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MBA/EMBA/MPA >

经验分享:MPA考试的心得体会(2)

2012-07-20 
希望对考MPA的学友,尤其是考前突击的学友有所帮助。

  六、我的复习过程

  拐回头看,我的复习不是成功的。两个涵义:一是没有利用好时间,靠的是最后的突击。早在五月份,我就参加了人大组织的辅导班。如果说从那时就开始学习,也不必考前请假了。由于没有时间,在仅有的23天里,我被迫拿出6天左右的时间背单词!导致的恶果:英语作文没有抓,阅读及语法也没有怎么练,语文的作文也没有怎么看。数学更没有很好地练习。另一个涵义是:这23天的时间抓得很紧,计划得还行。23天的安排是:拿出6整天的时间背英语单词。2天时间做英语套题(以阅读为主)。逻辑将近用2天。数学用3~5天。语文基本上没有怎么看。估计也就是8~9个小时。行政、管理合计,估计用了10~12天。(除了整天,其他都是估算)。其中,用力最大的是英语单词和行政。其次是数学。从复习效果看,效时比最高的是逻辑,接下来是管理(我只通读了2遍书,背了一点大题),再往后分别是语文、行政、数学、英语。

  每天的安排:早上6:10起来,6:30出发,7:00前到工大。抢了座位以后就出去背行政、管理。一直背到9:30至10:00再去吃早饭(有个体会:吃过早饭后,有近一个小时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中午12:30吃饭后,把上午的内容大致看看,再趴在桌上睡30~40分钟。晚上到10:30结束,11:00到家。再学习到1点至1点半左右。(开始的几天时间回家后,觉得:一天学得不少,确实累了,也该慰劳慰劳自己了,于是就看郑州的电影台,耽误了不少时间,后来听从一个伙计王斌的劝告,把有线电视线拔下来,扔得远远的,效果很好。)

  六门功课的体会:英语一定要抓单词和阅读。单词是基础。没有对单词的熟悉,只是在阅读上下功夫,是舍本逐末。可以想想,假如一篇文章生词就达到30~40%,怎么去做题?所以,一定要下苦功夫把单词关拿下来。经过近10年的放松,鄙人的单词量也就是1500~2000之间。离4500还差得远。有人曾劝我说,单词要靠阅读。我认为有偏颇。曾试验了一下,在阅读中记忆,需要多次重复,需要见十几次,才能记住,效果很不好。最后终于想明白了道理:首先要在脑子(好比书架)里有这个单词的位置(在书架上有这个抽屉),下步才好往里面装东西。只有先背单词,建立一个书架,才能快速记忆。而在阅读中记忆单词,是在同时做两项工作:一是装东西,二是建立书架(档案),而这个档案是不系统的。词汇要过关,还是要先背单词。英语最初一天背4~6页(每页大约有22~25个左右的单词,一半不会)。后来我的挚友王斌告诉我他一天背30页,我以为是不可能的。后来采取逐步加大学习量,15页、22页、26页、29页,终于在第五天也达到了30页。可见没有疲倦的大脑,只有不正确的方法。事实证明,5天的英语单词记忆是有成效的(尽管成绩考得不怎么好)。大致算了一下,平均每个单词(一般只记生词)要记忆150遍以上。那几天,连坐我旁边的一个小姑娘(她考公安大学的研究生)都感到我那几天进度太快,学习强度太大,她坐在旁边感到压力太大了,受不了。:)英语作文我没有时间练,考完以后才发现英语作文也是效时比相当高的!我觉得要背范文,靠记忆转折词是不行的。先走后跑嘛。即先把基本分(有基本的句型,有基本的意思,基本能说得过去)拿到,再讲提高。考试前的时间已经没有可能让你再打基础、讲技巧了。只有抓住基本分后,才能再提别的。

