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校简介 >

韩山师范学院怎么样

2011-12-05 
韩山师范学院怎么样学校名称  韩山师范学院成立时间  1903年  学校简介  东区大门韩山师范学院具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优良育人传统。学院前身可追溯到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建立的“韩山书院”。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

韩山师范学院怎么样


学校名称


  韩山师范学院


成立时间


  1903年

  


学校简介


    东区大门韩山师范学院具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优良育人传统。学院前身可追溯到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建立的“韩山书院”。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改韩山书院为“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1912年更名为广东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1921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韩山师范学校,1958年由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由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学院于199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开始分别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等级。

  一百多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学院继承古书院严谨治学、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经过一代又一代韩师人薪火相继、言传身教,形成了“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优良校风,共同铸就了学院今天的繁荣与发展。学院已经为社会输送了7万多名师资及其他各类人才,涌现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旅港爱国实业家、广东十大慈善家陈伟南,台湾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其铨,文艺理论家陈传才,历史学家郭豫明,首届全国“十佳”公务员、广东省公安厅原副厅长朱明健等。近年来,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特色办学”的理念,培养基础实、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形成了“秉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融汇潮汕区域文化精华,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粤东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的鲜明办学特色,多次获得省、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为广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粤东的高等教育创造了响亮的品牌。

    东丽区学院包括校本部和陶瓷学院校区,占地面积73.3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2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7.6万平方米。目前,拥有各类教学实验室8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999万元。图书馆面积近2.8万平方米,藏书132万册,中外期刊2850种;实现电脑化管理,拥有可供读者光盘阅览和普通阅览的座位2285个。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微格教室等各类教室263间,教学科研用计算机近3000台;已建设校外就业见习实习基地92个。学院建有一批设施先进、器材齐全的体育场馆,以及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学生宿舍,为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提供良好条件。

  学院校本部设有数学与信息技术、物理与电子工程、化学、生物、中文、政法、外语、教育、旅游管理、体育、音乐、美术共12个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设有39个本科专业(含7个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17个,非师范类专业22个,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和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学院面向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海南、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安徽、甘肃、贵州、湖北、浙江等十六个省(区)招生。陶瓷学院校区设有基础教育师资、陶瓷工艺、管理3个系。校本部和陶瓷学院校区普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5000多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905人,其中专任教师近66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52%和38%。一批留学归国的学者已经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重要的岗位。学院聘任国际汉学大师、校友饶宗颐先生为顾问教授,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俞元洪,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昌盛,哈萨克斯坦国立美术学院教授、前苏联功勋艺术家木拉帅夫?卡米力等为客座教授。

  学院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在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在全国和广东省各类学科比赛和科技竞赛中荣获佳奖。在第九、十两届全国和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赛中获得2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连续获得省级“优胜杯”。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注重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常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和教师莅校讲学和任教;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韩国大田大学、日本国立爱媛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学院等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我院还在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传播中国文化,为中哈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5年,学院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有来自英国、哈萨克斯坦、韩国、泰国等国家留学生到我院就读。

  我院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技能娴熟,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安于本职工作,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自2002年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6年高达98%以上,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

  传承历史辉煌,谱写改革华章。学院将秉承百余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坚持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相结合,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构建和谐校园,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资料截至2009年9月)


历史沿革


  韩山师范学院的历史,以清光绪廿九年(1903)为转折,之前是古代书院,之后是近现代师范学校。

古代的韩山书院

  韩山师范学院的前身韩山书院,可追溯到建于宋元祐五年(1090)的韩文公祠。早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来潮州任刺史。在任期间,他置办乡校,开启潮州兴学育才之风,驱鳄除弊,纾解民困,深得地方百姓拥戴。潮州人崇敬他,遂将山水易姓。韩愈登临手植橡树的笔架山被称为韩山,韩愈驱鳄的恶溪被改称韩江。宋代潮州兴建韩文公祠,祀贤传道,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于是有了韩山书院。“潮人以思韩之故,而有庙祀,而有书院,扁以韩山。”(《永乐大典》卷5345第19页)“庙学结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规制。书院以祀贤为第一要义,韩山书院的出现,与潮人祠祀韩愈紧密联系在一起。

