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熟悉建筑布局
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就是确定场地或建筑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位置。应根据项目的生产流程,使用的先后顺序,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将性质相同、功能接近,并且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致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分成若干组,结合基地内外条件,形成合理功能分区合理使用土地。一般以道路、河流、绿化带作为边界。
例题:住宅居室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用户(ABCD)要求
A集中与分散活动;
B娱乐;
C睡眠;
D团聚。
2.建筑朝向与间距
(1)建筑朝向
影响建筑朝向的主要因素是日照和通风。由于我国处于北半球,因此大部分地区最佳的建筑朝向为南向,适宜朝向为东南向。
(2)建筑间距
影响建筑间距的主要因素有日照、通风、防火,防噪、卫生、通行通道、工程设施布置、抗震要求。住宅应每户至少有1个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获冬至日满窗口照不少于3小时。
要求熟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一、二级三级四级
防火间距(m)
一、二级679
三级7810
四级81012
高层建筑物的防火间距(m)
建筑类别
防火间距(m)
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其他民用建筑
主体建筑附属建筑耐火等级
一、二级三级四级
主体建筑1313131518
附属建筑136679
3.建筑布局原则
建筑布局方式:形体组合关系的集中式、分散式、组群式;组合手法的规整式、自由式、混合式。
要求:
(1)与场地取得适宜关系;
(2)充分结合总体分区及交通组织;
(3)有整体观念,统一中求变化,主次分明;
(4)体现建筑群性格;
(5)注意对比、和谐手法的运用。
4.外部空间设计
(1)类型
以人的视觉感受为依据,以人的视线与围合外部空间界面构成夹角为界限,将外部空间划分为三种:180以下为开敞空间;180一450时为围合空间;450以上时为封闭空间。
(2)处理手法
对比与变化、渗透与层次、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空间序列等。
竖向设计、场地排水
(四)熟悉竖向设计
1.任务
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结合用地的地形特点和施工技术条件,研究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相互之间的标高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方量,经济、合理地确定建筑物、道路等竖向位置。
2.设计地面的形式
自然地形坡度小于3%时,为平坡式;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为台阶式;平坡与台阶混合使用为混合式。当场地长度超过500m时,虽然自然地形坡度小于3%,也可采用台阶式。
3、设计地面形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