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网络小说 >

第七天

2017-07-28 
余华,杭州生,海盐长,行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第七天 去商家看看
第七天 去商家看看

第七天

余华,杭州生,海盐长,行医5年,弃医从文。著有《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作,被翻译为20多种文字,在近30个国家出版。 余华的《第七天》,比《兄弟》更荒诞,比《活着》更绝望,这是一个残酷而温暖的故事。

独家试读: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我在持续的轰然声里似睡非睡,天亮后打开屋门时轰然声突然消失,我开门的动作似乎是关上轰然声的开关。随后看到门上贴着这张通知我去殡仪馆火化的纸条,上面的字在雾中湿润模糊,还有两张纸条是十多天前贴上去的,通知我去缴纳电费和水费。
我出门时浓雾锁住了这个城市的容貌,这个城市失去了白昼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我走向公交车站,一些人影在我面前倏忽间出现,又倏忽间消失。我小心翼翼走了一段路程,一个像是站牌的东西挡住了我,仿佛是从地里突然生长出来。我想上面应该有一些数字,如果有203,就是我要坐的那一路公交车。我看不清楚上面的数字,举起右手去擦拭,仍然看不清楚。我揉擦起了自己的眼睛,好像看见上面的203,我知道这里就是公交车站。奇怪的感觉出现了,我的右眼还在原来的地方,左眼外移到颧骨的位置。接着我感到鼻子旁边好像挂着什么,下巴下面也好像挂着什么,我伸手去摸,发现鼻子旁边的就是鼻子,下巴下面的就是下巴,它们在我的脸上转移了。
浓雾里影影幢幢,我听到活生生的声音此起彼伏,犹如波动之水。我虚无缥缈地站在这里,等待203 路公交车。听到很多汽车碰撞的声响接踵而来,浓雾湿透我的眼睛,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只听到连串车祸聚集起来的声响。一辆轿车从雾里冲出来,与我擦肩而去,冲向一堆活生生的声音,那些声音顷刻爆炸了,如同沸腾之水。
我继续站立,继续等待。过了一会儿,我心想这里发生大面积的车祸, 203 路公交车不会来了,我应该走到下一个车站。我向前走去,湿漉漉的眼睛看到了雪花,在浓雾里纷纷扬扬出来时恍若光芒出来了,飘落在脸上,脸庞有些温暖了。我站住脚,低头打量它们如何飘落在身上,衣服在雪花里逐渐清晰起来。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死去的第一天。可是我没有净身,也没有穿上殓衣,只是穿着平常的衣服,还有外面这件陈旧臃肿的棉大衣,就走向殡仪馆。我为自己的冒失感到羞愧,于是转身往回走去。
飘落的雪花让这个城市有了一些光芒,浓雾似乎慢慢卸妆了,我在行走里隐约看见街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我走回到刚才的公交车站,一片狼藉的景象出现在眼前,二十多辆汽车横七竖八堵住了街道,还有警车和救护车;一些人躺在地上,另一些人被从变形的车厢里拖出来;有些人在呻吟,有些人在哭泣,有些人无声无息。这是刚才车祸发生的地点,我停留一下,这次确切看清了站牌上的203。我穿越了过去。
我回到出租屋,脱下身上不合时宜的衣服,光溜溜走到水槽旁边,拧开水龙头,用手掌接水给自己净身时看到身上有一些伤口。裂开的伤口涂满尘土,里面有碎石子和木头刺,我小心翼翼把它们剔除出去。
这时候放在床上枕头旁边的手机响了,我感到奇怪,因为欠费已被停机两个月,现在它突然响了。我拿起手机,摁了一下接听键,小声说:“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你是杨飞吗?”“是我。”“我是殡仪馆的,你到哪里了?”“我在家里。”“在家里干什么?”“我在净身。”“都快九点钟了,还在净身?”
我不安地说:“我马上来。”“快点来,带上你的预约号。”“预约号在哪里?”“贴在你的门上。”
对方挂断电话。我心里有些不快,这种事情还要催促?我放下电话,继续清洗身上的伤口。我找来一只碗,用碗接水后冲刷那些残留在伤口里的碎石子和木头刺,清洗速度加快了。
净身之后,我湿漉漉走到衣柜那里,打开柜门寻找我的殓衣。里面没有殓衣,只有一身绸缎的白色睡衣像是殓衣,上面有着隐隐约约的印花图案,胸口用红线绣上的“李青”两字已经褪色,这是那段短暂婚姻留下的痕迹。我当时的妻子李青在商店里精心挑选了两套中式对襟睡衣,她在自己的睡衣胸口绣上我的名字,在我的睡衣胸口绣上她的名字。那段婚姻结束之后,我没再穿过它,现在我穿上了,感到这白色的绸缎睡衣有着雪花一样温暖的颜色。
我打开屋门,仔细辨认贴在门上的殡仪馆通知,上面有一个“A3”,心想这就是预约号。我将通知摘下来,折叠后小心放入睡衣口袋。
我准备走去时觉得缺少了什么,站在飘扬的雪花里思忖片刻,想起来了,是黑纱。我孤苦伶仃,没有人会来悼念我,只能自己悼念自己。
我返回出租屋,在衣柜里寻找黑布。寻找了很久,没有黑布,只有一件黑色的衬衣,因为陈旧,黑色已经趋向灰黑色。我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剪下它的一截袖管,套在左手的白色袖管上。
虽然自我悼念的装束美中不足,我已经心满意足。
我的手机又响了。“杨飞吗?”“是我。”“我是殡仪馆的,”声音问,“你想不想烧啊?”我迟疑了一下说:“想烧。”“都九点半了,你迟到啦。”“这种事情也有迟到?”我小心问。“想烧就快点来。”

