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模拟试题 >

2012年江苏省徐州市高考语文模拟题(附答案)(1)

2012-05-28 
江苏省徐州市201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卷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下载/三年五载 喝彩/当头棒喝 差池/参差不齐

  B.落色/落落大方 宁静/宁死不屈 处所/处心积虑

  C.禁止/忍俊不禁 和谐/曲高和寡 勉强/强词夺理

  D.商贾/余勇可贾 与会/与人为善 着陆/棋高一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洗礼,中国经济总量从占全球2%增长到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许多西方国家刮目相看,国人为此也沾沾自喜。

  B. 某省因出台在高考中为见义勇为者加分的政策,于是就有了许多人为此申报多年前的案例,因不被认可,有的便上诉到公安机关,其滑稽程度可见一斑。

  C.网球名将李娜“为钱坚持比赛”的言论一出,便饱受社会各方的指责,但她却不以为然,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认真地打好每一场比赛。

  D.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举措不断推出,创新之势如日中天,然而一些难题持续多年,各种因素相互缠绕制约,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4分)

  2005年苏黎士大学费尔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做信任游戏时对参与者做了大脑活动扫描,发现脑部分泌出的催产素能抑制脑部两个区域的活动。第一是杏仁核区域:处理恐惧和危险的部位。催产素高,会降低防卫心和恐惧感。第二是纹状体区域:脑部凭着过去回馈而指引未来行为的部位。催产素多,可让人忘掉过去的痛苦,更相信他人。对有抑郁症和孤独症的人,催产素对他们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2年9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将迎来110周年华诞,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的随园校区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5分)

  (1)“随园”得名源于__________朝(朝代)__________(作家名)的《随园诗话》。(2分)

  (2)假如你是该校的校友,请你给学校留言表达你的祝贺之意。(3分)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②字数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子昂别传

  卢藏用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

  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

  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丁府君忧其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嬴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选文有改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史百家罔不该览   该:应该

  B.览其书而壮之     壮:认为……壮美,赞赏

  C.激于忠义       激:激励

  D.哀号柴毁       毁:因悲哀过度而损害健康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子昂“奇杰过人”的一组是(3分)

  ①至年十七八未知书     ②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③以进士对策高第      ④地籍英灵,文称伟晔

  ⑤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   ⑥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子昂曾经跟着赌博的人进入地方学校,感情激昂地树立志向。于是辞去了门客,专心研究古代典籍。

  B.陈子昂状貌丑陋短小,但是说起王道霸业这些远大的谋略,君臣关系,非常激昂,从而赢得皇上的重视。

  C.陈子昂第二次进谏的时候武攸宜没有亲自接见他,而是让军曹来听他的意见,陈子昂知道意见不合,就闭口不言了。

  D.陈子昂怨恨国史杂乱,就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写作为《后史记》,只粗略地确立了提纲就因父亲去世而中止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1)“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 ▲

  (2)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4分)

  ▲ ▲

  (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欲速,无见小利。 ▲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2) ▲ ,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3)然后知生于忧患, ▲ 。       (《孟子》)

  (4) ▲ ,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5) ▲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6)弦弦掩抑声声思, ▲ 。         (白居易《琵琶行》)

  (7)庄生晓梦迷蝴蝶, ▲ 。    (李商隐《锦瑟》)

  (8) ▲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故 乡

  沈天鸿

  ①我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看到了时间流逝的痕迹,进入眼帘的人和事物,都因与我上一次保存在记忆里的印象有了一段距离而显得遥远,这使我有些恍惚,他们同我打招呼,说话的声音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通过一根电话线传来,细小而飘忽。我的神情可能因此有些怪怪的,因为他们总是很注意地看我一眼或几眼,然后才匆匆走开。

  ②他们知道他们已经变老了吗?我凝视着他们的脸或背影,看见时光之手不停地在他们身上抚摸——时光之手没有光,它投下的是阴影,正是这种抚摸使阴影进入生命,使生命逐渐失去光泽。但他们对此显然毫无知觉,因为时间的长度还不够,距我上次回来才几个月而已。而且,人总是很难看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我也同样如此。

  ③天气很好,风轻柔地吹着,带着傍山依水的故乡特有的那种我熟悉的气息。这唤起了蕴藏在我心中的亲切感,但仍然有些不对头,它吹在我身上产生的感觉总是夹杂着陌生与疏远。因为太熟悉了才陌生?似乎是这样,如果展现在我面前的不是故乡而是异地,我不会觉察到时间流逝的痕迹,也不会有现在这种感觉,因为本来就是陌生的地方或者事物,足以制止陌生感觉的产生——异地本就是陌生的,有何陌生可言?

