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MBA/EMBA/MPA >

EMBA分享:本土CFO跳槽六变量(1)

2012-05-28 
本土CFO跳槽六变量

  “我是给马雪征打工的”,联想掌门人柳传志曾经的一句戏言,羡煞多少CFO。

  2005年百度上市庆功会,王湛生上台演讲,他说,在过去一年里边,我要感谢过去总是在我这儿听到批评,很想得到我表扬的这些人,请站起来吧。结果,第一个站起来的是李彦宏。

  对于CFO而言,如果能够碰到柳传志和李彦宏这样的领导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经这样预言,“新的英雄不再是某个蓝领工人,某个金融家或经理,而是把想象力丰富的知识同行为结合起来的创新者。”伴随国内企业从“野蛮”到“文明”30多年的发展和股权分置改革多带来的资本大潮,CFO作为专业的象征开始登堂入室。正如阿尔文·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CFO作为恰恰能够把企业家的想象力和专业的公司金融知识以及外部金融资源、专业机构结合等协同起来的最佳人选,从而变得热门而供不应求,成为企业追逐的对象。

  如今,“高瞻远瞩的企业家+精益运营的CFO”已经成为新一代优秀本土企业的标配。可是对于必须依赖环境来创造价值的职业CFO而言,想要找到一个如意的老板、一家适合自己的企业并不是特别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奢求的事情,“南橘北枳”的担心也往往是诸多成名CFO跳槽前颇费思量之处。

  随着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包括上海、深圳和香港)已经成为全球“高地”,相应带来对职业CFO的空前需求,因而CFO的流动率远远高过之前任何一个时期。根据《首席财务官》杂志创刊七年多来的数百次CFO采访经验的积淀,结合定向高端的调查问卷以及行业内的资深专家访问,试图为处在跳槽诱惑之中的CFO们勾画出一个结合感性判断又不失理性思考的职场风向标。

  为了更容易说明问题,我们尝试着运用物理学中的“控制变量法”来观察和分析多因素作用下的CFO跳槽中的各个因素的作用,即每个小节的分析只考虑一个变量的变化,这样相对容易把复杂的局面简单化。

  变量一、上市推手的反作用力

  从事猎头工作已经超过13年的池晓劲是智联招聘的高级猎头顾问,根据其直观感觉,以前寻找CFO的订单中外企客户约占70%~80%左右,现在随着国内企业的飞速发展,情况发生格局性的反转,民企客户已经超过80%。

  在海内外上市的推动之下,国内CFO供需的缺口正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猎头来更规范地寻找CFO,而且对CFO的要求条件也更具象,基本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人品三大部分。”

  由于企业上市浪潮的推动,民企CFO离职目前呈现波浪式推动的态势,一般以三年为一个波浪周期。对于三年波浪周期的判断,池晓劲表示认同,“这有双方面的原因,其中公司方面是由于CFO上市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公司要回归日常的管理,不想也无需支付过高的薪水;当然在个人方面则还是存在文化融合问题,以及期权兑现时间的原因。”

  当前对职业CFO的结构性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三个领域:一是民企国内外上市潮的兴起,使得大量在审计领域、财务领域、资本领域拥有自身经验的“金领CFO”纷纷加入到Pre-IPO这一行列;二是经过多年的资本游弋,大批专门承接上市和内控合规的“米卢式CFO”渐进成熟;三是经过“野蛮”生长的企业渐进精细管理的瓶颈和以投资人利益导向的上市公司管理层重构的现状之下,迫切需要大量拥有丰富财资经验和管理经验的CFO。

  此外来自国企提升管理绩效的动力,也推升了对职业CFO的需求。美世人力资本咨询业务全球合伙人郑伟博士表示,即使是人才管理相对来讲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国企,近些年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大,以及越发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也开始通过全球竞聘的方式从市场上引进高端人才(高管)。“其实国企已经逐渐开始人才的市场化管理,无论是吸引人才还是留住人才方面。” 例如之前曾在德勤担任税务经理的张沛军就通过全球竞聘于2009年1月加入到中农发集团担任总会计师。

  不过在被多方需求所推高的职业CFO需求波浪中,值得警惕的是这一波浪中的下行通道同样凌厉凶悍。

  2011年5月13日,正兴车轮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从十多年前踏入美国攻读第一个硕士学位时就梦想成为一流企业CFO的李轶梵终于圆了自己带领企业上市的梦想。此前他先后加入分时传媒和标准水务两家公司带领上市,但是均由于各种原因夭折。“2008年9月30日上市仪式晚宴的菜单都已签好,我们已经闻到菜的香味。”李轶梵这样描述分时传媒与上市之间的距离。

  “我是标准的临门一脚型CFO,加入公司时最大的任务就是准备上市。”李轶梵强调目前公司已对“快餐式”CFO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只是自己阶段性的任务。

  当当网是杨嘉宏带领的第二个上市公司,这位游弋资本市场将近20年的CFO两度创造了当年度IPO最高市盈率,当问起为何再带领一次IPO后为何还选择一家Pre-IPO的企业时,杨嘉宏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做我们擅长的事情!”

  带领上市可能是每个作财务的人员的终极梦想,但是余平坦言,怎样选一家合适的公司并决定是否要去,还是要有管理自己的长短期目标。“临门一脚”型的CFO在带领公司上市成功的同时,也确实能够带来职业生涯的成就感,但也同样存在隐患,即创始人可能会觉得CFO的最大价值发挥完成而考虑找个合适的时机换人。所以对于寻求在一家公司以长期发展为目标的CFO而言,就不太适合这种模式。

  郑伟非常赞成余平的观点,他建议CFO在换工作时可以更慎重一些,“如果是为了换一个工作而换一个工作,这并没有什么意义,新公司的选择应以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而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