  数学主要看指南和《高分突破》的例题。一定要把知识整理出来。把题型总结出来。另外,看大纲也很重要。从大纲中,可以看出老师出题的重点。数学一定要注意做题,总结题。要安排充分的做题时间。要通过做题找出掌握不牢的地方。要通过总结一个题,解决一批题的问题。最后阶段可以采取只想做题思路与实际做题相结合的方法。做套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只用一半的时间。因为考试时,由于精神紧张,有时会耽误时间。此外,强烈建议针对一些重点题型,采取“淘干池塘,竭泽而渔”的办法。即对某一种题进行专题与分析,把所有解法及注意事项、技巧、易错处都写出来,比较其做法优劣,分析其所用的环境,做到胸有成竹。下一次工夫,用一辈子。概率感觉有点难,可能是时间不充分,复习不够所致。不过,最后也没有过于关注。毕竟还有很多抓分项等着我去学。

  行政主要靠记忆。考过试的人都知道,只要两天不背行政,就要忘掉一半。实在恨人!由于行政的内容与管理的部分内容有重复,但二者的表述都不是太一致,容易弄混淆。所以在行政上下的功夫非常大。首先是会,其次是汇。会的阶段大致用了25~35个小时(基本上是靠背,每天早上背2.5个小时,一次背1~2章,复习2章,循环背)。汇,靠的是每天下午的复习,列网络图、脉络图。晚上睡觉前再温习一下。

  语文没有什么可以复习的。主要是在网上下载了谷衍奎的《MBA语文作文范文23篇》,细细地读了读,对短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内容(一般段落也就是3~5个句子)有了一些认识。有时间最好练个5~10篇。

  管理并不需要着力背,重点是理解。我们从管理的题型就可以看出,客观题要占70~80%。因此,把握住管理的基本思想、各个流派理论、各个方法的实质和区别是关键。通过做选择题来掌握知识是一个捷径。管理大致用了15~20个小时看了两遍书,看得较细。其余时间主要是做题,对比记忆。

  逻辑建议先看《高分突破》,再拐回头看《指南》。逻辑就是几个图和几个定式。几个图:逻辑方阵图、模态方阵图。还有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三段论的7个特点及应用,等等。逻辑做3~5套题即可。再多也是浪费时间。

  另外,考试的安排顺序是英语、管理、行政、综合。这样的安排对行政和综合非常不利。19号下午考完管理后一翻行政,感到50%以上的内容都记不准了,大吃一惊。要知道,鄙人下了多少功夫!原来是滚瓜烂熟的。结果当晚7点至8点先睡了1个小时,起来后从头至尾又细细地滤了两遍。已是凌晨4:30。睡到6:30,起来再滤了一遍。就这,还有一道4分的题不会,一点印象也没有。

  综合安排在下午,由于是发散思维(语文)、逻辑思维(逻辑)、收敛思维(数学)的综合,要在3个小时内得到高分,实属不易。我是用了23分钟的时间做完逻辑,直接做语文的选择题,而后写作文,回头再做数学。时间刚刚好。主要时间耽误在语文作文上,光题目就考虑了4个。数学由于不扎实,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从考试所花的时间看,管理最轻松,大约用了40分钟就做完了。行政1个半钟头左右,英语2.5小时,综合2小时45分钟。

  七、复习阶段的心理调整

  复习阶段,心态的调整很关键。良好的心态是复习成功的最大保障。现就复习中的几种心态作一简要分析:

  1、坐不下去。老是不能进入状态,学习的时间没有休息时间多。我有个同学,12月份来郑州在我这里借住,考MBA。他的最大毛病就是坐不住。一会起来喝水,一会起来散步,要不就是和我探讨国际局势,要不就是看电视休息休息……对策: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坐下来。坐下去就要4、5个小时不起来,哪怕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只要坐上半天,就好得多。