  宋元祐五年(1090),潮州知州王涤,在城南建昌黎伯庙。“置膳田,养庶士”,祠祀韩文公,号称书院(参见祖植椿《重修韩祠碑》,载《潮州市文物志》6-16页)。

  淳熙十六年(1189),知州丁允元迁韩庙建于水东之韩山,原地遂墟。

  淳祐三年(1243),郡守郑良臣在韩庙故地建韩山书院。“外敞二门,讲堂中峙,匾曰城南书庄。后有堂匾曰泰山北斗,公之祠在焉,旁立天水先生赵德像。翼以两庑,四辟斋庐,曰由道,曰行义,曰进学,曰勤业。山长堂长位于祠堂之左右,仓廪庖湢井厕,靡不毕备。复拨置田亩山地为廪士之费,租入附于学库收支,董于佥幕。洞主郡守为之,山长郡博士为之。职事则堂长、司计各一员,斋长四员,斋生以二十员为额。春秋二试,则用四书讲义,堂计斋职以分数升点,一如郡庠规式。春秋二祀,则用次丁,郡率僚属以牲币酒醴献,工歌东坡祀公之诗以侑之。此书院创始之规模也。”(《永乐大典》卷5343第44页)

  淳祐五年(1245),陈圭任郡守,对韩山书院“尤切加意,春秋课试,亲为命题,讲明四书及濂洛诸老议论,以示正学之标的。捐金市朱文公所著书,实于书庄,与士友共切劘之。又刊复斋所书仁说于二壁,以广诸生之见闻。拨钱一千五百贯,置田益廪。增塑周濂溪、廖槎溪二先生像,并祠其中。”(《永乐大典》卷5343第44页)

  林希逸在咸淳五年(1269)撰写的《潮州重修韩山书院记》中云:“韩山书院余闻之旧矣..….前使君郑公良臣筑室于斯,匾其三门:曰城南书庄论堂;曰宗道祠室;曰泰山北斗,文公居中,天水赵公左,濂溪槎溪二公右。两庑四斋,职员十,生徒倍,食之以田。”(《四库全书》第1185册第669—670页)可见当时韩山书院已具相当规模。一是有主事机构,设洞主、山长、堂长、斋长、司计等职事;二是讲堂、祠堂及斋舍等设施完备;三是拨廪置田养士,经费有着落;四是讲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四书经义及周张程朱理学为讲学考课内容,重讨论切磋以广诸生见闻;五是每岁行春秋二试、二祀,成为定制。世人评曰:“潮为广左甲郡,文物亦诸郡甲,在昔学宫雄伟,韩山书院亦然。”(见《永乐大典》卷5345第31页)

  宋元更替之际,韩山书院毁于兵火。

  元至元廿一年(1284),韩山书院重兴。

  至顺二年(1331),潮州路总管王元恭,拓建书院祠祀孔子、颜子、子思、曾子、孟子一圣四师,韩公、赵德、陈尧佐配享,宋代王涤等诸贤守从祀。建原道堂及“由道”、“进学”二斋舍,作为诸生肄习之所。院舍祠祀一一具备,宏敞壮伟倍加于前。书院弦诵之声,成为潮郡之一伟观。(见《永乐大典》卷5345第36页)

  至正十二年(1352),书院又毁于火。

  至正廿六年(1366),潮州路总管王翰,在城西南大隐庵旧址重建韩山书院。

  明代,建在城西南大隐庵旧址的韩山书院继续办学。永乐至万历年间,先后8次重修、维修。

  康熙廿七年(1688),韩山书院改为南隅社学。

  康熙卅年(1691),惠潮巡道史起贤,于笔架山麓新建昌黎书院,南隅社学后改称城南书院。自此,昌黎书院与城南书院分立。昌黎书院建于韩文公祠左,“文庙为展谒释奠之地,书院则讲学课文之所,相须有成,不可阙也。”(见《昌黎书院碑记》)

