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复习 >

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5-11-30 
【摘要】本文为各位考生分析了各类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只有了解选择题的分类及其特点,并在平时进行有目的、有层

【摘要】本文为各位考生分析了各类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只有了解选择题的分类及其特点,并在平时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练习,才能了解选择题的解题规律,提高解题技巧和能力。

一、选项数目分类

(1)单选题

1、读懂题,审好题,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即题干所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方面、角度和条件下回答这一问题。

2、鉴别和判断选择题肢项。在解题中可先用排除法,把所有与题干要求不符合的,不论是正向、逆向思维设问,还是题肢选项本身的错误,统统排除,然后再比较余下的题肢,用所学的概念、观点、原理判断其是否正确,并确定哪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即该选项能否按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方向、范围和意义进行解答。

(2)多选题

选择题中较难的题型是多选题。它也是政治试题种最难最容易拉开考分距离的题型,应对这类题型除了需要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熟练理解外,适度的练习必不可少,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各个知识点内涵外延。

因此做多选题是要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明确题干对题肢的要求是什么。例如题干的说法是全对的还是全错的,或者是正误混杂的;它对题肢选择的要求是相关的还是无关的。一定要注意理解题干的意思,审查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明确题肢本身是对的还是错的。审查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按题干的要求选出题肢。

做多项选择题要求必须吃透原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不必死记硬背。它重在理解、吃透,是体现能力的好题型。同时还要注意,只有直接有关联的才能选,间接关联的则不选。

二、难度分类

(1)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的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考试分析对这类题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此类题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例题1: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2006年多选第25题)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C、D)

2、数字型:

例题2: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2006年单选第15题)

A、800元

B、1200元

C、1600元

D、2000元

(C)

方法: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必定是正确的选项。

3、判断型:

特点:此题型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政治是非、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考生只要记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正确回答出来。

方法: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把题肢与题干联系起来,用记住的知识去挑选正确的题肢。

(2)理解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中等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考试中心的要求是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主要题型有:

1、比较型:

特点:此题型的题干是两个认识对象。题肢对题干中两个认识对象进行比较后的回答。学生只要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就能正确进行比较,并从比较中识别各个认识对象的特征。其形式常用“不同点是”“相同点是”或“区别是”“联系是”等词语把题干与题肢联接起来。

方法:是把题肢与题干逐一比较,凡符合题干要求的,就是正确题肢。

2、内涵型:

特点:此题型的题干内容多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题肢是对题干的理解,它不仅要求考生了解基础知识,还要求考生理解基础知识,把握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形式多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有”“应当这样认识”“是指”等词语把题干与题肢联接起来。

方法: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看它们在内涵上是否一致。内涵与题干一致,就是正确题肢。

3、发散型:

特点:此题型要求题肢对题干的内容作多侧面、多角度的理解或说明,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理解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其形式常用“正确的是”等词语把题肢与题干联接起来。

方法:凡是与题干有关的正确题肢都可以入选。

4、因果型:

特点:此题型要求考生回答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题干是“果”,题肢是“因”,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其形式一般用“由于”“因为”等词语把题干与题肢联接起来。

方法: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看题肢是否正确回答了题干要求回答的原因。

(3)运用水平类:

考试中心规定考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是选择题中的高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题型有:

1、事例型:

特点:此题型题干的内容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实材料,要求考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其形式常用“这个事例说明”、“这表明”等词语把题干与题肢联接起来。

方法:解答方法是首先要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语,以准确把握材料的意思,然后再逐一把题肢与题干相对照,凡能正确分析、评价材料的题肢,都是正确题肢。

2、引文型:

特点:此题型与上述材料型的不同,在于题干的内容引用了某人、某文件、某著作中的论断或论述。其余特点均同于材料型。

3.计算型

例题10: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A、80万,100%

B、40万,400%

C、40万,100%

D、80万,400%

(D)

三、选择题干扰项总结

(1)张冠李戴

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或相近的时事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

启示: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时事,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2)鱼目混珠

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启示:在政治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3)偷梁换柱

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题肢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题肢的概念作对照,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可选。

(4)正逆颠倒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

启示: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题肢舍去即可。

(5)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看来,题肢意思和题干非常吻合,其实是以非辩证性干扰辩证法。

启示:答这类题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

(6)因果倒置

命题者在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

启示:解这类题,一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题肢是不是题干所述原因的原因。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题肢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

(7)同义反复

这种手法通常是在果因型,或者题干有"说明"、"表明"之类的选择题中,设置重复题干意思的题肢,考生如不仔细辨析,就会错选。

启示:解这类题,要注意将题肢和题干逐一比较,舍去不属于题干的原因的题肢,如果是最佳选择题,只能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个题肢。

(8)以偏概全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

启示: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9)添枝加叶

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

启示: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10)似是而非

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11)答非所问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有意识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

启示:解答这类试题,只能选择那些和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不论其本身的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

(12)舍本求末

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

启示: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专业课想冲刺一下?点击这里,学长学姐等着你呢。

(我是实习小编李斯琪,祝奋斗在考研一线的同学们考试顺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