  2、厌烦情绪。复习中间过于疲累、厌烦,或者由于进度太慢而急躁,坐不下去。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学到家(方法、时间安排、自我控制等方面还欠缺),还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就象跑5000米一样,400-800米的时候最难受。挺过去,你会发现原来那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此外,还要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有问题了?或者是自己的休息不够,还是自己内心的急躁?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问题,可以向其它人请教、学习,增强信心,改善方法。告诉自己:人是矿,要挖,越挖越有。只有彻底地解放了自己的智力,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如背英语1天背30页,就是解放了自己(22*30=660,660*50%=330>>60,即每天背30页,每页22个单词,生词占一半,这样每天就可以背330个生词,远远大于每天背6页。这就是观念的解放→方法的解放→智力的解放→自己的解放)。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内心的急躁),就要平心、静气、沉下来。复习中要松紧适宜,注意节奏。在每天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到:能够感到一种愉快、清晰、快速而匀速的节奏。切记:要不断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强大。

  3、焦虑情绪。考试快到了,而自己还有许多没看,焦急不堪。学这也不是,学那也不是。对策:不要急,要科学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全面统筹,兼顾重点(影响抓分的因素是关键)。等你复习完后,你才会发现,原来全部复习完,不需要几天。记住,焦虑情绪与事无补,反而会造成损害。关键是心不要急,要合理计划,把握好节奏。决不能让焦虑情绪控制自己,要想方设法地去消除它。

  4、悲观情绪。总以为别人复习得比我好,老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不行了,我完了,我肯定考不上了。离考试还有12~14天左右的样子,我正感到绝望:英语单词背了6天阅读仍感到有难度作文写不出来,行政前背后忘老记不住,数学进展不大课本读起来费劲做题老错,管理进展不大,逻辑还是模模糊糊,语文还没有开始。这么多的内容我怎么能够复习得完?!当时心里就认定:别人肯定比我学得好,他们着手早,基础又比我好,有的去年还考了一次。就我这种状态,肯定不行。于是开始放风:我不行,今年的任务就是把你们(两个学习伙伴)送进人大,明年你们再来接我……可是他们就是不信,无奈只好硬撑下去。总不能半途而废呀!那样太丢人了。就这样,自己也不敢说,只好继续学。经过两三天的悲观情绪以后,总算总结出来对策了,那就是:复习是一个补窟窿的过程。一开始谁都是千疮百孔。当我们看别人的时候,总是在很远的地方看。总以为这个人穿得衣服多么齐整,毫无漏洞,其实,走近一看,他们全身也都是布眼,也是窟窿多多。这么多窟窿眼,搁谁身上谁都急。关键是要抓紧补。能多补一个,就少了一个。告诉自己,一个一个地补,你所做的是比对手更快地补,比他们补更多的窟窿。没上考场前,只有两种人能够说自己复习好了。一种是确实复习好了,刀枪不入,但这种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还一种人是不会学习的人,只是达到了“会”的阶段,没有达到“汇”的高度:打开书瞄一眼就能呜哩哇啦背出来,再合上书一做题就“忘”(其实这就是不会,是知识没有完全掌握的表现)。这种人是傻子,不知道自己是真不会。

  5、临考前的紧张情绪。在考试马上开始前,可以看到很多人还在抱着书本狂背。这不好。分析:由于对自己的情况最了解,所以临考前会发现,原来没有完全掌握的还有许多。总想再多看一些。对策:既然已经这样了,还是祈望出题者考的都是你会的内容吧。不要再看了。在这种焦虑心情的影响下,再看只能起一个安慰作用,记的东西不会牢,反而会影响原来已经记住的内容。其实,该掌握的早已掌握了,没有掌握的肯定也记不牢。要有信心:别人不比我强多少。比我强的人,也不会有多少。考试能否考好,关键在于发挥好,根子还是在心理上。解决办法:制定计划时,要科学合理,留有余地。要求自己,在考试前三天,必须全部复习完。

