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校简介 >

西南科技大学怎么样

2011-09-23 
西南科技大学怎么样

西南科技大学怎么样


科大概况


    西南科技大学校徽蜀山峻秀,涪水含章。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校址为原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西南科技大学溯源于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创办的四川江津窑业技术学校与四川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历经风雨、几经搬迁,学校发展成为: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14所高校之一,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校,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具有开展留学生教育及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实行国家部委与省市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碧水环绕,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9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70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学位建设学科,3个博士学位支撑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涵盖67个二级学科点硕士学位),10个二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招生、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工程硕士(13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翻译硕士(MTI)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已初步形成博士学位(立项建设)、

西南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学术型、专业学位)、学士学位较为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学校现有国防基础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防紧缺专业1 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级科研机构2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四川省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1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00余人,教师中博士研究生250余人,硕士研究生840余人,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从董事单位等聘任兼职教师400余人,院士17人。有一批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校园精神与“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校训。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努力推进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学校成立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省长任董事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36家大型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校董事会。学校从董事单位聘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通过资源共享、联合办学,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董事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特色。

    西南科大一角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0余所国外及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国际化开放办学渠道日益广泛。近年来,学校主持完成了加拿大政府资助的“中国西部远程教育项目” 、欧盟资助的“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高等教育与培训模块的开发”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科技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学校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在非金属矿产资源和生物质资源开发、先进建筑材料、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特色与优势,并设有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国家“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部、省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60多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等奖励350项。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学校近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学校机器人小组在2004年7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冠军和最佳技术奖,同年9月代表中国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夺得亚军和最佳技术奖。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培育了近十万英才,大部分已成为西部非金属资源建材、机械等行业管理与技术骨干,学校被誉为西部非金属资源建材等行业工程师的摇篮。

  中央等各  西南科大体育场级政府和领导对学校非常关心和支持。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等先后来我校视察和指导工作。李岚清同志还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9年3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率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来我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并对学校发展寄予了殷切希望。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目前,学校正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深入实施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和 “教学改革工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教学改革为动力,不断深化国家部委和省市共建体制,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全国,为早日将西南科技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省部级重点学科


  1.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建设授权学科方向。该学科以物理、化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应用现代物理研究方法、计算技术、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和测试技术,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转变规律,以及它们与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长期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的不断凝练,并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逐步形成了以碳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新型无机功能材料为特色的学术团队和研究方向。拥有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高压材料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实验室、四川省纳米技术检测中心、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3人,其中有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教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2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近四年来,获得国家973项目1项、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防项目3项,国家级项目总计达到15项,省部级项目7项,横向项目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100余篇;成果鉴定4项;成果获奖6项;申请专利12项,获授权专利2项。

  2.材料学

  材料学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重点建设项目,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建设授权学科方向。该学科以生物质材料加工、建筑及防护材料、激光聚变靶技术基础等方向为特色,实行新的办学体制,加强产学研结合,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科研、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先后建立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等专业(方向)。拥有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建筑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联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9人,其中有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教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1人,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分委员会委员1名;近四年来,获得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973项目1项、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防项目9项,国务院其它部门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总计达到25项,省部级项目16项,横向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70余篇;成果鉴定10项;成果获奖14项;申请专利18项,获授权专利11项。

  3.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建设授权学科方向,国家特色专业。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环境工程孵化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环境工程自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专用实验室面积达8600m2;仪器台件数为1100台(套),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共计200台(套),仪器设备价值共计1500万元。本学科在编教师25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1名,讲师7名。

  近五年来,参与国家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科技论文36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50余篇,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水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核废物处置与环境安全、农林废弃生物质改性与工业化应用、大气污染控制。

  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方向。拥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造过程测试技术",已建成"反求工程及快速制造"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程工业及其装备制造"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实验室"、"机电控制系统与结构分析实验室"、"光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等校级重点实验室。现有专任教师59人,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

  近5年,本学科共承担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100余项,总经费683万元,发表核心学术论文295篇,其中49篇被三大检索收录,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科研成果转让13项,直接经济、社会效益12000余万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现代信号处理与传感测试、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建材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

  5.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实验室和计算机技术研究所2个科研机构。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0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近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5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及专利15项。与四川长虹、四川九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良好的科研合作。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知识工程与数据挖掘、计算机仿真与图像处理。

  6.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重点建设项目,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建设授权学科方向,依托控制技术和机器人应用技术两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该学科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学术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26人,其中正高职称的15人,具有副高职称的11人。

  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和省部级重点攻关等纵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3000多万,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大量科研成果被企业采用,获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运动测控系统;工业过程控制与综合自动化;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微系统集成与控制。

  7.矿产普查与勘探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地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有国防科工委重点实验室"核废物处置与环境安全"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有非金属矿研究所,矿物材料研究所,国土资源利用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50名,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非金属矿开发与利用教学团队已评选为四川省级教学团队。

  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先后完成了国家支撑计划、863等国家级项目15项,部省级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31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矿产地质与勘探工程、矿产经济与矿物环境安全、地质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

  8.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学科是是四川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现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富于创新和协作精神的教学、科研团队。团队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9人,教授14人,副教授15人,博士11人。

  近五年,本学科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1项、市厅级项目38项;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学报》、《预测》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6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市厅级科研奖励61项。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在逐步扩大。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企业运筹与管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农业企业管理。

  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国防基础学科。有"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辐射生物效应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生物工程省部共建实验室;现有实验室面积4000 m2,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约2000万元,校内实验实习用地近200亩,具有各类研究室二十多个,校级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2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其中,获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名,省优专家2名,市科技拔尖人才5名,校级教学良师1名。

  近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及其他省部级奖4项, 三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文章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抗辐射生物种质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微生物-核素相互作用及核除剂技术研究、核辐射生物效应及应用。

  10.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通信技术、网络融合等专业实验室。该学科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学术队伍。现有高级职称人员20余名,其中教授8名,博士导师3名。

  本学科近年已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研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150万元。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通信;无线测控及无线通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电路与系统。

  11.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本学科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中外图书4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00多种,并设有电子文献数据库、音像库。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33人,教师中获得硕士以上学位60余人。

  2004年至今,该学科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专著、译著。包括数十篇优秀论文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外语界》、《中国外语》《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国家级外语类专业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6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双语辞典研究、加拿大文学。

  12.植物学 植物学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方向。有"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中心、"核辐射生物效应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现有"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授18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24人,其中有7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名,市科技拔尖人才5名,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校级教学名师1名。

  多年来,小麦、水稻育种等领域成绩突出,其中"绵农2号及姊妹系小麦品种绵农3号选育"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培育出水稻新品种33个、小麦新品种13个,累计推广 3亿余亩,创社会经济效益约70亿元;10多个水稻新品种实现成果转化,转化纯收入500余万元。该学科共有36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重要核心论文60余篇,三大检索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大分子材料的改性与深加工、环境植物学、植物遗传育种、药用植物学。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高校网址:http://www.reader8.com/exam/gaoxiaowz/  欢迎您再次光临读书人网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