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商务师考试 > 专业知识 >

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几个问题

2010-11-21 
 在实施进口替代贸易战略时,各国普遍过高地评价本国货币的汇率,这样就使得产业部门积极扩大进口,而不太愿意出口。不仅如此,人为地过高评价本国的货币使得初级产品部门与工业制成品的交易......

编辑推荐:

报检员资格证书的基本介绍

(2010-10-31)

建议您关注读书人网站: http://www.reader8.com/exam/shangwu/

 

 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实施,极大地加快了从殖民地中解放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并且奠定了发展中国家开始走向工业化的基础。但是,这种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水平极度低下条件下,通过对市场进行入为的干预和政府强有力的保护来阻断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有助于避免国内幼稚产业过早地面临国外跨国企业的竞争,促使本国幼稚产业尽快地成长。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化的进步,进口替代国际贸易战略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外汇不足。

  在实施进口替代贸易战略时,各国普遍过高地评价本国货币的汇率,这样就使得产业部门积极扩大进口,而不太愿意出口。不仅如此,人为地过高评价本国的货币使得初级产品部门与工业制成品的交易条件进一步恶化,从而阻碍初级产品行业的良性发展,进而带来出口潜力的低下。工业部门的进口偏向和传统出口部门潜在力的低下,使得实施进口替代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地存在着国际收入不断恶化、外汇收入不足的现象。

  第二,实施进口替代的产业由于受国内市场制约,往往难以充分享受规模经济效果。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国内市场规模本身比较小。在国内市场尚未饱和时,通过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可以较快地扩大规模。但由于国内市场本来就很小,国内市场的需要将很快达到饱和状态,这样进口替代的机会就将会枯竭,以后的增长将取决于国内需要和经济成长率的大小。由于难以充分享受规模的经济效果,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往往停留在进口替代水平上,很难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

  第三,产业结构急剧地向劳动节约、资本集中型过渡,从而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对工业的高度保护和补贴实际上是在鼓励使用资本、限制使用劳动,从而产生了资本替代劳动,导致国内产业吸收过量的资本而吸收少量的劳动。这种政策导向的结果很快耗尽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同时出现就业严重不足的问题。

热点排行