  要拿得起,放得下。考前的那天下午最好要放松,这时该复习的都已复习,该看的也都看了。如果真的还有不会的地方,那也不要看了。毕竟,漏洞只有自己知道,外人还以为你是刀枪不入呢!当然,真是关键东西还是要看的。只是你早干什么去了!晚上可以稍微看两眼,早点休息。要对自己有信心。

  6、疲倦情绪。复习是紧张的,高强度的。在心理上,要防止因激励过度而感到累、疲倦,感到跟不上。克服疲倦,最主要是靠适时的休息、转移注意力。学习中要找出自己每天的学习周期、效率曲线,针对各个时间段的特点来安排好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要找出最佳休息时间。同时,也要自我暗示“不累”。在休息期间、散步之余,努力想些可笑的事情,努力在身边发生可笑、愉快的事情,从而舒缓自己的情绪。

  7、关于在处理工作与学习时的心态。临考试了,必须要请假。但是又不想让别人说三道四。所以在请假上总是存在一种消极思想。分析:单位中与同志、与领导的关系是平时建立起来的,关键时候,一定会得到大多数人真心的支持。就是平时没有处理好关系,也可以以后在其他方面尽力弥补,而不能在学习方面让步。其实,如果你在十年后看今天发生的事情,那么所有现在看起来不得不去处理、协调的关系,如别人的议论等等,都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考试的结果:考上,还是没考上。反之,今天你干得再多,十年后你看今天,也没有什么痕迹。只有考试的结果,才是你一生中的一个脚印。因此,不要不好意思向领导请假、装病,不要在乎别人怀疑的眼光等等。有一种人是没什么本事,也干不成什么事,只有取笑、打击别人的本事。对策:站在人生的高度,分清孰轻孰重。考前唯此为大,要排除一切顾虑和一切不必要的想法,不就是一个月么。由此造成的所有的不愉快都可以在其他时候、以其他方式进行化解。真的,考完试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处理是正确的。这里,仍要感谢我的挚友王斌。是他极力督促我请假的。之后,我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互相出主意,都较好地处理了考试与工作、领导的关系。在此,很感谢我的处长,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回想起来,当时有些事情我做得不像话。:)不过,他没有介意,反而给予了理解和支持。(比如,他同意我的请假后,我问他,你看单位要有事,我什么时间给你联系?还有一次处长有事到处找我找不着,只好让司机晚上11点以后到家来找。)

  还有的人感到,工作太忙,自己实在是离不开,请不了假。总是想:“等单位事情不多时再请假”、“这一段实在是离不开,单位太忙了,领导肯定不会同意”,等等。须知,时间不等人。我们都是将近30的人了,不赶紧拿文凭、赶紧学点东西,再过几年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考MPA是我们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且是现在就要做的事情。再说了,毛主席这么伟大,离了他老人家地球照样转。我们不过是个小人物,离开我们单位也照样转。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干活的人。你暂时离开一段时间,领导就会安排其他人来暂时干你的工作。在这个时候,关键是你的决心大不大,考上的欲望强不强。记住:做一件事情有十个要做的理由,更有一百个不做的理由。关键是你自己的态度。

  8、关于心态调整的几点体会:

  ①丢掉幻想,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②要有决心,有毅力。此时不拼,什么时候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毅力,就要坚持到最后,再苦、再累都要坚持到最后。到最后的几天,我的伙计常常吟诗:“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我觉得非常适合此时的心情。

  ③始终保持内心的强大。平心、静气、沉下来。要:步伐坚定,不急不躁,不拖不宕,按步就班前进。我感到,平稳匀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最好象涓涓流水,不急不缓。

  ④不要考虑过多的事情。你的一切思想要集中在:比对手更快、更多地补漏洞。其他一切想法都要抛掉。最好能够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⑤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自己想当然认为,这个题型不会考。如数学有一道题,就是以为不会考,放过去了,非常遗憾。其实,要彻底弄明白这个问题,只需要十分钟时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