网友对第七天的评论

如果作者不是余华,而是慕容雪村或者甚至李承鹏。那么我会有更好的评价。但这是余华。我对余华的期待要超出这个水平很多的。
这可能是余华迄今最差的一本书。看之前充满期待,毕竟对于余华是从《十八岁出门远行》一路看过来的(只是他的《兄弟》我看了几次到现在没看完),而这次的《第七天》出版前更是看了不少出版商给的噱头。所谓七年磨一书什么的。但很明显这本书从开始到写完没经过多长时间,书里大概有一半的内容全是近年的微博热点,杀警察那个故事是从几年前的杨佳案过来的,当这些事情相继成为敏感词并且被遗忘的时候,余华又把这些事情写出来了,也算是写了一段历史,尽管增添了很多魔幻色彩还是很明显。这也是一个体制内作家的优势,这也是余华所谓的五三五自由,但倘若是其他人来写同样的故事,很可能没有了出版机会,也许余华在出版前的沉默也与此有关,从社会责任来讲,这本书不错,因为尺度更大。但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我不大认可这本书。我的看法如下:
1。书里延续余华风格的似乎只有一大堆的死亡,其实也变了。我记得好像余华说过的,描写死亡是一个作家的软弱的体现,这个故事里不算是软弱,这里讲的是一大堆死亡后的灵魂的故事,死亡的概念被虚化了。
书里写了七天,在每一天都讲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并没有在怎么关联起来,这就让这本小说几乎成了一个短篇小说集,如果说有什么关联的话,就是它们所叙述的情感都是关于"rest":"绝望。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从各个角度走向绝望。走向最后的“死无葬身之地”。余华的之前任何一个小说从来没写这么碎过,其他的书里讲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或者某个年龄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着连续的情感,一点点来渐入佳境,一点点苍老和绝望,情绪是深沉的感伤。到了这里却多是充满了短暂而猛烈的情绪,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悲剧来表达的,被贫穷逼死的女人,被不公正逼死的男人,叙述手法的改变我认为是改变得很糟糕。变得肤浅多了,也刻意多了。<br />2、叙述风格的改变我认为是某种程度上迎合市场。这本书毫无疑问会卖很多卖不少出去,从初中生到大学教授都会是读者,他们讲收获差不多的情绪感染。就像《三言二拍》一样。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伟大的作家带来精神上的提升,但至少应该带来一些新的东西和更深层次的感受。余华带来的东西,我们在这些年的微博上的各种惨痛的故事里,在形形色色叙述苦难的网文里都感受过了。类似的情绪的冲击,我们也在慕容雪村早几年前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里还有众多类似的网文里看到了。因为这种情绪冲击其实是极端的并非人的本质的,所以我们可以说金庸说琼瑶甚至于安妮宝贝郭敬明是优秀的小说家作家,但不会说是他们是伟大的作家文学家,印刷体所能成就的东西是该高出于此的,就像我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以及《在细雨中呼喊》,那种浸透在文字里的细腻是要把人溶化进去的,是用的并不极端的东西,轻易就唤起我们的共同经历和隐藏起来的深沉情绪的,而不是用的极端事件比如特别的贫穷和不公正。不过如果这是个电影剧本,我想可以拍出来个不错的电影。<br />余华在故事里还加入了很多都市剧里的俗套情节,比如和李青恋爱那一章,表白是从“我觉得你是一个孤独的人”这样的搭讪开始,还有恋爱后如何忍受同事的嘲笑,老婆如何就跟着别人走了,这些叙述格外的电视剧化。不过如果这本书个电影剧本,我想可以拍出来个不错的电影。<br />3、虽然发布前就看到有说什么魔幻现实主义的,但这本比余华的其他的文字都更琐碎更现实化,形形色色的新闻和人物形形色色的对于天朝的体制的嘲讽泛滥极了,余华甚至会琐碎地写到“他们都在快乐地吃着喝着,同时快乐地数落起了那个离去世界里的毒大米、毒奶粉、毒馒头、假鸡蛋、皮革奶、石膏面条、化学火锅、大便臭豆腐、苏丹红、地沟油”,至于么,这样的东西的过于泛滥大大削弱了文字的情绪表达。<br />4、在讲故事之余,余华在叙述方式上用了大量的修辞,我认为这本书里的修辞很糟糕很失败。随便翻一页,<br />“‘是的,’他说,‘你是新来的。’<br />我感觉自己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书,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br />带着黑纱的陆续坐了下来仿佛是声音陆续降落到安静里。我们围坐在篝火旁,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千言万语,那时很多的被视为人生在自我诉说,每一个离去的世界里都有着不愿回首的的辛酸史,每一个都是孤苦伶仃者者。我们自己悼念自己聚集到一起,可是当我们围坐在绿色的篝火四周之时,我们不再孤苦伶仃。没有说话没有动作,只有无声地相视而笑,我们坐在静默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感受我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br />我不喜欢这种修辞。 我认为重复并且拗口并且幼稚。我没有被打动。尤其经常是讲着故事时突然来这么一大段带着啰嗦的修辞的独白。<br />5.我认为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它表现了那些存在于苦难事件里的人的尊严,而不是存在于愤怒和冷冰冰的数字以及迅速被遗忘和消遣的热点中。这是体制里的其他小说家和媒体所没有能力去表达的。<br />小说里也批评了官员和体制,但是仅限于描述了出来和对于官员和社会道德败坏的嘲讽而已。至于深层原因几乎没有任何碰触。反正这不是该对于作家的期待,这个就不说了。<br />6、对于小说里的魔幻色彩我觉得仅仅是一个线索,虽然也花了很多笔墨,我觉得只是文字把戏,不必多说的。"

