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校简介 >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怎么样

2011-09-27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怎么样新校区简介  学校概况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创建于190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历经铭贤学堂、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山西农学院等时期,19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怎么样


新校区简介


  学校概况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创建于190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历经铭贤学堂、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山西农学院等时期,1979年更名山西农业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彭真同志题写校名。在跨越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和“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享誉海内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受省级以上表彰百余项。在2005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7年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纪念活动。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学校在校生2万余人,教职员工16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00余人,8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有特聘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0余人;40多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是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确认的由百余年历史文化传承的著名学府山西农业大学以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是一所以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高校。

  学院位于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山西省太谷县。太谷县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境内有诸多晋商大院遗存,以曹家大院和孔祥熙宅院为其代表。是盛唐诗人白居易的祖籍地,近代大财阀孔祥熙的出生地。明清民国时期,太谷富商巨贾云集,成为山西的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小北京”之称。

  学院新校区规划用地1800亩,目前校园用地991.8亩,学院共拥有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塑胶运动场17850平方米,篮球场512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图书资料92万册,建有先进的多媒体微机室、语音室、工程实验室、制图室、画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分子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实验室。学院主体工程全部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抗震等级按八度设防。经过持续不断地建设,学院新校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配套设施设备先进,能容纳3万余名学生在校学习。

  学院现有农业与生命科学系、信息与工程技术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科学与管理系、文理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国际交流与培训学院七个教学单位,共开设33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生9800余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609人,其中专职教师411人,兼职教师198人,教授86人,副教授17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72人。

  学院秉承 “笃志博学、躬行至善”的办学理念,以国家建设“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充分依托山西农业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信息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培养现代绿色产业高科技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教育部规定,我院学生修完专业培养方案达到专业学分要求颁发经教育部统一监制、网上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国家认可的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在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及校奖学金,鼓励在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各种活动等方面突出的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对困难学生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立足本科教育,积极探索“学历教育+特长+专业证书+境外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在师资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等方面加速与国际接轨。学院积极发展多国合作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办学国际化,是山西省惟一拥有AIFM(助理国际财务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院校,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哈姆—利普施塔特大学、劳齐茨应用技术大学、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从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师生交流、捐赠图书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

  学院坚持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方位多途径拓展学生实践实习平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学院目前有校内实习基地35个,在安徽黄山、云南丽江、河南石板岩乡等地建有校外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57个。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品牌铸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过硬。2010年4月,山西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院进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对我院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给予了高度好评。我院历年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山西省各种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奖,其中有2009年度全国第四届青少年艺术节“平面艺术设计”金奖、2009年度第五届全国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活动“学术论文影视表演”金奖、全国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特等奖等奖项。学院历届毕业生综合素质普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学院坚持“教学质量第一、学生素质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方向,本着“以人为本、结果导向、效率优先”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高度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全国知名独立学院。


师资力量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是山西农业大学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山西新兴教育投资公司提供优质资金资产双方合作举办的、实行新体制新模式办学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  校园风景作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产物的独立学院—信息学院为山西乃至全国的大众化教育作出了积极而有效的贡献,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学院有7系2部:农林园艺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资源环境与计算机系、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系、经济与贸易系、公共管理系和外语系以及基础教学部和社会科学部。举办25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业方向,涉及理、工、农、经、管、文6大学科门类,在校生达8000余人。学院加强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现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凝聚力强、充满生机活力的优秀教职工团队。为保证教学质量,任课教师主要从山西农业大学优秀教师中选聘,目前,教师总数达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8.4%,博士、硕士学位教师达到50%以上。学院07、08两届毕业生考研率分别达到16.2%和10.3%,就业率大幅度提升。

  2009年,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全院学生搬回晋中市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本校,更好的享用本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


办学理念


  信息学院依托山西农业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优势,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风景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突出内涵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信息学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办学宗旨:学院确立“三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质量第一、学生素质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院发展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3、办学定位:山西农业大学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信息学院办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实现与母体学校“错开定位、配套发展”的办学格局。所谓错开定位是指信息学院明确以培养本科层次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持之以恒,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这种定位下信息学院与母体学校实现配套发展,亦即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互补、共荣。

  4、学科结构:办好理、工、农、经、管、文六大学科,优先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交叉、新兴学科。按照“多学科并举、文理渗透”的原则,实现多学科办学和文理科招生对半的办学格局。

  5、办学层次:学院集中致力于单一的本科层次教育,着力构筑通识基础、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四大平台课程,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开展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6、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相关业务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从事技术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7、培养规格:

  7.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自由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7.2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实践技能,能成为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型产业或知识含量高的企业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者;

  7.3在技能上不仅限于操作层面,而应在操作与技术、组织与指导、开发与创新等更高层面具备一定能力,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

  7.4构建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充分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到必要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科学管理的训练;

  7.5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终身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8、服务面向:立足山西、面向华北、服务全国。

  9、发展规划:8000-10000人,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10、战略目标:3年打基础、稳规模,达到万人大学;5年跃台阶、上水平,建成山西领先、全国知名的独立学院。


专业介绍


园艺专业

  园艺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园艺植物生产、园艺植物品种选育以及城市园艺绿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园艺植物生产原理,园艺植物育种手段,园林设计原理,以及昆虫学、病理学等相关科学知识,具备从事园艺植物生产、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园艺学原理、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园艺病理学、园艺昆虫学、园艺设施栽培、园艺产品储藏加工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园艺生产相关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检测分析、科研教育和各级行政管理等工作。

