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高级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知识点精讲: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三十

2013-04-18 
读书人网搜集整理了“2013年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精讲”,帮助考生扎实巩固基础知识,备考201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


  第六章 业绩评价与价值管理


  第三节 改进价值管理的效果与途径


  一、改进价值管理的效果


  在企业业绩评价和考核中引入价值管理并不断加以改进,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利润、产值等财务指标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管理升级和战略提升。


  (一)改进价值管理将提升财务战略


  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改进价值管理将重塑包括公司战略制定、组织架构建设和管理流程重组在内的战略性管理体系。通过强化企业的资本成本和价值创造理念,促进企业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财务战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改进价值管理将改善企业治理机制


  改进价值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加关注股东价值创造的最大化,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治理机制,协调好企业股东、管理层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严格的资本纪律,避免出现只注重规模扩张、不考虑真正的价值创造,投资规模与投资收益不成正比,导致资本回报率低下,甚至使企业陷入困境的情况。


  (三)改进价值管理将促进财务目标转换


  改进价值管理改变了“会计利润至上”的传统财务目标,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各主要职能的统一目标,引导人、财、物等各项经济资源在企业内部进行更有效的配置,有利于使经营者利润与股东利益协调一致,维护股东权益,使企业协调地运行和管理,避免企业财务决策与执行之间发生冲突。


  (四)改进价值管理将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改进价值管理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将关注焦点集中在战略上,有利于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价值创造理念,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比如,(1)将促使企业投资于预期回报率高于资本成本的项目,减少低收益投资;(2)促使企业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充分利用经营杠杆,提高销售收入的增长,从而尽可能在保持资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税后经营利润;(3)促使企业追求最优的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率,以最低的资本成本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4)促使企业避免资本支出规模过大,积极处置闲置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避免资本沉淀;(5)促使企业提高投资决策质量和效率,自觉调整业务结构,扩大价值创造能力强的业务等。


  二、改进价值管理的途径


  企业改进价值管理,促进财务战略和目标的转换,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通常需要多管齐下,实现价值管理的改进。


  (一)企业领导层重视


  将业绩评价和价值管理有机整合,引进综合绩效评价法、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等管理工具,不仅是一种管理评价体系的变化,还是一种改变企业管理理念和行为的手段,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利益调整。企业领导层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对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持,才能实现企业管理重心和模式的真正转变。


  (二)企业员工全员参与


  改进价值管理不应当被理解为是财会部门的事情,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1)领导层在有关价值管理方案决策中,应当充分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积极鼓励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参与具体方案的设计;(2)在有关价值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当确保全体员工深刻领会综合绩效评价法、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等内涵,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并能够及时掌握每个员工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以实现价值管理方案在企业内部各个层级上保持一致。


  (三)科学有效组织实施


  改进价值管理的实质是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要进行价值链再造,涉及对企业人、财、物进行重整或者重组,因此科学组织实施十分关键。

  一是应当根据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经营实际和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参照企业,确定目标值;

  二是应当循序渐进,科学分解目标值,根据企业发展阶段逐步深入贯彻价值管理理念,既不苛求一步到位,又要坚持不懈,以最终将价值管理变成一种价值创造的企业文化;

  三是应当改革企业的薪酬制度,以企业长期和持续价值创造作为业绩考核导向,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等指标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薪酬紧密挂钩;

  四是应当做好价值管理每个环节的组织实施工作,协调好企业经营系统中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业绩计量、流程与职责、技术、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经营的协调、融合和价值提升。


  (四)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来看,改进和实施有效的价值管理通常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相配套,比如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严格公平的监管政策、发达的中介服务机构、较为完善的市场数据等。

