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行业动态 >

中国耳聋防治现状介绍

2010-12-31 
 聋病防治主要包括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防治两个方面。半个世纪以来,传导性耳聋已经取得成熟的经验,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预防和治......

编辑推荐:

 

中国骨肉瘤治疗的最新状况

(2010-11-01)

建议您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exam/yishi/

 耳聋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疾病,称其“古老”是因自人类产生以来,失聪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顽疾,在认识耳聋的道路上科学工作者们前仆后继,付出了艰辛努力;称其“年轻”是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耳聋研究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对感音神经性耳聋在分子水平的认知以及人工耳蜗在临床的推广应用,耳聋的防治迎来了新的春天,使诸多重度耳聋患者重燃回到有声世界的希望,为家族遗传性耳聋患者找到了致聋的根本原因。

   世界范围内约有2.78 亿人患有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2006 年中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残疾总数高达8 000 多万,现有听力语言残疾者达2 780 万人,其中单纯听力残疾2004 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多重残疾中有听力残疾的776 万,言语残疾127 万。听力言语残疾者中7岁以下的聋儿达80 万人并以每年新增3 万聋儿的速度在增长。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提示中国的防聋治聋工作刻不容缓。

  目前,使重度耳聋患者重返有声世界的最好方法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然而对中国2004 万聋人全部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至少需要耗资3.6 万亿元。以7 岁以下80 万聋儿计,需要1200 亿元,这笔巨额财政支出将为中国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以我们现有的国力实现此目标尚有困难。为使全社会关注听力健康,早期发现和预防听力损失,减少聋病残疾儿的出生,提高全民素质,我国政府于2000 年将每年的3 月3 日定为“爱耳日”。为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有效降低聋哑发病率的目标,2004 年12 月卫生部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现阶段农村地区的新生儿听力状况值得格外关注,我国有9 亿农民,他们是一个巨大的听力保健弱势群体,要减少全民族聋哑人口数量,贫困地区聋儿的拯救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聋病防治主要包括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防治两个方面。半个世纪以来,传导性耳聋已经取得成熟的经验,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是聋病基础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近十余年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础研究与干预治疗在继承、创新、发展的主题下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并有望在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诊断方面,通过耳聋基因诊断为中国聋人明确病因;预防干预方面,利用婚前咨询和产前诊断实现总体降低耳聋发病率的目标,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结合同步进行基因筛查,实现全方位早发现目标;治疗方面,在生物新技术的研究中进行毛细胞再生药物研究,有望攻克感音神经性耳聋药物治疗的难关;加快研发国产化人工耳蜗并进行基地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听力的目标。

  然而,为成功实现上述突破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我国耳聋群体发病率高的原因有哪些,遗传因素在中国群体中的负荷情况怎样,致聋基因在中国群体中的分布频谱特征如何,如何控制遗传因素在群体中的蔓延,如何发展低廉高效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听力筛查率,如何进行早期干预,如何研发新型的治疗手段和实用的康复设备,如何建立防御预警系统来降低耳聋的总体发病率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耳鼻咽喉、神经生物、听力及言语康复、遗传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相互支持协作解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