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校简介 >

甘肃政法学院怎么样

2011-10-09 
甘肃政法学院怎么样综述 甘肃政法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西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甘肃省兰州市,

甘肃政法学院怎么样


综述


 甘肃政法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

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西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甘肃省兰州市,位于兰州市科教中心的安宁区,文化气氛浓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占地974亩,校舍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7万余册,中外文报刊近2000种。现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公安分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行政学院、艺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分院、东方现代管理学院等 12个二级学院和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甘肃省政法干部培训中心等教学单位。有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中西文化研究所、民商法学研究中心、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物证技术实验中心、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实验室和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有“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甘肃省司法鉴定中心”等法律咨询服务机构。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法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的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学技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艺术设计等 40个本、专科专业;具有法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文学士、工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5个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民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626人,其中专任教师378人,教授、副教授1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2名;并在国内聘请了8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 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2名,多人受聘为其他院校兼职硕士生导师。学校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英、美等国家聘请了6名长期外国专家,30多名短期外国专家。


荣誉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区)在提前单独录取批和第二批招生,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近万人。截止目前,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8499人,各类成人毕业生3147人,培训甘肃省政法系统在职干部104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出版专著、教材19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15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150余项。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及《甘肃政法学院报》等3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强学报”,并连续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


国际交流


  学校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多次举办或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与英国的英格兰科技大学、伍斯特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派遣多名学生赴英国、东欧、独联体国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多次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英格兰、马来西亚多国代表团访问交流。


学科


  学校设有法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的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治安学、禁毒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

    甘肃政法学院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甘肃政法学院、刑事科学技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学、艺术设计等 23个本科专业;具有法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文学士、工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5个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和法律硕士(JM)招生资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6年批准在我校开设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硕士研究生点,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甘肃政法学院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心是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后,全国第二个有权招收和培养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机构。民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法学专业点和侦查学专业点被教育部、财政部分别批准为第二、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级法学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中央政法委等15部委列为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


师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666人,其中专任教师445人,教授、副教授1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7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2名;并在国内聘请了8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区)在提前单独录取批(公安类、艺术类)和第二批招生,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超过10000人。学校与英国的英格兰科技大学、伍斯特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博特拉大学等国家的知名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科研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2003——2008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7项,发表学术论文1722篇,其中国家级167篇,出版专著、教材64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教学成果奖75项,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仅法学院就获得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校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西部法学评论》、《甘肃政法学院报》等3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已成为我国法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和平台,在高校学术期刊之林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近年来,先后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列为来源期刊;2001年被教育部提出的《中国法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宏观监管与评估体系》列为全国高校图书馆、系资料室收藏必备的30种法学类学术期刊之一;2002年、2006年连续被评为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百强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2006年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目录;2009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期刊”。近年来,所刊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率稳居法学类期刊前10位。学校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经常举办或承办多类型、多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如法学院自2003——2007年,共承办全国性的法学学术会议6次,在“请进来”的同时,法学院还坚持“走出去”,每年派大量的教师,参加全国各种学学术会议。2004——2006三年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的教师到达70多次。“明法讲堂”已成为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众多国内外法学名家登台献讲[1]。

    甘肃政法学院


展望


  在新世纪新时期,学校将按照与时俱进抓发展,开拓创新抓改革,勤政廉洁抓管理、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推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基本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校长梁亚民教授。


现任领导


  甘肃政法学院现任领导班子由宋秉武、梁亚民、赵鹏、孙秋杰、肖立民、马礼、李玉基、任而昕、焦盛荣等人组成。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均为大学文化程度,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学校党委书记宋秉武,校长梁亚民教授。


专业介绍


法学院

  法学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悉中国法律法规,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社会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公安分院

  侦查学

  本专业培养熟悉中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侦查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检察、军队、海关、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侦查工作、刑事执法工作、预防和控制犯罪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提前单独录取。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治安学总论、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卫擒敌、射击、侦查学原理、刑事案件侦查、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物证技术学、法医学、侦查讯问学、现场勘查学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侦查、教学实验、侦查见习、警务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军事训练、格斗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治安学

  本专业培养熟悉中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治安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检察、军队、边防、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安全保卫、预防和控制犯罪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提前单独录取。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学、公安管理学、侦查学、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卫擒敌、射击、治安学总论、治安业务管理、治安案件查处、户政学、巡警业务、安全防范技术、保卫学、道路交通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治安管理见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格斗演练、治安值勤、教学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边防管理