  雍正十年(1732),潮州知府龙为霖将昌黎书院扩而新之:为楼曰振华(作藏书之所),为堂曰原道,为书舍厅屋凡110间。复称韩山书院。此后的韩山书院隶于惠潮嘉道,广录惠、潮、嘉3州生童来院肄业,由巡道主持课试甄别。

  嘉庆至光绪初年,驻潮巡道曾先后3次重修韩山书院。

  光绪廿八年(1902),岭东兵备使者丁宝铨,重修韩山书院院舍。“书院适居韩山之半,韩公祠及陆公(注:陆秀夫)祠均附丽焉。院门前临清池,气象轩朗。院宇随山势为转曲,颇极涵蕴幽窕之致。入院摄层而上,江山之胜,揖于几席。三州人士读书其中,实足存养天机,蓄蕴奇伟。”(见《重修韩山书院记》)

  据资料考查,清代在韩山书院担任过山长、主讲的人士中,有进士15名,举人5名。如乾隆七年(1742)担任山长的佘圣言,是雍正年间进士,当过纂修官,后回陆丰,出任韩山书院山长后,为韩山书院制定学约8条:敦实行、崇经学、正文体、严课程、习声律、谨礼节、重友谊、戒轻薄。任职5年,严于管教,倍受称赞。光绪年间,韩山书院所课,除四书经文律赋等旧学外,也兼授西学。台湾著名爱国志士、诗人、教育家丘逢甲,于光绪廿三年(1897)掌教韩山书院,主讲维新之学,对传播民主爱国思想,培育时代新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宋创建起到清末,韩山书院迁建、重建、修葺达20多次,一直是粤东兴学育才、人文荟萃之地,始终占据着州、路、府、道之学的重要位置,对粤东地区文化的传播、教育的发展、民风的善化、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目前所称的建校,是从清光绪廿九年(1903)由古代书院改办为师范学堂时算起,至今100多年。

  戊戌维新运动后,全国开始学西方、倡新学。光绪廿八年(1902)颁发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中学堂内应附设师范学堂,以造就小学堂教习之人才”;“高等学堂应附设师范学堂,以造就各处中学堂教员”。光绪廿九年修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1903年的《癸卯学令》),进一步提出了师范学堂的独立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势下,惠潮嘉兵备道褚成博与潮州乡绅,共倡新学,将韩山书院改为师范学堂,称“惠潮嘉师范学堂”,翌年正式呈准立案。于是,惠潮嘉师范学堂成了我国第一批培养师资的专门学校之一,也是广东省最早创办的一所师范学校。“广东省师范学校,民国纪元前即已成立,如惠潮嘉师范学堂创立于纪元前九年。”(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民国23年开明书店版第336页)惠潮嘉师范学堂以原韩山书院膏火作经费,惠潮嘉兵备道任管学官,道署拨款建筑校舍,购置图书设备,聘康咏任监督,配置监学、教员和庶务,开设2年制初级简易师范科。虽课程简略,然负责有人,尚显新学生机。光绪卅三年(1907),开办5年制师范完全科(注:又称旧制本科,相当于现在的中等师范程度),间年招生。至1912年的9年间,共培养简易科毕业生103人,完全科毕业生53人。

  辛亥革命后,学堂纷纷改为学校。1912年,惠潮嘉师范学堂改名广东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温廷敬为校长。由于政局不稳,战事频繁,政府无暇顾及,学校经费不足,且多次驻军,校具损失,图书毁弃,学生难安于学,学校发展艰难,苟延维持。至1921年10年间,仅培养完全科毕业生115人。

