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频道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历史》第二册(2)

2010-10-19 
大运河的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四五千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三点四段通五河”)

  (P45-53) <识记>

  1、辽的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契丹皇帝辽太宗从后晋皇帝石敬唐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后来改国号为辽。(1125年金灭辽)杨家将的故事与辽(契丹)有关。1005年,北宋与辽结成澶渊之盟,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2、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天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北宋:960——1127年金灭北宋)

  3、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史称西夏。

  4、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在会宁称帝,国号金,后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

  5、南宋的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岳飞的抗 金斗争赢得了人民的尊敬。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三、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民族融合

  (P60-62)<理解> 识人物图(P60)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成吉思汗不属于元朝)

  2、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改蒙古为元朝;1276年灭南宋,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最终失败,1279年统一全国。

  3、行省制度:元政府建立行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忽必烈时开始实行)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4、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5、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6、元朝时,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与当时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第一的大港口。

  7、回族的形成(民族融合的发展):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边疆各族和一些定居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见指南第6页)

  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资治通鉴》(P70—74页)<识记>

  1、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2、指南针:司南——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后又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使用,并由阿拉伯传到欧洲,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火炮等。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4、《资治通鉴》: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P74页)

  明朝

  一、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P78—81)<识记>

  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A、废行中书省(行省),设三司;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殿阁大学士,逐步形成内阁制度;D、设锦衣卫,由皇帝指挥。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以宦官为统领,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朝中期,又设立西厂。

  3、八股取士(加强思想统治):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文体是八股文(指南第7页)。对文化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二、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P88-92)<理解> 识图

  1、郑和下西洋:☆(今年已经有600周年)

  (1)西洋: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即太平洋沿岸地区)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3)时间及到达地点:1405年--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秋冬顺东北、西北季风出发,夏季顺西南、东南季风返回。(泉州灵山圣墓内的郑和行香碑上,记载了郑和第五次航行前来此处行香的史实。)

  (4)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5)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用于航海;④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⑤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戚继光率戚家军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1565年,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基本肃清,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3、西方传教士东来: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也在这时来到我国传教(最有影响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他也是第一个把孔子和儒家思想介绍给西方的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葡萄牙是最早侵略我国的西方殖民者)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