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MBA/EMBA/MPA >

欧洲第一商学院HEC国际化之路

2012-04-13 
商学院的管理者面对不确定性,需要“多元化的包容”,战略上清晰,管理上则要柔性、深入。

  “请别担心,Barre女士虽然是法国人,但她可以讲流利的汉语。”在对一名来自中国的EMBA候选人谈及如何进一步联络巴黎HEC商学院时,其在中国的一位工作人员肯定地说。

  Barre是HEC的亚洲事务发展总监,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在位于中国北京的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汉语,这几年她到中国的频率愈发多起来。

  HEC眼中的国际化

  不难看出,这是院长韩马南索(Bernard Ramanantsoa)和HEC管理层对像Barre这样职位的管理者的安排,是有其深意的。HEC过去数年间的重要策略之一,即把中国看做是他们全球扩张的重要地点虽然在HEC担任院长职务超过17年的韩马南索不愿意用“市场”这个词语来形容中国,他一再强调,HEC的目标是培养一群能够通过自身能力影响世界经济的人,因此,他更愿意将中国看成是一个能够让这群人提升自身能力和软技能的地方,让他们以多元化视角看待全球化、国际化。

  翻开巴黎HEC商学院的介绍,不难发现,这家位于法国巴黎的商学院,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它既有伦敦、纽约项目,又有北京、上海、莫斯科项目,还发展了卡塔尔项目。

  1998年, 这家商学院就开始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展开合作,合作领域涵盖了EMBA和MBA以及高层管理培训等诸多项目。而近几年开设的上海班和北京班,则借助了中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力量。

  不能不说,这家商学院对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价值了解之深令人惊讶。

  “为了帮助我们的‘领导者’理解不同文化,我们与越来越多的全世界顶尖的当地商学院展开多方位的合作。”韩马南索说。

  在他看来,巴黎HEC商学院对于国际化的认识,首先是出于对能够影响世界经济的那样一群人的需求的理解,他认为,这群人需要更多地掌握不同文化下如何发挥影响力的技能。

  通过合作项目全球化

  “我们要用同样的标准和同样的程序对待国际化”,韩马南索认为,要保证HEC的品牌价值,就要坚持一些原则。

  出于这样的考虑,巴黎HEC在全世界寻找的合作伙伴,都是当地排名靠前的商学院。对于那些担心商学院之间不能很好融合,欧美商学院与新兴市场商学院之间的合作更多是基于经济利益考虑的问题,韩马南索认为,还是要先从学术角度出发,来看合作伙伴是否合适。

  “中国的顶尖商学院近5年来发展飞速,它们采取了和欧美顶尖商学院同样的认证标准,另外,在师资上,它们吸收了欧美优秀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与中国的商学院展开合作近15年,韩马南索发现,中国商学院的发展速度快,质量颇高,特别是在学生方面,他并不掩饰自己的溢美之词,“中国学生的潜力非常之大。”

  “合作项目先天就拥有口碑,如果能够将双方的优势发挥出来,则会成倍数地强化口碑。”韩马南索说,在过去数年间,不论是与美国的顶尖商学院合作,还是与中国的顶尖商学院合作,都将原本“区域化”的品牌很快提升为“全球化”的品牌。

  以变化应对变化

  即便是有着127年的发展历史,同时连续在FT商学院评比中排名欧洲第一,巴黎HEC还是“诚惶诚恐”地对待商学教育。

  韩马南索承认,近年来的“不确定环境”的确对商学院的招生对象,比如潜力领导者和企业高管等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但成熟商学院面临的不应该是不确定的问题,而是应该对变化早作打算。

  除了法国教育部等官方机构的要求必须要对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之外,HEC也主动进行案例课程等的修订。

  “我们会根据目前的情况,更加关注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比如,我们加大了地缘政治学、环境气候等课程的比例。”

  韩马南索说,HEC的经验是,要和企业、高管保持密切的沟通,通过细致周详的调研,了解需求。“即便不是金融危机或者是欧洲经济动荡,我们也会每三年就更换课程。”

  “商学院这个概念真正形成,不过15年左右。”韩马南索说,欧、美、亚洲等商学院开始使用同一个体系、同样的规范,这意味着为所有商学院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强调,商学院的管理者面对不确定性,需要“多元化的包容”,战略上清晰,管理上则要柔性、深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