  1921年,惠潮梅师范学校改名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翌年8月2日,潮汕发生历史罕见的“八二”大风灾。二师校舍倒塌,校具损坏,图书仪器荡然无存,学生星散,校长辞职,学校几近停办。是年9月,省教育委员会委任方乃斌接任二师校长。方校长到任后,与全体员生合作,一面修葺教室,召集学生上课,一面奔走募捐,向社会宣传“非振兴教育,不足以立国”,“发展师资”,“为导教育之先路”的真谛,募集资金重建学校。1924年5月,方乃斌校长与谢贤明教务主任一同赴沪;翌年5—7月,又偕杜定功舍务主任同赴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槟榔屿各埠;另派卢鸿恕舍监、林安祜教员到暹罗;全校师生则数次在潮汕各地,向社会各界、海外华侨、潮籍乡亲广泛募捐。蒙海内外乡亲及热心教育人士之赞助,共募得银洋5万余元。数年之间,在遭重灾的废墟上,新建教室 10间,宿舍2座,图书馆、校务室、会食厅、厨房、浴室、音乐亭各1座。同时,填筑操场,修筑校道,种植花木,添置校具图书,扩充班数,校容焕然一新,蔚为潮州之胜地。随后,再经谢贤明、李芳柏相继接任校长,励精图治,完善规程,聘任名师,扩大规模,使二师得到复兴发展,全校欣欣向荣。此时,二师开设有乡村师范科、高中师范科,还办有图工乐体讲习科、幼稚师资班,附设小学校。以1932学年度为例,在校高中师范、乡村师范、简易师范、图工乐体4科共10个班,学生477人;附小7个班,学生247人;教职员计56人。是全省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师范学校之一,屡屡受到省教育主管部门的通令嘉勉。1931年2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对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嘉勉令称:“校长谢贤明对于校务进行,甚为努力,教职各员,均能一致合作,共谋发展,学生亦勤苦力学,著有声绩,具见实心任事,无忝厥职,至可嘉许。”(见1932年10月《二师一览》第10页)

  1935年,学校再度改名,称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1939年5月,为避开日寇铁蹄践踏,在潮安县城沦陷前夕,韩山师范学校由李育藩校长主持,举校搬迁到揭阳县智勇乡古沟村水尾寨(今揭阳市揭东县白塔镇古沟乡)。由于搬迁及时,图书仪器设备得到了保全。在古沟,学校租用1座三进祠堂张氏祖祠(聪训堂)和10多间民屋,并搭建篷棚,权当教室和宿舍。全校师生在抗日图存、民族解放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困难坚持办学。6、7月间,潮汕平原多处相继沦陷。为方便沦陷区的学生借读,从当年秋季起,韩山师范学院除开办普通师范科、简易师范科之外,特开设了中学部,招收初、高中学生,还根据省教育厅的指令,接收侨生插班就读。在那战乱和屈辱的岁月里,潮汕教育界名流纷纷避难云集韩山师范学院到古沟任教。1944学年度,学校共有教师39人(不含行政职员和工勤人员),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5人,大专学历11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师资阵容强大。当时,不仅沦陷区,还有揭阳、潮阳、普宁、惠来、丰顺各地学生纷至沓来,诚心求学。1944学年度计有师范部、中学部共21个班,学生844人,附属小学学生400多人。

  1945年2月,揭阳县城沦陷。学校再度内迁,搬往灰寨村(现属揭西县),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韩山师范学院内迁历时6年又9个月,在敌后那种特殊的艰难环境下,共培养各类师范和普通中学毕业生1250多人,占韩山师范学院开办以来40多年里各类毕业生总数的46%。这是韩山师范学院办学史册上光荣的一页。

  抗战胜利后,学校派员回潮州,清理校产,修葺在日伪军占领期间被破坏的校舍。1946年2月,全校从揭阳迁回潮州原址。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韩山师范学院的进步师生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在地下党组织的引导下,先后有70多名青年团员于1949年5月前后,北上潮安凤凰山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为解放潮汕、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韩山师范学院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3日潮安解放。12月27日,粤东行署、潮安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郑淳为军代表接管韩山师范学院。

  翌年5月,郑淳任校长。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新中国的韩山师范学院拓展校园,增建校舍,充实图书设备,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学习新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实行教育改革,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按照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教育学科的教学和教育实习,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全体教师经过1952~1953年寒暑假的“思想改造”学习班的学习,以及抗美援朝、**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革命斗争”的锻炼,政治觉悟、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课外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锻炼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形成了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团结友爱、尊师守纪的良好风气。先后开设普通师范、简易师范、音体、美劳等科班,附设小学行政干部轮训班和中师函授教育。在解放初期短短的数年里,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师资和教育行政新人才。以1954学年度为例,师范部共有24个班,在校学生1159 人,教职工102人。又以1956年为例,中师毕业生共329人,其中考上高等院校和中学师资班继续深造的有190多人,其他的毕业生分配到潮汕、兴梅各市、县小学或中学工作,后来大多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行政骨干。