  本专业培养掌握法律、公安边防业务、部队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国(边)境管理、部队管理和出入境边防检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边防部队和出入境管理部门从事国(边)境管理和出入境边防检查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提前单独录取。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国际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边防公安法规、公安学概论、治安管理学、侦查学、边境管理学、边防勤务学、边防战术学、边防情报学、边防检查学、护照签证制度、边防专业外语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边防见习、实验、教学参观、模拟演练、社会调查、治安值勤、格斗演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刑事科学技术

  本专业培养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痕迹检验、文件鉴定、微量物证分析、公安图像技术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司法等部门从事现场痕迹物的发现、提取与分析,以及刑事技术鉴定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招收理科学生。提前单独录取。学生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物理、化学、心理学、逻辑学、刑事科学技术概论、文件检验、痕迹学、刑事摄影、刑事证据学、现场勘查学、刑事案件侦查学、光学仪器检验与分析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微量物证分析实验、公安图像技术实验、模拟训练、专业见习、社会调查、格斗演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禁毒学

  本专业培养熟悉公安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中国及世界的毒品问题现状和禁毒对策,全面掌握禁毒工作的程序、措施、手段和方法,以及鉴别各种毒品、制毒配剂和侦查毒品案件的能力,能在公安、边防等部门和相关领域从事禁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提前单独录取。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戒毒学、禁毒法规、警务技能、毒品学、射击、侦查学原理、讯问学、毒品检验、刑事案件侦查、毒品案件侦查、毒品问题控制与预防、毒品查缉技术、毒品行政违法案件查处、禁毒情报学、缉毒特情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禁毒实验、模拟现场勘查、禁毒见习、军事训练、格斗演练、治安值勤、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才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案例讨论、社会调查、管理见习、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

  财务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或金融机构管理)、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项目评估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计算机模拟、案例讨论、社会调查、企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市场营销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企业营销策划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案例讨论、社会调查、管理见习、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

  人力资源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律、工商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

  法、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经济学、人才测评与业绩评估、薪酬设计与管理、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专题调查、法制宣传、社会调查、企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贸易、法律、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概论、市场营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结算、发展经济学、进出口业务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课程见习、社会调查、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

人文学院

  英语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外经贸、司法、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综合英语、阅读、翻译、英语听力、英语听说实践、综合技能、写作、语音学、语法、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语语言学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语言实验、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新闻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中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宣传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新闻见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汉语言文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招收文科学生。学生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史学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甘肃政法学院本技能与方法,且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能在科研、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招收理科学生。学生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训练、编程与上机调试、课程设计、电子技术与数字逻辑设计、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的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扎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的能力,能熟练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招收理科学生。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运筹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货币银行学、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研究,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信息的组织、分析研究、传播和开发利用,计算机有关的法律法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发展动态调研,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

行政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法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

    甘肃政法学院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比较政党制度、市政学、公共政策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人事行政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法理学、宪法学、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课题研究、课堂讨论、专题辩论、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行政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市政学、公共政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经济数学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办公自动化、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完成艺术设计与刑侦素描的能力,能在广告、商业、媒体、环艺、印刷、院校、公安司法机关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招收文科考生。学生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基础素描、色彩、透视与解剖、基础图案、三大构成、字体设计与编排、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CI设计、电脑Photoshop、制图与手绘表现、中外室内风格与家具设计、园林与景观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电脑3ds max、刑侦素描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图文处理实验、装饰艺术实验、摄影摄像实验、景观与雕塑实验、刑侦素描研究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设计、艺术实践、毕业论文等。


校训校徽


  校训:崇德明法,弘毅致公


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1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月,1995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原为季刊,2002年1月经上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双月刊。此刊的办刊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注重反映法学及其相关学科、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积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风气,贯彻“双百”方针,鼓励学术争鸣。

  刊名: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英文:Journal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主办: 甘肃政法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7-788X

  CN 62-1129/D

  邮发代号 54-95

  曾用刊名:政法学刊

  创刊年:1986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高校简介:http://www.reader8.com/exam/gaoxiaojj/  欢迎您再次光临读书人网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