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频道 > 中考政治 >

中考时政热点复习资料(2)

2011-01-12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0、青少年如何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亲近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实践活动,④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

  11、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怎样的?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具体体现在:还有部分人口未达到小康水平,即使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均GDP也不足2000美元;经济方面的指标达到了,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等。

  13、为什么说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艰苦奋斗?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和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鼓舞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专题三:十七大专题

  十七大专题专题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二)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实现共同富裕

  (三)设计问题:

  1、"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发展"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要"发展"?

  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3)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3、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3)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

  5、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少年应怎样做?

  (1)积极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3)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十七大专题二:2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时政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材料二: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关键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