,这样才能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真正的共同富裕。而实现这一转变最主要的途径是,让全体职工持股,职工在企业有股东地位。

  总之,产权改革应朝着让广大职工成为股东的方向发展,以实现马克思说的个人财产权。这样,广大职工作为劳动者获得工资,同时,作为投资者分享利润。而俄罗斯通过私有化进行的产权改革恰恰是违背这一方向的,也是中国应该极力避免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