余华我最喜欢的作者,七年之后终于又出新作。这是我在kindle上读完的第一本数,kindle的阅读体验确实肥非常不错。
《活着》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如果说《活着》是在写:好死不如赖活,活着是生命最核心的意义,那么《第七天》就是在写:生不如死,死无葬身之地!
《活着》是写了富贵的一生,从地主家的富贵生活,到赌钱输光所有家产,到卷入解放战争,再到文化大革命,富贵的一生跌宕起伏,眼见着亲人一个个地离去,最后唯有一头老牛陪他耕地。
《第七天》是写一个普通市民杨飞死后七天发生的所见到的鬼事,他见到鬼界的特权,与前妻久别重逢,找到了他突然消失的父亲,最后来到了那片“死无葬身之地”。
把这两部小说联系到一起真是莫大的讽刺,余华用富贵颠沛流离的一生告诉我们,你要好好活着,却用杨飞死后的平平常常的七天告诉我们,生不如死。
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不过这个社会倒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至少给余华提供了足够多的素材。
陪睡无数领导,反腐英雄的周红霞是杨飞的前妻李青;暴力强拆,被埋废墟中的夫妻,成了杨飞家教学生的父母;为了iphone卖肾的无知青年,成了杨飞出租屋的邻居伍超;发现无数死婴的阿姨成了杨飞名义上的养母李月珍;报复警察,单闯警局,砍杀警察无数的“英雄”成了“死无葬身之地”的门卫李姓男子;商场失火,谎报死伤人数,被活着的那一批人成了整天"rest":"走在一起的那群骨架。<br />我想身在美国的余华,当看到这么多让人啼笑皆非、无可奈何、咬牙切齿的中国新闻,心中那段小宇宙肯定就在燃烧了,有无数的话要说,但这话怎么说是个问题,说不好怕是余华也要被封杀。<br />余华到底是优秀的作家,他的处理让人拍案叫绝。活着的角度不好写,那我以死人的角度写总行吧?都是死者,都是当事人,都是事实,你无话可说,就算有不妥之处,也是鬼话连篇,你管不着?余华也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你网络封杀也好,新闻忽悠也好,其实都是在掩耳盗铃,欲盖弥彰,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事实永远都是事实,无需辩驳。<br />当然余华的小说之所以精彩,不仅仅是讽刺的辛辣,还有他那永恒的主题“生活再残酷,人性总伟大”,书中他和前妻的爱情,和养父之间的亲情,和邻居的友情,出租屋邻居的少年上进,面馆老板的热情,无不让你动容。<br />余华的文字永远都像一滩鲜血,让你感到残酷的同时不会忘却温暖。"

