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物流师资格 > 助理物流师 >

2013年助理物流理师备考辅导——第二章仓储管理

2013-02-16 
第二章仓储管理

  第二章 仓储管理
  鉴定要点与重点复习提示
  一、鉴定要点
  1.专业知识鉴定要点
  (1)商品入库作业流程(重点)。
  (2)商品接运管理。商品到达仓库之后,仓库人员首先应进行验单,如果发现错送,应当拒收退回或清点后另行存放,并且要及时做出记录待以后处理。如果核对无误,可进行卸载。为做好商品接运工作,有关人员还需要熟悉交通运输部门的要求和制度。
  (3)装卸搬运作业计划。能根据货物搬运的效率、搬运过程的流畅性和移动装运的规模经济性,拟订装卸搬运作业计划。
  (4)储存作业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商品保管场所的选址、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商品储存规划、制定积载计划、商品堆垛设计、商品保管秩序的建立和商品养护的组织等。
  (5)商品养护内容。主要包括:依据商品性能,适当安排储存场所;严格入库验收;合理堆垛苫垫;加强仓库温湿度管理;坚持在库检查;开展科学实验研究。
  (6)盘点作用与评估。经常与定期地盘点和检查有利于确定现存量,确认企业损益,核实商品管理成效。盘点评估主要包括:盘点数量差错;盘点数量差错率;盘点品项误差率;平均每件盘差品金额;盘差次数比率;平均每品项盘差次数率。
  (7)出库作业流程(重点)。
  (8)库存分析内容与方法(重点)。
  (9)合理库存量管理。传统的库存管理思想着眼于在企业已有的生产经营结构中应用经济批量模型求解经济批量,以使企业的库存总成本最低。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改进则是降低企业库存水平最有效的手段。
  (10)经济批量模型应用(重点)。
  2.操作技能鉴定要点
  (1)商品入库数据输入标记。商品入库后,首先生成入库单,然后将入库单分成入库分单,再经人工预检在外观尺寸等合格的托盘上贴以条码标识,通过扫描托盘条码标识(或人工键入),确认货物种类和数量的输入后,即完成托盘条码与所载货物信息的注识,亦即入库数据登录注记。
  (2)商品仓库接运。商品接运可在车站、码头、仓库或专用线进行,应掌握货物交接责任划分和货运事故处理的方法与技能。
  (3)仓库总平面布置(重点)。
  (4)仓库作业区布置(重点)。
  (5)货位规划与设计(重点)。
  (6)商品堆垛设计。能根据商品的包装形状、重量和性能特点,结合地面负荷、储存时间,将商品分别堆码成各种垛形,以使商品不变形、不变质,保证商品储存安全。同时,还能够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并便利商品的保管、保养和收发。
  (7)商品养护措施。能依据商品性能,适当安排储存场所;入库能严格验收;进行合理堆垛苫垫;加强仓库温湿度管理;开展科学实验研究。
  (8)盘点差错率计算。能运用各项指标(包括:盘点数量差错;盘点数量差错率;盘点品项误差率;平均每件盘差品金额;盘差次数比率;平均每品项盘差次数率)进行盘点差错率计算。
  (9)出库复核与点交。能运用专职复核、交叉复核和环环复核方法,在备料后立即进行复核。商品经复核后,如果是本单位内部领料,则将商品和单据当面点交给提货人,办清交接手续;如系送料或将商品调出本单位办理托运的,则与送料人员或运输部门办理交接手续,当面将商品交点清楚。交清后,提货人员应在出库凭证上签章。
  (10)公共仓储费率确定。公共仓储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占用了多少仓储空间作为计费标准。主要考虑:储存物品价值;易碎性;对其他货物造成的损坏;存储量与存储的规律性;重量、密度;服务。
  (11)合同仓储费率计算。提供合同仓储服务的仓库是以较高标准设计的,专门用于处理诸如药品、电子产品以及高价值产品等货物。合同仓储公司将空间、劳务、设备组合到一起去满足客户对特殊货物的仓储需要。因此,合同仓储费率计算除了考虑公共仓储费率的确定因素外,还要考虑各项服务、责任分担等方面的成本与费用。
  (12)订货费。订货费是指为补充库存,办理一次订货发生的有关费用,包括订货过程中发生的订购手续费、联络通讯费、人工核对费、差旅费、货物检查费、入库验收费等。
  (13)保管费。包括:存储物资所占用资金的利息、物资的存储损耗、陈旧和跌价损失、存储物资的保险费、仓库建筑物及设备的修理折旧费、保险费、存储物资的保养费、库内搬运设备的动力费、搬运工人的工资等。
  (14)缺货损失费。包括:生产停工待料,或者采取应急措施而支付的额外费用,以及影响利润、信誉和损失费等。
  (15)ABC分析法(重点)。
  (16)CVA管理法。CVA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货按照关键性分成3~5类,例如: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较低优先级。
  (17)订购点(重点)。


  二、重点复习提示
  1.专业知识复习重点
  (1)商品入库作业流程。主要是:生成入库单→分成入库分单→贴上条码标识→扫描托盘条码标识(或人工键入)→管理系统分配一个目的储存货位→操作人员驾驶堆垛机行驶至目的货位→操作成功后,确认反馈→成功完成本次操作。
  (2)出库作业流程。包括:核单备料→复核→包装→点交→登账→清理等过程。
  (3)库存分析内容与方法。包括:1)对现有库存的详细分析,其资金占用量及入库控制、储位管理、库存在货分布等;2)详细掌握库存相关数据,加强对库存量控制以及跟踪管理;3)根据商品库存、采购提前期确定各类物品的经济订购批量和订购时点;4)进行盘点监督,确保对仓库货物的数量管理控制;5)在实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库存计划,以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成本。库存分析方法主要有ABC分析法和CVA管理法。
  (4)经济批量模型应用。主要有:经济批量模型、数量折扣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延期购买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等方法。
  2.操作技能复习重点
  (1)仓库总平面布置。进行库区(仓储作业区、辅助作业区、行政生活区)划分、建筑物及构筑物平面位置确定、运输线路组织与布置、库区安全防护以及绿化和环境保护等项业务。
  (2)仓库作业区布置。以主要库房和货场为中心对各个作业区域加以合理布置,布置时应考虑物品吞吐量、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库内道路、仓库业务以及作业流程等因素。
  (3)货位规划与设计。货位规划与设计原则:1)性质相同或保管条件相近的商品应集中存放,并安排在条件适宜的库房或货场;2)根据商品周转情况和作业要求合理选择货位;3)准确确定每种商品所需的货位数量;4)应注意保留一定的机动货位。
  (4)ABC分类法。能按照销售量、销售额、订货提前期、缺货成本把存货分成A、B、C三类,并采用不同控制方法进行管理,突出重点。A类物资是客户数量少的重点管理、加强防范的关键物资;C类物资则是种类众多、价值低廉、储存成本低的物资;B类物资介于两者之间。ABC分类法并不局限于分成三类,可以增加。但经验表明,最多不要超过五类,过多的种类反而会增加控制成本。
  (5)订购点。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先设定的某一点时,必须立即订货,当所订的货物尚未到达并入库之前,存储量应能按既定的服务水平满足提前订货时间的需求,计算公式为:
  订购点=平均每日需要量×备用天数+保险储备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