园林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风景园林、生物学、林学及相关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城市及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园林建筑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城市绿化与园林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园林制图、园林美学、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规划、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花卉栽培学、风景区规划、美术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建设、园林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系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策划能力,能在科研单位、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美术简史、素描造型基础、色彩表现基础、平面构成、造型艺术、广告策划与创意、展示设计、装饰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艺术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城市规划、环境营造、景观设计、环境美化、广告策划及制作等领域的管理、教学、艺术创作和项目开发等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从事兽医行政管理、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动物防疫检疫和防疫监督、兽医卫生检验、兽药生产与利用,以及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兽医诊断学、兽医内科学、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病、兽医外科及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流行病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卫生检验学、兽医生物制品学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兽医行政部门、商检、海关、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兽医、防疫检疫、科学研究、兽药生产经营、产品开发营销及兽医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生物技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及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命科学和生物制品的研究与教学、生产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检测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遗传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DNA重组原理与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化学与酶工程、组织培养、植物育种技术与原理、现代仪器分析、生物技术大实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和教育部门从事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产品的行政管理、质量监督和外贸检疫工作,能在涉农、环保、工业、医药、食品、IT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检测分析等工作。

生物科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相关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应用生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教学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药用植物资源学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生物科学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可以报考我校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植物学、植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等专业以及校外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学及植物营养学、农业资源利用、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土壤污染与防治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有关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恢复与重建及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土壤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法、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有关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及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掌握科学的系统思想、方法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综合应用信息系统和管理的知识原理在农业、资源环境等部门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设计及信息收集、开发利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运筹学、信息资源管理学、C++语言、统计学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及应用、遥感及图象处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与信息管理与系统设计相关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电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通信与网络概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C++、大型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网络应用、企业管理等。

  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在教学、科研、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等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数学、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自动控制等基础理论,熟悉一定的信息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方法和有关的检测控制技术,具备应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机械产品的开发、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的能力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部门从事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三维设计软件及工程应用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生产部门的机械产品开发、加工制造、工装模具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数控技术应用、工业自动生产维护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科研教育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电路、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基础理论,熟悉一定的信息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方法、检测控制技术、电力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设计、运行控制、信息处理、研究开发以及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工程力学、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电磁学、电力工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及接口技术、测试技术、信号与系统、高电压技术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企业、国家电力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处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食品贮运加工、食品工程设计和管理的高级科技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及食品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食品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及配套、新产品开发、食品品质分析、监控、检验等方面的能力。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分析、食品原料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贮运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自动控制、食品高新技术。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食品、轻工、商业、外贸、检验、检疫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烹饪与餐饮管理方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水平,了解国内外餐饮行业发展动态以及行业法律法规,掌握饮食营养与化学、烹饪工艺技术与现代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决策、管理、设计、咨询等能力,能在餐饮业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烹饪原料学、饮食营养与卫生学、餐饮管理学原理、烹饪化学、中国烹饪概论、烹调原理、品尝学、餐饮经济学导论、烹饪工艺学、西餐工艺学、面点工艺学、筵席与菜单设计、冷拼工艺与食品雕刻、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外餐饮文化、酒店财务管理、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等。

  就业前景: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餐饮行业管理、技术设计、饮食技术与文化研究、营养服务、中国饮食涉外服务与推广、餐饮部门的经营与管理。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食品原辅料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岗位从事设计、分析、评价、管理和新技术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质量控制学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医学、农业、卫生防疫、质量检验、环保、能源等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应用和管理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生物产品开发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生物工艺学、发酵工程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学原理、国际贸易实物、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技术贸易、西方经济学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外贸部门、外资企业、科研部门等机构从事外贸研究与外贸实务工作。

市场营销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营销与管理方法与技巧,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营销心理学、社交礼仪学、项目投资评估、广告策划、工商管理学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和财政、金融、计划、统计、经营管理等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教育管理方向)(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及实践能力的,能在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学校、成人教育、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以及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等部门从事业务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校管理学、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法概论、管理经济学、管理定量分析、公共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统计与测量。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中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掌握相应的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政治学、行政学、行政决策学、行政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行政学原理、公务员制度、行政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农学概论等。行政管理方向:行政决策概论、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行政组织学等。行政法方向: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农业经济法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以及涉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工作及科研管理工作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林业与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宏观经济管理原则,从事农业与农村宏观与微观管理、研究以及统计、会计、审计、金融、营销等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学、统计学原理、企业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和财政、金融、计划、统计、营销、经营管理等工作。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会计学方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有关财务、会计业务,具有经济预测和管理决策能力的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统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及政府有关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审计工作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财务管理方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农业、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具有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基础、经济法、税法、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会计、资产评估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工商、金融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和财政、金融、计划、统计、营销、经营管理等工作。

英语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写、译等的交际能力,能在经贸、行政、教育、旅游、科研等部门以及外贸、合资、国有、私营等企业从事翻译、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的英语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精读、英语阅读、口语、听力、写作、英语语言学、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美概况、听力应用英语、英美文学史、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生物科学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外事、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能从事教学、管理、翻译、研究等工作,也可从事银行、涉外等工作。


新校址的建设


  4月8日上午,山西农业大学、太谷县与绍兴正大控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签字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新校址建设项目开工庆典仪式在太谷县水秀乡大威村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新校址建设工地隆重举行。

  新校址在太谷县水秀乡大威村,为太谷县城规划滨河大学城的首个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建设的龙城高速公路太谷出口引桥将通达校门口。建设项目由绍兴正大控投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征地1000亩,2010年4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8月全面完成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将满足1.6万余名学生在校学习。今年,将首期建成3栋教学楼、3栋学生宿舍和1栋餐厅楼, 9月1日交付使用,迎接2000余名大一新生入驻。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高校简介:http://www.reader8.com/exam/gaoxiaojj/  欢迎您再次光临读书人网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