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考试 > 考试动态 >

2013年司法考试最新大纲简介--刑事诉讼(4)

2013-06-20 

  第十一章 立 案

  基本要求:

  了解:立案的概念、特征,立案监督的概念。

  理解:立案的材料来源,立案的条件,立案的程序,立案监督制度。

  熟悉并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对立案程序的规定。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

  立案的概念 立案的特征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立案的材料来源(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 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犯罪人的自首) 立案的条件(有犯罪事实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 立案程序和立案监督

  立案程序(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立案 不立案) 立案监督(立案监督的概念 立案监督的程序)

  第十二章 侦 查

  基本要求:

  了解:侦查、侦查权、侦查程序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的概念,侦查终结的概念,补充侦查的概念,侦查监督的概念。

  理解:侦查的任务,侦查工作的原则,侦查的司法控制,各种侦查行为的法定程序,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处理程序,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程序,补充侦查的种类,对违法侦查行为的申诉、控告程序,侦查监督的程序。

  熟悉并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对侦查程序的规定。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侦查、侦查权、侦查程序的概念 侦查的任务 侦查工作的原则 侦查的司法控制

  第二节 侦查行为

  讯问犯罪嫌疑人(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询问证人、被害人(询问证人的程序和方式 询问被害人的程序) 勘验、检查(勘验、检查的概念 勘验、检查的种类和程序) 搜查(搜查的概念 搜查的程序和要求) 查封、扣押物证、书证(查封、扣押物证、书证的概念 查封、扣押物证、书证的程序和要求) 鉴定(鉴定的概念 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辨认(辨认的概念 辨认的程序) 技术侦查(技术侦查的概念 技术侦查的程序和要求) 通缉(通缉的概念 通缉的程序和要求)

  第三节 侦查终结

  侦查终结的概念 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处理(侦查终结的条件 侦查终结的处理) 侦查羁押期限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权限 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第五节 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的概念 补充侦查的种类(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的形式、次数 法庭审理阶段的补充侦查的形式、次数)

  第六节 对违法侦查行为的申诉、控告

  申诉、控告的范围 申诉、控告的受理及处理

  第七节 侦查监督

  侦查监督的概念 侦查监督的范围 侦查监督的途径和措施

  第十三章 起 诉

  基本要求:

  了解:起诉、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及出庭支持公诉、提起自诉等概念。

  理解:刑事公诉的一般理论,提起公诉的任务和意义,审查起诉的内容、程序,提起自诉的程序特点。

  熟悉并能够运用: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提起公诉、不起诉的条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起诉书的制作,自诉状的制作。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起诉的概念和意义

  起诉的概念(刑事起诉概念 公诉与自诉的概念) 起诉的意义 刑事公诉的一般理论 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机制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审查起诉(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受理 审查起诉的内容 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 审查起诉的期限) 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 起诉书的制作和移送 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移送) 不起诉(不起诉的概念 不起诉的种类 不起诉的程序 对被害人、被不起诉人的申诉进行复查 不起诉决定书的制作与宣布)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

  提起自诉的条件 提起自诉的程序 自诉状的内容和格式

  第十四章 刑事审判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刑事审判的概念,各种刑事审判模式的概念和特征,刑事审判各项原则的概念,审级制度的概念,审判组织的概念。

  理解:刑事审判的特征、任务和意义,我国刑事审判模式的改革,各项审判原则的内容,两审终审制,审判组织的组成和运行。

  熟悉并能够运用:刑事审判相关原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任务

  刑事审判的特征 刑事审判的任务 刑事审判的意义

  第二节 刑事审判的模式

  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概念和特征) 职权主义审判模式(概念和特征) 混合式审判模式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1979年模式的特点 1996年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

  审判公开原则(概念 例外 意义 基本要求) 直接言词原则(含义 意义 适用) 辩论原则(含义 意义 适用) 集中审理原则(含义 意义 适用)

  第四节 审级制度

  审级制度的概念 两审终审制

  第五节 审判组织

  审判组织的种类 独任庭 合议庭(合议庭的组成方式 组成原则 活动原则) 审判长选任制 人民陪审制 审判委员会(概念性质 组织 任务 讨论决定案件的范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