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知日·铁道(超值附赠绝赞日本铁道风景TOP20别册) [平装]

2012-10-06 
《知日?铁道》是最受注目的“知日”全新改版每月特集!了解日本文化,不能错过的日本铁道特集!“铁道”几乎是最日本式的文化符号。目前呈现日本铁道文化的最全记录!超值附赠绝赞日本铁道风景TOP20别册!国内唯一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知日·铁道(超值附赠绝赞日本铁道风景TOP20别册) [平装] 去商家看看
知日·铁道(超值附赠绝赞日本铁道风景TOP20别册) [平装] 去商家看看

编辑推荐

《知日?铁道》是最受注目的“知日”全新改版每月特集!了解日本文化,不能错过的日本铁道特集!“铁道”几乎是最日本式的文化符号。目前呈现日本铁道文化的最全记录!超值附赠绝赞日本铁道风景TOP20别册!国内唯一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特集,值得保存。

目录

特集
铁胆新干线 12
新干线的故事 14
铁道上的国家 20
日本制造数字时代的“铁”杆粉丝 24
从蒸汽烧炉工到日本第一车站画家大须贺一雄 28
防府站的落叶 34
秘境车站,铁道的另一种情调 36
一天一铁路,骨灰级铁道fan的摄影日记 39
地下铁的魔法师 专访建筑师渡边诚 64
铁道,御宅族,痛电车 72
文字上的铁道: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太宰治与宫泽贤治 77
一期一会 铁路便当 81
博物馆印象:铁道博物馆 84
梅小路蒸汽火车博物馆 85
东京地铁博物馆 86
大阪交通科学博物馆 87

别册
绝赞日本铁道风景TOP20

主笔专栏
虫眼虫语 日本“大”和“小”的别样时空 5

Regulars
跟随森山大道,一起去做“流浪犬”。 136
漫画改编日剧-历史与成败 164
日本刀鉴赏入门之日本刀装具及名称简介 169
浮世春梦-浮世绘中的春画 172
AKB偶像魔法 177
《跳跃大搜查线》的前世今生 180

序言

个人有关铁道的有限经验
铁道或者说电车,近乎成了这个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这样一种交通方式,相比起其它国家和地区,都最为自然贴切的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不可或缺。
为什么是铁道呢?我们尝试用整个特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捕捉了很多细部,记录了很多人和事,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的答案,同时答案也可能依然在风中。
我全然不是一个研究日本铁道或者电车的专家,坦率而言,连铁道迷都未见得称得上。每次去日本,也坐过好多种的日本电车,但比起资深日本铁道旅行迷来说,都实在算不上什么。不局限在日本经验的话,借由个人经验所传导出来的感想,也可以说上几句。
比如小时候,由于工作生计,我和我爸住在湖南,我妈和我姐在湖北。为了去和我妈和我姐团聚,我和我爸经常就要坐火车去湖北。那大概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我依然记得,因为要转车的缘故,大半夜的候车厅,我们需要半宿的逗留,我横躺在联排的椅子上,头躺在我爸的膝盖上睡觉。凛冽的冷空气让人有种莫名的兴奋,其实通常是半梦半醒之间。又或者在绿皮的火车上,大家都在绿皮的座椅上横躺着,混着一些奇怪但那时我并不觉得讨厌的味道。那会儿,我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拿着玩具小车从一个睡着的人身上滚到另外一个睡着的人的身上,乐此不疲。太阳光透过火车的玻璃窗不断的晃过去,令人晕眩。简言之,那时的我,非常喜欢坐火车。
现在想想,大概是那时的我喜欢火车那种移动的空间感,因为火车行驶时间较长,总觉得有一段生活要在上面,可以去餐车吃个饭,去卫生间尿一下,这种经历和我们坐公共汽车的感觉大相径庭。另外,由于是小地方,其实连公共汽车都坐得极少,因而坐火车旅行这种经历,对于我无论如何都是有趣的,大致有现在小孩子那种去游乐园的感觉。
后来看(秒速五厘米),真的很叹服新海诚对电车空间的那种细腻还原,竟然感觉比真实的火车空间还要真实,那种细部光影的刻画,经常能唤醒一些我童年火车旅行的记忆。不同的是,或许年龄太小,我并没有在我的火车旅行中遇到像动画片中那样的女孩子,发生一些象征情窦初开的故事。
现在想来,我爸和我一样,大概也挺热衷坐火车的吧,因为每次火车旅行,我爸似乎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时间安排,三十来岁的他,仿佛心血来潮一样就拎着包随时带着我便上了火车。
只要不像春运那么多人,只要没有动车事故,我现在依然还是挺喜欢坐火车的(电车,火车或者铁道,此处因我个人经验的原因一律混用了)。这个卷首语,不是故意跑题的,是多说了点儿我个人童年在国内的火车旅行经历。和大家一样,通过这个特集,我也了解了更多有关日本的铁道和电车的故事,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们都去多坐一坐吧。
BY苏静

