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商务文书 > 企业管理 >

丑小鸭企业如何蜕变天鹅?(1)

2009-05-02 
有人曾这样解释过企业的企字,企字上面是个人字,下面是个止字,说明一个企业如果离开了人才,这个企业也就停止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企字的真正来源。但这至少可以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一人可以兴企,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举出一大串这样的例子来,因特尔的格鲁夫,海尔的张瑞敏等等。柯林斯在他的著作《从优秀到卓越》一书里特别强调“先人后事”的原则,他指出战略不是企业最至关重要的事情,找到合适的人才才是企业最至关重要的事情。只有找到了合适的人才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正确的战略,否则一切皆是空谈。

  现在“以人为本”的口号已成为一种时髦,我相信,我们随便找一家企业问问:他们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他们大都会脱口而出“以人为本”之类的堂皇之话,尽管他们自己本人可能对企业文化的真正类内涵的理解,也只是处于一种跟时髦与一知半解的层面。生活的辩证法似乎无处不在,一方面是我们的企业苦叹企业人才短缺,而另一方面又是大量的人才在抱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英雄末路”,“生不逢时”等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的那些所谓的求才若渴的企业家是否真正拥有那么一双火眼金睛,能从芸芸众生之中发现英雄,能于平凡之处见伟大。同样的企业在不同的人的手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有人能使一个看起来非常平凡的企业脱变成一个伟大的企业,有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创造的企业在别人手中变得枝繁叶茂,为别人带出滚滚财源。

  我们先来看看星巴克是怎样从丑小鸭脱变成白天鹅的。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的派克公园市场开业,在其后的十几年里,星巴克一直只是默默无闻地给当地的市民提供不错的咖啡豆、茶叶和香料。规模不大,只有四家分店。然而,一个名叫舒尔茨的年轻人给星巴克带去了转机,舒尔茨当时是纽约一家进口瑞典橱具公司的副总裁,他注意到一家在西雅图的名叫星巴克的小公司在他那购买了很多煮咖啡器,商业的直觉告诉他这可能是一家很有前景的公司。1982年,舒尔茨毅然辞去其年薪7.5万美元的耻位,加入星巴克。一年以后,一次去意大利米兰出差,那里的咖啡店的轻松、惬意的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其以后的星巴克帝国奠定了雏形。然而星巴克的创始人鲍得温和波克对舒尔茨想变革的想法嗤之以鼻,拒绝采纳他的建议。无奈之下的舒尔茨于1985年离开星巴克。两年以后,他终于找到机会买下了星巴克的全部股份。

  此后,舒尔茨以其对咖啡店的独特理解肆意地在全球范围内建造起他的咖啡王国,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他所提出的“第三空间”的概念深得人心。于今,星巴克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00多家连锁店。

  我们再来看看麦当劳。本世纪40年代,迪克麦当劳和莫里斯麦当劳在加利福尼亚州开设了他们的第一家餐厅,其时与路边的其它快餐厅没什么两样。而专门为麦当劳提供纸杯和奶昔的推销商,52岁的克罗克却发现了商机,1955年,克罗克以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兄弟经营的7家快餐连锁店。从此,名不见经传的麦当劳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时至今日,麦当劳已在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万多家餐厅。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