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地理 >

高三地理同步全程辅导教材第14讲

2009-11-05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 ( 第 14 讲 ) 【本讲主要内容】 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第 3 ~ 4 课,第二单元( P.10 ~ P.25 ) 【本讲重点、难点释疑】 1 .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以及差异性的表现: ...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 第 14 讲

【本讲主要内容】

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第 3 ~ 4 课,第二单元( P.10 ~ P.25 )

【本讲重点、难点释疑】

1 .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以及差异性的表现:

三个经济地带的提法,最早出自 1983 年国家制定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当时根据全国自然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它们相互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东部经济地带自北向南依次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12 个省(市、区)。中部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赣、鄂、湘 9 省(区)。西部包括陕、甘、宁、青、新、川、渝、贵、云、藏 10 个省(市、区)。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比较突出地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上。从人口和面积看,东部地带地狭人稠,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 41.8% 和 16% ,而西部地带地广人稀。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 23.2% 和 57% ;中部地区介于两者之间,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差异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1999 年):

地 区

东 部

中 部

西 部

社会

经济

发展

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 % )

约 59

约 27

约 13

人均 GDP (元)

10089

5407

4217

发展水平

经济最发达

次之

较落后

经济发展速度

最快

次之

较慢

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生产总值( GDP )固然很重要,事实上人均 GDP 指标更具可比性。从表中可以看出,东西部人均 GDP 的差异要比 GDP 总值的差距小得多。另外,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速度也是一个重要[本文 来源 于我 的学习 网 WWW.GZU521.COM )指标,速度代表了活力。一个落后地区,假如有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的差异是可以缩小的,反之,则会差距更大。从课文表 1.2 可以看出,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还在扩大。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

2 .造成东、中、西三个地带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区位因素等;有社会经济因素,如资源、历史、科技教育、政策、产业结构等。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不能说是决定性的,但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先决条件。因为自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或改变一个地区的社会以及经济状况。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异,是在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形成的历史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在财政和税收上对中西部给予了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但这种基本的差异仍未改变,并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加大的趋势。这种差异的扩大,固然与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开始有关。但如果简单地把东西部差异看成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东部的政策倾斜,也是不客观和不全面的。因为优惠政策还必须和相应的区位和环境相配合,才能发挥效应。随着全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许多在东部发展的成功经验,未必在中西部就灵验。中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获得较快的发展。就东部而言,一方面面临着“二次创业”,寻找新的发展机遇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从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中西部地区,并在相互协作中获得共同的发展。影响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差异的因素(见下表):

( 2 )从三个经济地带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商品粮基地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适宜建立在 地带;出口农业产品基地宜建立在 地带。

( 3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 A 经济地带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 B 2 . A 3 . A 4 . D 5 . A 6 . C 7 . B 8 . C 9 . A 10.B

二、 读图综合题:

11 ( 1 )①④;③⑤;②⑥; ( 2 ) BA

( 3 )①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雨热同期;②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③面向大海,具有对外开放和海运的便利;④该地带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源地,工业基础好,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⑤东部地区科技文化、竞争意识、危机感(本 文来 源于 我 的学 习网 htTP://WWw.GZu521.COm]和紧迫感强;⑥对外开放起步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今后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快对外开放和海洋资源开发,广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开展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