  ④不变的是生活,不仅与我上一次回来时相比毫无变化,与我许多年前回来也毫无本质的不同。更换的总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中的人,甚至连那些长在田中的水稻,地里的玉米黄豆,也如同不曾更换——它们与十年五十年或者数百年前有什么不同?而人虽然更换了,劳作的姿势以及身影,却不曾更换了。比如说我现在看见的那个剥玉米的老女人的姿势和神情,她投在下午的地上,鸡鸭在上面跑来跑去,甚至很从容地将屎尿遗在其中的那个影子,与在她之前生活过、剥过玉米的那些女人有什么不同?玉米在她手上缓慢地旋转着,一柱金光从逐渐被剥开的包皮中长出,最后完全赤裸,像是被什么用牙齿细细地很小心地咬过,留下了极规则的牙痕。那是谁咬的呢?反正不会是人。也许是时间?很可能是的,人所食用的,都是已经被时间咀嚼过之物,只是人很少意识到罢了。现在,秋天下午的阳光很温和地照耀在那根玉米上,玉米迸出的光更强烈了,照亮了那女人低着的脸,有些像波动的水光一样在那女人脸上闪烁,使那张憔悴而且苍老的脸竟然颇为光彩起来。我有些惊讶,仔细想想,这并不完全是因为那金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那女人安详从容的神情。

  ⑤一个剥玉米,睡下去就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醒来的乡村老妇也能如此从容。

  ⑥她此刻的眼里除了玉米,还能看见什么?

  ⑦她看见我了,或者说是感觉到有个人走到她面前了,她本能地抬起头来,看见这个走过来的人是我,她笑了一下,算是招呼,顺手将脚边那些剥下的枯萎的玉米包皮拢了拢,又低下头一如既往地剥她的玉米。

  ⑧我有点惭愧,在故乡,我只是个闲人。

  ⑨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万里无云,阳光将天空的深蓝淡成了浅浅的瓦蓝,风在天空中吹着,但看不到天空有被风吹动的迹象,也看不到流逝的时间在它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⑩我的心情忽然轻松起来,我认出了故乡——天空,是比地上的故乡更高也更真实的故乡。

  (选自2012年1月《散文》)

  11.文章第④节的两个问句,在文章内容表达上有何效果?(4分)

  ▲ ▲

  12.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详细描写“剥玉米的老女人”?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 ▲

  13.文章第⑨节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 ▲

  14.探究文章结尾“我认出了故乡——天空,是比地上的故乡更高也更真实的故乡”一句中两个加点“故乡”的意蕴。(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国商张謇

  ①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后被称“四先生”。张家世代务农,直到他的父亲张彭年时,才在务农之余兼营一个制糖的作坊。也许没有人想到,这个农家子弟将来会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国商”。

  ②张謇进入历史视野的身份是——弃官从商的中国实业先驱。这个带有转折性的身份蕴涵的内容很多。他在40岁之前苦苦求取功名,坎坷非常,到41岁才功成名就。张謇曾言:“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1898年他守制结束,到北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恩师翁同龢被罢官。心知官场险恶难测的张謇,决心远离官场,走上实业之路,“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便在第二年辞职返乡,转而经商。中国士大夫阶层历来以“学而优则仕”为事业,经商曾经是中国读书人所不屑于选择的一条道路。弃官而从商,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对儒家传统的背离;但是经商之后的张謇又从来没有放弃“尧舜之治”、“圣王之道”的儒家社会理想,作为商人的张謇甚至做了不少从商人的角度来看并不十分正确的决定。

  ③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代。此时的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权利,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即使是很微观的商业活动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处处受牵制,也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张謇经历了许多艰苦,有许多感慨,对后代来说,这一代企业家的历程留下了许多启发。

  ④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地把他称为“商人”。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绅商”。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

  ⑤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处于浑噩茫然之中时,张謇几乎完全凭借自己和家族的力量在他的故乡南通建设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范本。当时的南通城就像一个试验田,张謇在这里培植他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而南通城也像是张謇的城堡,是他政治追求受挫后苦心经营的小王国。有人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一个弹丸小镇,因为一个叫张謇的人,进入了世界的视野。

  1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张謇的“带有转折性的身份”蕴涵了哪些内容?(6分)

  ▲ ▲

  16.从文中看,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有哪些艰难?(6分)

  ▲ ▲

  17.从全文看,张謇被称为一代“国商”的原因有哪些?(6分)

  ▲ ▲

  七、作文(70分)

  1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请以“求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