文摘

日本“大”与“小”的别样时空
作家志贺直哉写过短篇小说《在城崎》,这是他在1917年发表的作品,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名作。他写了一个人在东京出了车祸,受了伤,后来到但马地区的城崎温泉疗养。一日,他看见了一只死蜂,残骸落在地上,后来又遭一夜风雨的吹打,不见了,他觉得这世上是寂寞的。
又一日,他看见一只临死的老鼠正在挣扎,他觉得生命的真实。最后有一天晚上,他看见河的对岸有一只蝾螈扒在黑色的岩石上,他随便扔了一块石头想吓唬吓唬它,可意外的是他扔的那块石头偏偏打在蝾螈身上,把它一下子砸死了。于是,他感叹生命的无常、孤单和凄凉,就像出车祸一样,生命埋伏了偶然性。
志贺的作品被评论界称为“心境小说”,他观察得细腻,尤其对小生灵,他的观察尤其如此。为什么能如此细腻?他去过的城崎到底有什么东西让他产生这般感受呢?
我好奇,乘坐JR列车了一趟城崎温泉。实际上,那儿只是一个小镇子,当时是和中国同乡一起去的。其中,有个老乡过去是厨师,一直对日本菜的用料感兴趣。
据他说,日本料理零碎不堪,对材料的选择非常讲究,而且很细、很专,小的分类尤其多。所以对小玩艺儿的观察,日本人比中国人擅长,基础好,自小从饮食开始,就接受了一种对精制、对细致追求的熏陶。有时精细得连针眼儿大的事儿都会象对待火箭一样琢磨。加之,日本是一个工匠国家,尤其在明治维新以前,一个人有什么手艺,几乎成为他立足于社会之本。手艺讲究精、讲究细、讲究专,要不然就不称其为手艺。
我到城崎的头一个印象就是精、细、专这三个字。它精,精在它的垂柳小路,木舍比邻,简直就象纸糊的一样。它细,细在小桥流水旁的每一块石埤都是由来渊源,无一块是废的。它专,专在它是温泉地带,以每一池为一小馆。洗完澡,穿上日式浴衣,脚踩木屐,散步在蒸腾着地下热气的石子路上,好像走进了一层薄纱蒙面的街道,这与我从小看惯的景致太不一样了。
当然,中国也有小巧玲珑的庭台、楼阁和园林,但以往那些都是私人的领域,是封闭的,没有公众性,可能我个人的见识也少。而城崎小镇是日本传统的风景,公众习以为常,无论房屋的建构,还是街道的布局都是日本普通的样式,走到哪儿都不难看到。城崎只不过是集中了一下这种样式而已。日本式的景致小巧精细,而不象中国那么辽阔、粗旷。
城崎是个镇子,不是都市。对此,总离不开与中国乡下的比较,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样式。日本城镇的铁道线两旁经常是拥挤的房屋,有时从车窗一伸手,恨不得就够着人家的屋崖子啦。可在中国的铁道线边上是宽阔的、疏散的空间,十分充裕。
这一小一大、一细一粗、一挤一松的区别都说明了观照事物的背景不一样,或者叫它“成像”不同。所以,当我在城崎也看到了一只死蜂,在溪流边上终于找到了一只蝾螈的时候,我觉得它们是大的。放在城崎,他们的确是大的。
对“大”的印象无疑是来自于我觉得城崎小巧玲珑的认知,这个认知是先入为主的。换句话说,我固有的“大”是从中国培养出来的“大”,一旦遇到日本式的小,马上就会产生强烈的比较。同样的死蜂,同样的蝾螈(中国叫它四脚蛇),把它们放在中国的乡村里或者镇子里,恐怕我觉不出它们的大。
我没有留意过什么日本式的精细,也从没有在小生灵上寻找过人生的感怀。但是,今天我在城崎留意了,找了,于是不由地看出了志贺直哉笔下的死蜂和老鼠、乃至蝾螈都是大的,大得能让人观察出它们的悲哀,联想人生的无常。这个“大”不是生物学上的大,而是体验上的大。
从中国到日本,环境在变,日本的情调、风土、习俗礼节都像飞来的笔墨,画入我的中国原色,于是色彩匀开了,调和了。原有的中国图景里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新的配色。这样,我开始理解了志贺直哉写小生灵的心情,包括他的感叹、凄凉、酸楚以及对漂泊人生的哀怨在内!
顺便说下,城崎小镇的野猫很漂亮。
by毛丹青

相关阅读:

The Wealth of Nations (Bantam Classics)  

德鲁克经典管理案例解析(原书最新修订版)  

组织行为学教程(第2版)(升级版) [平装]   

档案管理学基础(第3版)(档案学专业教材)  

更多精彩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