在购买余华的这本《第七天》之前,略略浏览了一下评论——这个其实不是我一直的习惯——网上的评论分为极端的两类,比如这篇“失望”的评论,透露了失望之心,对小说评了3星;而这篇“余华的担当”则给了5星。

见仁见智,大家的评论都有其各自的出发点。我也来评论几句。

7是一个神圣的数字。

《第七天》一开篇就是《旧约·创世纪》的引用。上帝创造了世界,在第七天休息。人类生活作息按照一周七天的循环进行。生死当然也是一个循环。余华显然是在引用时想到了这点的。

米兰·昆德拉是一个非常喜欢7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七章的结构,比如《笑忘录》、《生活在别处》、《玩笑》、《不朽》、《小说的艺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余华选择7章的结构,肯定是有深意的。

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关于结构艺术的对话》中和索尔蒙有一大段关于7这个结构的讨论,并在最后总结道:

索尔蒙:那么在您的小说中有两种形式原型:1. 复调作品,它们以数字7为基础的结构中组合起各种共时性因素;2. 笑剧的、幽默的、戏剧化的作品,它们表现近乎不可能的事。

昆德拉:我经常幻想某种重大的、出乎意外的背叛。不过迄今为止,我尚未设法突破我和这两种形式的双重姻缘。

同时,昆德拉"rest":"分析了《生活在别处》。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第七天》也可以这样做总结:<br /><br />第一天:28页,4节,7页/节<br />第二天:32页,3节,10页/节<br />第三天:48页,13节,4页/节<br />第四天:26页,9节,3页/节<br />第五天:44页,6节,7页/节<br />第六天:22页,3节,7页/节<br />第七天:24页,3节,8页/节<br />总体节奏是一种“慢-快-慢”的步调。<br /><br />同时,各天之间的呼应也是很紧凑的。为避免透露关键情节,这里不举例了。<br /><br />在音乐中,我们称为主题再现的东西在小说中得到了合理的运用。而同时,每天的故事中不断主题的交错,也是音乐中复调的运用——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br /><br />所以,这是一篇篇幅不长——225页,我用了2个小时左右就一口气看完了——却回味悠长的小说。余华在进行一种尝试,一种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一种音乐的叙事方式,一种严谨结构化的方式。<br /><br />死无葬身之地,让我想到但丁所描述的炼狱。这里所羁留的人,没有什么宗教信仰,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他们只是人,普普通通的人。<br /><br />这是一篇写给父亲的小说。让我最感动的是一句话:<br /><br />我不怕死,一点也不怕,我怕的是再也见不到你。<br /><br />明知是永绝,却义无反顾的前行。这是男人的本色。<br /><br />多年前看《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时,我就写过评论:<br /><br />于是我想到了厄里斯魔镜:我所看到的都是一些我最迫切、最强烈(希望不会发生、不再发生)的事情。可是这些东西既不能教给我任何新的东西,也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做。<br /><br />我对这本小说的要求和期望也仅限于此。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这是一本好的小说。<br /><br />而路还在前方,我们作为活着的人,生活还是要继续。<br /><br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是一篇应该用第二人称来写的小说。自从那个名字都很少被人提及的那篇同样获奖的小说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第二人称的小说了!"

买这本书之前看了许多负面的评论,而我却是一口气看完,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这是余华用另一种手法表达了「活着」的艰难,尤其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活着吧,活着就好!

喜欢第七天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