  1958年秋,在全国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形势下,韩山师范学院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由汕头地委主管文教工作的副书记李雪光兼任校长。设置文史、数理、生化、外语4 个科,开办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7个专业,附设初中教师训练班、 农业中学教师训练班和中师函授部,面向潮汕、兴梅、海陆丰各市县招生,培养初中教师,轮训提高在职初中、小学教师,办附属小学。其时曾办有1期俄语教师培训班。校园面积扩大到80多亩,另辟有游泳池,桃坑、后坑、小陂、小心坑4个农场,以及生物实验园地。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除课堂教学外,师生要经常参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接受各种实践锻炼。1961学年度在校专科学生1270人,教职工217人。

  1961年,国家实行“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大专院校设置。韩山师专遂于1962年秋停止招生,1963年7月停办专科。在1958—1963年这5年里,韩山师范学院共培养大专毕业生1356人,培训初中、农中教师1306人,一大批在职小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达到了中师毕业学历水平。

  专科停办后,学校分设为韩山师范学校和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校开设中师班,面向汕头、潮安、澄海、饶平、南澳等市县招生,为5市县培养小学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则举办学校行政和教师培训班,为全地区轮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行政干部。另有附属小学2所,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校各方面的正常秩序都受到严重冲击,教师挨斗,教学活动和招生中止。韩山师范学校校名一度被改为工农师范学校。

  1968年,两校合并。起初仍称汕头地区工农师范学校,后称汕头地区师范学校。

  1971年以后,开始以推荐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开办1年制或2年制文科、理科、文体、英语等中师班。实行所谓“开门办学”,学生除校内课堂教学外,要常下农村搞教育运动和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共培养各类中小学师资2000多人。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和统一招生制度。韩山师范学院获准开办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大专班。

  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韩山师范学院恢复了大学专科建制,定校名为韩山师范专科学校。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韩山师范学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关心韩山师范学院的发展;海内外校友支持韩山师范学院的建设;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挖掘潜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至1993年,开设的专业已由起初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逐步增加到包括英语、政史、化生、微机应用、电子技术、体育、音乐等共14个。期间自1990年起至1993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中文、数学2个专业本科班。1993年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952 人,教职工425人,校园面积1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这个阶段培养的全日制普通师范专科毕业生共6995人。

  学校还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1983年起连续开办6期政治和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科,招 收40岁以下,具有5年以上工龄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干部进行为期2年脱产学习;1985年起开办4期3年制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除函授教育外,1984年以后,相继开办中文、英语、微机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夜大学。

  为了适应广东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在1985年《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将韩山师专升格为本科师院的意见。经过多年的积极准备,1992年,省计委、高教局组织专家组对韩山师专升格问题进行了考察、论证,经省政府同意,于1993年3月20日呈报国家教委将韩山师范学院升格。5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考察组莅校实地考察。10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在长沙举行评审会议,会上一致通过韩山师范学院升格。12月11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院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中等教育师资和地方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为中学教育和农村教育事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1995年1月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为建设合格的本科师院,适应全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需要,学院制订了《韩山师范学院事业发展规划(1996~2005)》,建设稳步发展。开辟占地320 亩的校园新区,建筑2 万平方米的理科大楼主楼,建立了师资建设基金,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以优惠措施吸引人才,使教师队伍得到壮大、提高。学院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加对教学的投入,搞好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整顿教风、学风,健全教学制度,严格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初期实行本专科并举,多学制并存,逐步减少招收专科生的比例。1998学年度,全日制在校生达到4003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227人,非学历教育在校生1493人。1998年4月,即在首届本科生毕业前夕,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个专业,以及学院办学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评审,同意韩山师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5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了首次由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高校简介:http://www.reader8.com/exam/gaoxiaojj/  欢迎您再次光临读书人网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