  我国企业要切实改进价值管理,提高竞争力,还需要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提高监管水平,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意识与参与决策水平,从而为企业全面推进价值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案例】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创建于2000年,是以生产柴油机为主的公司。公司自创建至今,连年盈利,从未出现过亏损, 2008年该公司利润达119万元;2009年达138万元。因此,近几年东方公司受到了外界的一致认可,公司员工对公司的发展前途也充满了信心,公司近几年的销量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公司近几年扩大了生产规模,不仅加大了对流动资产投资也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与许多国内企业一样,该公司将利润作为业绩评价的指标。对于新建的投资项目来说,只要投资能够增加利润,就可以投资该项目。该公司2010年正在论证一个扩建投资项目,有关该项目的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总投资额

500

 

比例

金额

债务资本

30%

150

权益资本

70%

350

投资回报率

7%

税后借款利率

6.5%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7.5%


  要求:

  (1)按照公司的项目决策标准,通过计算分析该公司应否上马该项目?

  (2)你认为该项目是否应该上马?简要说明理由。

  (3)你认为该公司将利润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并以是否增加利润作为决策的标准,是否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4)为提高该公司投资决策的可行性,你认为该公司应该采用什么指标作为项目是否可行的判断标准?简要说明理由。

  (1)应该上马。

  理由:如果进行该项投资可以使得公司的账面利润增加25.25万元,其计算如下:

  利润增加=投资总额×投资回报率-债务资本×税后借款利率 =500×7%-150×6.5%=25.25万元

  (2)该项目不应该上马。

  理由:该项目投资回报率低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不能增加股东价值。

  (3)不恰当。

  理由:将权益资本作为“免费资本”,不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

  (4)净现值。

  理由:净现值指标考虑了资本成本,净现值大于0,即意味着项目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案例】(2010年考题)M公司为一家中央国有企业,拥有两家业务范围相同的控股子公司A、B,控股比例分别为52%和75%。在M公司管控系统中,A、B两家子公司均作为M公司的利润中心。A、B两家公司2009年经审计后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金额单位为万元):


子公司A

子公司B

1.无息债务(平均)

300

100

2.有息债务(平均,年利率为6%)

700

200

3.所有者权益(平均)

500

700

4.总资产(平均)

1500

1000

5.息税前利润

150

100

适用所得税税率

25%

平均资本成本率

5.5%

  2010年初,M公司董事会在对这两家公司进行业绩评价与分析比较时,出现了较大的意见分歧。以董事长为首的部分董事认为,作为股东应主要关注净资产回报情况,而A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B公司,因此A公司的业绩好于B公司。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部分董事认为,A、B两公司都属于总部的控股子公司且为利润中心,应当主要考虑总资产回报情况,从比较两家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结果分析,B公司业绩好于A公司。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和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家公司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税后)(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2.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家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并据此对A、B两家公司做出业绩比较评价(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3.简要说明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优点和不足。

  1.(1)A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50-700×6%)×(1-25%)÷500=81/500=16.2%

  (2)B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00-200×6%)×(1-25%)÷700=66/700=9.43%

  (3)A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81÷1500=5.4%

  (4)B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66÷1000=6.6%

  2.(1)A公司经济增加值=81+700×6%×(1-25%)-(500+700)×5.5%=46.5(万元)

  B公司经济增加值=66+200×6%×(1-25%)-(200+700)×5.5%=25.5(万元)

  (2)评价:从经济增加值角度分析,A公司业绩好于B公司。

  3.(1)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优点:

  ①可以避免会计利润指标评价的局限性,有利于消除或降低盈余管理的动机或机会

  (或:考虑了资本投入与产出效益);

  ②比较全面地考虑了企业资本成本;

  ③能够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资本使用效率提高(或:促进企业价值管理或创造)。

  (2)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不足:

  ①经济增加值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创新等非财务信息;

  ②经济增加值对于长期现金流量缺乏考虑;

  ③计算经济增加值需要预测资本成本并取得相关参数有一定难度。



编者推荐:

2012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知识点精讲汇总: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知识点精讲汇总: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第二章

知识点精讲汇总: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第三章

知识点精讲汇总: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第四章

更多高级会计师考试信息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

   高级会计师频道http://www.reader8.com/exam/gjkj/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