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生活 >

北大学者:大学“表演性”选修课当休(1)

2010-11-30 
读书人导读:陈平原说,他对比台湾学生与北大学生,发现北大学生才气有余而训练不足,看似思维活跃、才华横溢,细问却不知所云。

编辑推荐:
中国大学校园 出现校漂族
校园“跑腿族”洗件衣服5毛钱
80后最爱十大卡通人物的心理盘点
 

  到底需不需要

  开设选修课?

  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说,1915-1926年,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论坛) 课程只有9门,而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课达57门之多。陈平原认为,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陈平原说,他对比台湾学生与北大学生,发现北大学生才气有余而训练不足,看似思维活跃、才华横溢,细问却不知所云。而到了写论文阶段,写不出东西来。陈平原认为,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选修课,学生只需要聆听,而不需要介入、参与。这样的“演讲课”,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讲台下拼命鼓掌,最后写一个简单的作业就完事了,学分很容易拿。但学生听完就完了,没有得到任何训练,往往华而不实。

  陈平原表示,大学 到底需不需要开设选修课,怎样开选修课,认识仍在不断变化中。

  博士生提问不如11岁小女孩

  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说,去年叶嘉莹(古典文学专家)先生叫他去旁听博士生的课。叶先生的一个粉丝也从美国赶来看她,带了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11岁,在美国上初二。这个女孩阅读了大量中文的书刊,写了1000多首古体诗词。

  在课上,叶先生让学生讨论。博士生有人低头不语,有人即便站起来,也只是说老师讲的很好,但那个11岁的小女孩不同,不仅抢着发言,还对叶先生的讲授提出质疑。小女孩告诉他,美国是学分制,4个学分中就有1个学分是课堂发言。如果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就拿不到这个学分。

  陈洪校长说,这件事让他很受刺激。他决定从今年开始做一件事:设了个1学分的课程,就叫“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课”。讲座就是问题,甚至是一些没有结论或者是正在研究中的问题。每个学期开出10个,每个学生至少学5个,选多了没关系,最后可以就1个来写心得报告。目前,这一做法已经收到一定成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